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黄三角农高区的冬韵家庭农场一片碧绿,空气中弥漫着雾蒙蒙的水汽,连野生的龙虾都忍不住跑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咯咯哒、嘎嘎”,散养的鸡鸭为了洒落的芝麻粒在争鸣不已。别看这芝麻粒不大,作用却不小。“我们种芝麻,就是为了改良咱的盐碱地,芝麻收了以后,秸秆和一些散落不好的芝麻粒还能做有机肥堆肥,增加我们葡萄大棚地里的肥力。这些芝麻、葡萄种子都是来自农科院的,鲁芝1号和深红无籽葡萄也都是新品种。”穿着朴素红格衬衣,一脸笑容的冬韵农场负责人刘冬梅对记者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冬梅的冬韵家庭农场,可以称得上是“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的典型。在农场里,能够适应盐碱地特殊土壤特性的新品种芝麻已经收割了一季又一季,种植芝麻所产生的秸秆和冗余又被用来培育地力,改善农场葡萄大棚里的盐碱地。简单的一个家庭农场,硬是走出了一套循环农业经济的新模式。

刘冬梅的冬韵农场位于黄三角农高区的丁庄街道东官庄村,这里的土地清一色都是含盐量在4‰左右的轻中度盐碱地,土壤肥力不足,导致农作物生长十分艰难。

“以前可以说是种啥啥不行,在种芝麻、种葡萄以前,我们种棉花,在各种农作物里面,棉花已经属于非常耐旱、耐盐碱的了,可还是一死死一片。”说起曾经苦苦在地里挣扎的日子,刘冬梅还是有些许感慨,“咱就是不懂啊,以前就会闷着头种地,但是种棉花是真的经济效益不好。”

从传统的种棉花转到种葡萄、种芝麻,刘冬梅的路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我闺女是学农学的,她跟我们说从盐碱地上种葡萄说不定能行,我们就想着试试。”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种植经验,再加上盐碱地土壤板结严重、供水能力不足,刘冬梅种葡萄的第一年,产量并不高。“从2017年开始,我们开始搭大棚种葡萄,但还是没有经验,也没有考虑到盐碱地的实际情况,一开始就用化学肥料,本来地力就很差,用了化肥之后越来越不行。”

刘冬梅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头年种上葡萄,第二年就能结果,但是刘冬梅的葡萄却迟迟没有消息,无论刘冬梅两口子怎么努力,葡萄们都不肯将自己的果实绽放在藤蔓上,直到第三年,刘冬梅的葡萄才姗姗来迟。一整年没有收益,也给两口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时就是难受啊,天天耗在大棚里,活一点不少干,但是没有收成没有收入,人家出去打工一个月还能收个工资,我们啥也没有。”

后来,刘冬梅和丈夫不断反思,也询问了学习农学的女儿和相关方面的专家,终于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葡萄种植方式方法。“一开始我们学着别人把葡萄种在垄上,但是咱们盐碱地本来就板结严重,土层不透气,我们一浇水,底下的盐碱就都泛上来了。”为了解决盐碱地上的难题,刘冬梅两口子选择反其道而行之,不再将葡萄种在垄上而是种进沟里。恰好此时,刘冬梅的农田也成了油料作物的试验田,种上了新品种的芝麻、大豆,这些油料作物收割后所残留的大量秸秆成了刘冬梅改造盐碱地的“宝物”。

“我们就是以油压碱,把农家肥和油料作物还有一些杂草复合起来,填埋到沟里,来增添土壤的有机质,同时疏松土壤改善土地的板结情况。这样盐碱地的地力就逐渐上升了。”

经过改良后,刘冬梅的盐碱地上葡萄终于结出累累硕果,“我们现在一亩地亩产有3000斤左右,一个大棚大概3亩多地,能产10000斤葡萄吧。现在因为产量高了,用的也是农科院的新品种,口感好,一斤能卖十几块钱,一个棚一年收入也不少。这三四年也逐渐把之前投入的成本赚回来了。今年觉着效益不错,我们又扩了一个新大棚。”

从种棉花都困难的白茫茫盐碱地,到如今油料作物、多品种葡萄大棚并存的新型家庭农场,一场用农作物的茁壮成长书写的盐碱地“变形记”悄然发生在黄三角农高区的大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记者走出冬韵家庭农场,雨后的天空开始转晴,太阳透过云雾散发着光亮。刘冬梅骑在她的电动三轮车上,略显黝黑的脸庞上皱纹舒展,笑意盈盈地说:“我听说上海有种葡萄卖的可贵了,一粒就要好几百,等我们再做得好一点,我们就去买点回来种在咱们盐碱地上。我相信它在我们盐碱地上种出来肯定会更好吃!我们盐碱地上的葡萄可甜了!”

(大众新闻记者 吕乐 苏月鹏 李广寅 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陶敬玉 策划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