古代诗人,多有绰号,比如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李贺是“诗魔”,王勃是诗狂,贺知章是诗囚,孟郊、贾岛并称诗奴,简直就是一个诗歌江湖。

上面这些诗人都是靠质量,大清国的乾隆皇帝是靠数量,以传世43630首的巨量,在数量上碾压了李白杜甫,四万首有多厚呢?买一百本《唐诗三百首》就知道了。

如果给他一个江湖绰号,“诗帝”当之无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诗帝”乾隆的诗歌却屡屡被嘲讽。

一是爱自己造典故,比如《读项羽纪》“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前半句是逐鹿中原,好理解,后半句的蛙声紫色,想了半天都不知是何典故,但皇帝是金口玉律,谁也不敢指出来。

二是爱用冷僻字,比如《题宋宣和池塘秋晚图》“鸂鶒双飞鹭拳独”,哪位大神认识“双飞”前面俩字?简直是照着他爷爷的《康熙字典》写诗啊。

三是爱显摆,这点最可怕。《秦淮歌》“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这是把自己比喻成秦始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清朝灭亡之后,乾隆诗歌成了大家冷嘲热讽的对象。

然而,乾隆还真有一首好诗,足以流传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诗名叫《西师底定伊犁捷音至诗以述事》:

乘时命将定条枝,天佑人归捷报驰。

无战有征安绝域,壶浆箪食迎王师。

两朝缔构敢石继,百世宁绥有所思。

好雨优霑王宇拓,敬心那为慰心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诗写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西师底定伊犁”,看似平平常常的六个字,清朝却花了七十年时间,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祖孙三代皇帝打了整整七十年,才平定了新疆准格尔部的叛乱,收复新疆第一重镇伊犁。

伊犁现在是在边境,当年在大清国是整个西域的中心,收复伊犁,则能立足伊犁河谷,统辖天山南北。

乾隆这首诗,质量一如既往,但却记录下来中国收复失地的历史时刻。

你说,这首诗值不值得背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