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绿色生活理念,提升居民对低值可回收物的认知与回收意愿,同时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领志愿者发挥表率作用,倡导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践行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10月18日,主题为“低值可回收,垃圾可变宝”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在新津拥军文化广场举行,旨在增强辖区居民低值可回收物的分类和回收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值可回收物就是指生活中具有一定循环利用价值,在垃圾分类投放过程中容易混入其它类生活垃圾,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有效回收处理,需要经过规模化回收和集中处理才能够重新获得循环利用价值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玻璃、废塑料、废家具等。

在新津区双拥文化广场前的便民服务“碳中和”小屋(以下简称“碳小屋”),志愿者向过往人员和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并耐心讲解低值可回收物的相关知识,并现场回收废织物、废弃包装物、废玻璃等低值物品。

活动现场,居民们积极响应,纷纷将家中的低值可回收物投放到碳小屋,参与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原来玻璃瓶、牛奶盒也能卖钱,我们以后就更要积极参加垃圾分类了,不仅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而且还能获得碳积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太好了!”居民朱阿姨高兴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更多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中,垃圾分类志愿者和网格员们分组挨家挨户走进社区和沿街商铺,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小折页,详细介绍垃圾分类标准及投放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到一处,垃圾分类志愿者和网格员都向居民和商户科普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分类方法以及如何正确投放垃圾等知识。“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垃圾分类志愿者和网格员耐心地向商户们阐述垃圾分类的好处,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支持。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低值可回收物的价值和回收的重要性,将积极参与到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行动中来,为建设美丽、宜居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