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出生于 1911 年 7 月 17 日的北京,祖籍江苏无锡,本名杨季康。她成长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父亲杨荫杭是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这样的家庭环境为杨绛提供了优越的文化熏陶和教育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幼受父亲 “以西洋之思想济华夏” 理念的影响,杨绛在学习西方知识的同时,也扎实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她临摹颜真卿楷书,后转益多师,遍习众多书法名家之作,碑帖双修,家藏的古籍抄本和名人字画更成为她临摹的珍贵法帖。这种对书法的长期研习和深厚积累,为她日后独特的书法风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绛的书法初看稚朴,实则法度严谨,用笔精到,偏于实用。每一笔都蕴含着她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没有一笔败笔,尽显大家风范。

她的字端庄稳重,透着闺秀之气,兼收明清意趣,温纯细腻,隽秀开阔,字里行间还散发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感以及浓浓的文人气和书卷气。这并非单纯的技巧所能造就,而是她深厚文化涵养的自然流露。在楷书中添加行书笔意,使她的书法姿态飞动,气象万千,仿佛赋予了每个字鲜活的生命力,灵动而富有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小楷法度严谨,温润如玉,超凡脱俗,如温良之璞玉、潺潺之清泉,横竖间渗透出的文人气息醇厚悠长。古稀之年,以钱钟书为书法老师的杨绛,每日认真交作业,钱钟书悉心批改,这种充满温情的互动为她的小楷增添了别样的意义。

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坚持用小楷抄写钱钟书的《槐聚诗存》,这份执着与坚持令人动容,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对书法的热爱和对丈夫的深情。2012 年 6 月,101 岁的杨绛先生兑现为钱钟书先生抄诗的诺言,《槐聚诗存》宣纸线装本出版,这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饱含深情与艺术价值的书法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绛的硬笔字迹气质如兰,文人气重,沉静细腻,温润秀气。从她的手稿中可以看出,她对硬笔书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书写从容,用笔考究,能够随性而不随便,做到 “我手写我心”,充分体现了文人的率性。

点画安排紧凑,彼此呼应,字距和行距对比鲜明,增强了视觉效果。她将小楷经典的用笔之道巧妙地融入硬笔书法中,使写出的字迹稳重端庄,古雅率真,笔笔到位,字字精彩,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小行书外形优美,行云流水,笔势奔放、风神洒脱,具备书法家的专业水平。从其小行书作品中,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她书写时的心情起伏,或舒畅,或愤慨,情感的自然流露为作品增添了生命力。

其小行书流畅自然,潇洒飘逸,传承了传统书法技巧,富有古代书法字帖的韵味,在精美程度上甚至不逊于钱钟书。钱钟书的书法奔放自由,无拘无束,而杨绛的书法端庄稳重,透着闺秀之气,两人风格迥异却又互为补充。

钱钟书的作品中常有杨绛的代笔,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杨绛的书法水平得到了认可。她虽不以书法家自居,但她的书法却能得到书法家的尊重,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融入自身风格和情感,更具女性的柔美和细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绛的书法以书信、题记为主,硬笔作品多于软笔作品。 她的书法作品多数为自撰内容,包括古典诗词的创作,这真正体现了一位文人书法家的担当。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超多的书法学习资料,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书画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