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云谱为著名古道院,在市南梅湖定山桥头。这里众水环汇,荷塘潋滟,丘壑间竹木葱茏,一派遗世绝尘的秀色。

相传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儿子姬乔曾隐居于此炼丹,后来得道升天。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弃官结庐于湖畔,梅湖的名称由此而来。东晋时,道人许逊创立“净明派”在这里建设太极观。唐大和元年(827)易名“太乙观”;宋至和二年(1055)又易名“天宁观”。元代以后,逐渐衰落以至圯废。

明末清初,一群在王朝更迭的动乱中流离失所的诗人、画家、学者,为了寻觅一个自在场头,看中了这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在明宗室朱朗(又名道朗)的倡导和主持下,在此重建道院。他们借神仙吕洞宾驾云而来的传说,为道院题名“青云圃”,隐喻为高士们的园地。清嘉庆二十年(1815),状元戴均元将园圃之“圃”改成谱谍的“谱”,意指这一方山水,数千年来,孕育和成就了高山仰止的上仙、高士、奇人,可谓青云有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云谱道院为明朝制式古建筑,解放后于1959年,经市政府拨款修葺,其结构布局和外貌,都维持了原来风貌。正门面对岱山,门头的红石砌结以及“青云谱”“净明真境”等门额,均为原物。道院殿宇以关帝殿、吕祖殿和许祖殿为主体,中部有方丈室。三殿曲廊相通,逐次递进。右边有三官殿、斗姥阁。中殿两庑内室为寝息处,题名“黍居”和“鹤巢”。

清康熙十八年(1679),五十四岁的画僧八大山人(朱耷)还俗之后,朱朗作为他的旧识和族弟,将他安置在道院“黍居”。八大山人在这里与文人们吟诗作画,创作了大量诗、书、画、篆刻作品。据说门楣“黍居”二字及道院二门门额“众妙之门”四字,以及悬挂于道院的楹联“谈吐趣中皆合道,文辞妙处不离禅”,皆为当年八大山人所撰书。还有一联曰“采药逢三岛,寻真遇九仙”,则似乎隐含着他对道院和诸友人的感激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7世纪,这位画坛奇杰横空出世,与青云谱道院留下不解之缘,1959年,南昌市人民政府决定于此处设立“八大山人纪念馆”,专事收藏陈列八大山人的珍贵艺术作品及文献资料,为国内外学习、研究八大山人的重要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八大山人这位画坛巨擘,青云谱从一所修仙慕道的人间胜境,跃升为享誉海内外的艺术殿堂。

来源:南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