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单车基械匠。

开始前我们先来看看下边这个车架,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我的第一感觉是竹子和藤条固定在一起的感觉,现代材料和传统工艺的碰撞?于是我就很好奇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碳纤维车架是我们今天再熟悉不过的产品了,相信你一定经常听到全碳一体成型这一类的宣传语。实际即使是在今天,完全一体成型的车架也是极少的,通常商家宣传的一体成型都是前三角一体成型,后三角通过铆接,或者叫套结的方法进行组装,然后再在外层进行铺设碳布进行补强。所以这也是有些车友给车架拍了X光片后看到的明显有接口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在一线品牌车上这样的工艺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头管和五通单独制作,然后下管上管中管进行套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上边这种比较常见的连接方式,还有管对管技术的碳纤维车架,这就非常类似于金属车架的连接方式,其实从概念上来说,它和钢架,铝架的焊接没有区别。车架上的每一根管都被单独生产,然后通过不同车架几何角度进行切割,随后放在夹具上进行连接拼接。不过固定方式从电焊变成了碳布包裹固定。我就曾经有一辆bianchi的928T-cube车架的公路车,就是采用的这种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是标注了碳纤维材料,从五通看甚至都会觉得这是一台采用平焊的铝合金车架。

除了管对管,还有套管也就是复古钢架上经常说的Lugged车架。这类碳纤维车架一般在五通,头管,座管三通位置上使用独立的套管头,其他管材通过预先制造各种匹配的规格进行粘和组装。套管头可以是碳纤维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比如铝合金或者钛合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olnagoC64的Lugged工艺车架】

除了碳-碳的套接车架外,也有使用铝合金和钛合金制造套管头的碳纤维车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3D打印的普及,各种规格的套管头也开始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更适合小规格定制,过程更快,更容易制造各种复杂的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MC的SLT01上也是lugged套管,三通,五通,头管为铝合金套管】

这类工艺的车架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比如一个车架型号有10个尺寸,那么就至少就要制造10个模具来生产一体成型的车架,如果再有2-3种规格的前叉,那就需要十几个磨具来进行制造。一般车架更新也就是2-3年的时间,加之模具也有使用寿命,这样算下来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而通过管对管或者是Lugged技术,就可以大大缩减制造成本,还更为灵活。通过不同的套管头制造出多种符合车架角度的车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说了这么说,和开头的这个复古又现代的车架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有些车友已经看明白了。因为无论是管对管,还是Lugged技术,在接口位置上都有比较多的加工冗余,虽然增加了强度,但是也增加了不必要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LT连接前后对比】

CDuro品牌通过ILT技术,可以在保证强度,减轻重量的同时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他们首先通过编制工艺来制造单独的碳纤维管材,然后像金属管材那样进行切割拼装得到所需要的车架几何角度。之后机械臂把“简易固定”在一起的管材进行缠绕紧固,之后把碳丝缠绕的中心高张力位置加力缠绕,为碳丝增加张力,这样就可以让管材之间进行锁定,下一步是用碳布加固链接口附近的碳丝进行固定,最后用胶带包裹挤出多余的树脂进行定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传统和现代的硬碰:CDuro 推出 Czech Wound Carbon Gravel 公路车

【视频可以更清楚明白上述制造流程】

当然,这是目前他们公布的部分,具体管材是如何进行编制,缠绕后的碳纤维如何进行固化等还没有更多的曝光。不过单就从连接方式来看,真的像极了我们传统的藤椅縢架的固定方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目前他们公布的这辆gravel原型车上可以看到,使用ILT技术的部分还只有上管和下管位置。中管则是使用的Lugged方式连接,而后上叉和后下叉则是使用的管对管连接和铆接加补强的的方式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度应该是你最不用担心的部分,去年欧展CDuro就展示了他们的单转点结构的山地车,根据不同型号,后轮行程从137-150mm,定位为林道车】

虽然他们在介绍中不断强调自动化生产,不过就看到的部分,除了他们的碳纤维管材,其余的补强和连接上的做工,真的很难和高精度的自动化生产联想到一起。如果你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管对管连接处的缝隙,虽然从受力上来看,这种结构和管对管补强的连接方式基本相同,但是粗糙程度就很让人意难平。特别是在五通和后上叉的连接位置,像极了一些手工DIY爱好者制造的车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该品牌的车架已经开始接受预定,但是我还是觉得他们不要着急上市,而是应该进一步优化成产工艺,虽然从出发点来看是很好的,坚固,轻量,快速,缩减成本,但是当放在自行车上,从一个车手的角度来来有点操之过急了,至少在市场的认可度上,这种类型的车架,还只能归类到新、奇、怪的范围。我倒是希望这一技术可以应用在更多的领域,而非拘泥于自行车车架。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单车基械匠,给您带来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实用的单车知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