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2529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上周,笔者写了一篇”的短文,比较了上海百强与深圳百强企业之间,有哪些特点和不同之处。

有朋友私信我:能否对上海的民营企业百强企业也作一个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呢?

记得在2022年10月,笔者曾就北京和上海两份“民营企业100强”写过一篇题为“”的比较文章,并发表在“上海转型发布”公众号上。从比较看,京沪两地民营企业无论在规模上、结构上、影响力上都存在不小差距。如果把上海与深圳的民营企业作横向比较,平心而论,好像没有可比性,因为深圳民营企业前4名的营收额就超过了上海民营百强企业营收的总和,即4>100,让人难以启齿。但是,如果对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作一个纵向比较,倒是挺有价值的,它或许能给你带来不少的启示和思考。

从2005年起发布“上海企业百强榜”,至今已20年,从2011年起同步发布“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也有14年了。这14年间,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民营企业在此期间,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多、更大的挑战、冲击,以及面对诸多来自宏观、微观的变化与压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观察了解民营企业生存状况的“窗口”、它们奋斗、变化和起伏向前的“晴雨表”

01

榜单概况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上海民营企业百强的一些大致情况:一是从营收总额看,由第一次的4020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82万亿元,提高了7.02倍;上海企业百强同期由3.19万亿元增加到了10.54万亿元,提高了3.31倍;两者相比,民营百强规模扩大的幅度远高于企业百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二是从榜首企业规模看,第一年为457亿元,今年为4297.46亿元,增长了9.4倍;同期上海企业百强榜首由3672.8亿元提高到今年的11129.72亿元,增长了3.03倍;相比之下,民企榜首规模的增幅为企业百强榜首的国企三倍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三是从千亿级企业数量看,第一次为零,今年为5家,已占同期上海企业百强千亿级企业的21%;四是从企业百强排名看,以民企百强第一名在上海企业百强中的排名为衡量,第一次排名在20位,今年是第5名,提高了15位。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百强的成长性明显高于其它企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

02

上榜企业

14年来,先后共有343家企业入围“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其中,上榜一次的有95家二次的有63家三次的有47家四次的有29家五次的有26家六次的有18家七次的有4家八次的有7家九次15家十次的有9家十一次的有7家十二次的有10家十三次的有5家十四年每次都“榜上有名”的企业为8家,它们是: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月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致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上海森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14年来,位居榜首企业的次数为:复星国际有限公司3次,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4次,上海万科企业有限公司7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这343家“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上的曾经“过客”,大体分三种情况:一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占大部分,如上过三次榜以下的有205家,占60%;二是经营“每况愈下、逐步退出”的有125家,占36%;三是“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的有8家,占2.3%;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因各种原因“昙花一现”、“人间蒸发”了。

03

若干思考

上述14年来“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所列数字或许是单调而枯燥的,但从中也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的某些特点、以及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反映出上海具有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通过充分、公平的竞争优胜劣汰,相比国内其它地方,上海在市场意识、契约精神、法制环境等方面还是领先的。这份民营企业百强榜单虽然反映了企业竞争的严酷性,但同时也是上海市场化程度高的一个缩影和体现。在14年间,共有343家企业先后入榜,呈现出极强的动态性和流动性,像源头活水不断涌出。虽然一直榜上有名的仅8家,但这343:8的悬殊比例,表明了在上海这座城市,市场竞争、市场淘汰是基本的生存法则,市场不相信眼泪;同时,也验证了,只有经过市场冲刷、历练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是城市最宝贵的发展财富和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2. 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还存在差别性。长期以来,上海给人的印象是重视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大项目,会受到政府的格外青睐和扶持,而民营企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往往是“自生自灭”、以“散养”为主。就拿同时期的“上海企业百强榜”为例,14年来,每次都上榜的国企有23家,远远高于同期民企8家的数量,有些国企在榜单上消失或排位升降,除了个别实在不行淘汰外,大都是由于重组、合并等原因,改头换面地存在着。

榜首的宝武集团,前几年在全国以国资划拨的方式并入了不少钢企,虽然全行业产量、效益下滑,但集团的规模却超万亿元,坐上了百强头把交椅。而优势民营企业的收购兼并,是要掏真金白银的,这种不同的兼并收购方式,使民营企业难以快速发展。另外,同样是电动车行业,特斯拉受到了“超国民待遇”,而一批如今已大放光彩的民营新能源汽车企业,如果也能享受类似的政策,估计上海早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最集聚的城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3. 大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上海的希望所在。尽管民营企业在上海的发展历尽艰辛、夹缝中生存,但作为符合市场经济本质和规律的企业形式,它仍具有强大的韧性、动力和活力,具有最贴近市场的竞争力、应变力和创新力。以今年的“上海民营企业百强榜”为例,一大批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新兴企业已占总数的34%,它们的资产效益、经营效益都明显高于上海企业百强、上海制造企业百强、上海服务业企业百强和上海民营企业百强的水平,尤其是美团、拼多多、携程等互联网科技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仍然取得了营收增长53.52%,净利润增长219.93%的佳绩,体现出百折不挠、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另外,在上海一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中,95%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它们更是上海科技创新的希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 网络公开资料

作者: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编辑:林欣蓝

审核:夏 雨

READ MORE

人工智能如火如荼,计算机专业却不香了?

10-25

亿元级消费券投放餐饮业后效果怎么样?

10-24

晒一晒两份企业100强榜单:上海与深圳有何不一样?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