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陶渊明的看法,基本上都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因而避世归隐”的印象,但其实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他的归隐实际上就是消极避世般的躺平。
为何这么说?因为陶渊明从年轻时就幻想在官场上积攒够钱财,而后归隐田园,奈何到了晚年,积蓄花光,五个儿子又无一成器,致使他62岁高龄,还要去别人家乞讨食物。
不到一年的时间,陶渊明竟被活活饿死。
这是怎么回事?
官场不顺,消极避世
古往今来,大部分人的出仕目的都是为了过得更好,陶渊明也不例外。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门第低贱的寒门庶族,受到父亲和祖父的影响,也曾立下雄心壮志,想要入朝为官,为国效力,但更多的是希望能在官场步步高升,获取官俸改善生活。
说白了,就是先做官挣钱,再归隐山林享受自由。
但官场并没有陶渊明想的那般容易混迹,反而处处掣肘,所以在陶渊明的前半生就出现了一个极其矛盾的行为:反复出仕与反复退隐。
二十岁时,陶渊明第一次出仕,他做了江州刺史桓伊手下的一个低级小吏。
陶渊明在《饮酒(其十)》中记载了他的想法: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很显然,陶渊明就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所以在干了一段时间后,就辞职回家了。
二十九岁的时候,陶渊明第二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但祭酒只是一个“吏”,凡是“吏”,都是在衙门里看长官的脸色行事的,这怎么符合向往自由的陶渊明呢?
于是没多久,陶渊明“不堪吏职”,又辞官回乡了。
398年,陶渊明第三次出仕,做了桓玄的幕僚。要说这桓玄,出身高门大户,有根基,有能力,有野心。
做他的幕僚,又自由俸禄又高,这不比领着死工资还要看领导脸色的工作强吗?
陶渊明的作品《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记录了这段时间的事情,“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虽然获取了一定的自由,但长时间在外奔波,也让他感到劳累,继而想到了归隐田园的悠闲生活。
401年的冬天,陶渊明的母亲去世,按照礼法,需要回乡丁忧。
这期间,桓玄被北府兵将领刘裕打垮,也因此刘裕成为了东晋王朝实际掌握大权的人。
桓玄失败身亡后,陶渊明丁忧期满,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点再次出仕,去做了刘裕的参军。但这次时间更短。
没多久,陶渊明又去投奔了建威将军刘敬宣,进入他的幕府做参军。
但频繁地在外面奔走效劳让他痛苦不堪,甚至磨灭了陶渊明想要继续留在官场的心,这个时候他已经迫切地想要实施归隐,便又将幕僚的工作给辞了。
回到故乡没多久,陶渊明的从叔陶夔,在朝廷上位高权重,便送了陶渊明一个人情,让他去做了彭泽县县令。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计划暂时失败。
于是,陶渊明只得安慰自己,县令也能筹集归隐的资金。
陶渊明做县令仅仅八十几天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彻底辞官而归隐了。
无耕有酒
往后的事实证明,陶渊明出仕期间所筹集的资金,根本不够他过上闲云野鹤的日子,因为他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再加上陶渊明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酗酒。
陶渊明一生有两位妻子,原配没有在记载中留下姓氏,也无子嗣。第二任妻子翟氏与陶渊明感情深厚,先后为陶渊明生下五子。
然而,长期辛苦的劳作让翟氏不堪重负,早早地就去世了。
虽然家里还有其母帮忙,但由于年事已高,没几年也撒手而去。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陶渊明的身上,他却依旧要归隐。
其实在古代,只要家中有几亩薄田,还是能够填饱肚子的。
但陶渊明说好听点是素朴淡雅,说不好听点就是懒散,于是生活变得拮据起来。
再加上他素爱饮酒,在做县令的时候,陶渊明有三顷公田,但他却打算全部种上适合酿酒的黏高粱。
因为妻妾反对,陶渊明作了让步,调整为二顷五十亩种高粱,五十亩种水稻。但八十几天后,陶渊明辞官,不管是种高粱还是水稻,都是一个没影儿的事儿了。
闲居在家的时候,陶渊明得来口酒,闲着无聊看书的时候,也得来两口。搬新家后发现邻居们都是同道中人,也得时常招呼着来两口。
总之,对于陶渊明来说,饮酒没有原因,只要想起来,就得喝两口。
于是,在陶渊明的家中就会出现这样一副场景:子女们有一个经常喝酒还很懒散的父亲。
给子女做了一个反向的“榜样”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
父亲的性格如此鲜明有特色,孩子们怎么会有一个好的榜样呢?
特别是陶渊明的大儿子,也染上了父亲爱饮酒的坏毛病。
我们再来看陶渊明的教育方式,在《命子》中,陶渊明说:“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意思就是说,虽然希望孩子们能够出人头地,但若以后事与愿违,那只能听天由命了。
结果,五个儿子长大之后真的“事与愿违”了。在《责子》中,长子舒已经十六了,他的懒惰却无人能比,次子宣不爱读书,十三岁的双胞胎儿子雍和端大字不识几个,最小的儿子通整天只知道吃吃喝喝。
陶渊明是有些失落的,但失落之余,他又淡然地将这些作为“天运”来接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得,还是去喝酒吧。
于是,尽管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却过上了无人管顾的生活。
年龄大了,身体就出现了各种毛病,再加上地里也没有种出庄稼来,陶渊明晚年到了贫病交加的时候,“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经;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饮酒》”
在这段日子里,他也时常悔恨当初,觉得要不是自己不想委曲求全而辞官归隐,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无辜连累。
甚至于到62岁的时候,也就是他逝世的前一年,还得去别人家蹭饭吃。
在《乞食》里,陶渊明有一天实在饿得不行了,在街上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户人家面前,开了门却支支吾吾,实在开不了口。
主人家看他面黄肌瘦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几分,好心将他请进了屋子,给了他一顿饭,还拿了酒招呼他。
陶渊明对此十分感动,他用诗记录下了这件事,恨自己这辈子无能为力,便决定下辈子报答主人家。
第二年,陶渊明就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了。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不一样的陶渊明:反复出仕与反复退隐
澎湃新闻:探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背后生存智慧,懒惰还是生存?
新京报:陶渊明的五个儿子非懒即笨,是作为诗人的他不负责任?|周末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