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林志远,今年已经72岁了。回想起1977年那个夏天,仿佛就在昨天。那年我25岁,正值年轻气盛,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家乡。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村里的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母亲则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从小,我就听父母讲述他们年轻时候的艰辛,也目睹了村里的贫困。18岁那年,我响应号召参了军,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

那时候,我们村还是很落后的。土路高低不平,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房子多是土坯房,茅草顶。村里连个像样的水井都没有,大家都是去河边挑水喝。每到夏天,蚊子又多,蚊香都是稀罕物,晚上睡觉都得顶着蚊帐。

我还记得临走参军那天,母亲给我蒸了一锅大米饭,那可是稀罕物啊!平常都是红薯干掺着粗粮。她还特意炒了两个鸡蛋,那香味儿至今难忘。

在部队的日子是充实而艰苦的。每天五点起床,操练、学习、劳动,一刻也不得闲。但正是这样的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

转业的时候,我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去县里的供销社,二是回村当干部。供销社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很多战友都羡慕不已。可我总觉得,那样的日子过得也太安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起了在部队时立下的誓言:为人民服务。看着家乡的落后面貌,我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要为村里做点什么。最后,我做出了决定:回村当干部。

记得我回村报到那天,村支书王德明一脸狐疑地看着我:"小林啊,你可想好了?供销社多好的差事,你不去,回来吃这苦?"

我笑着回答:"王支书,咱们村现在正需要年轻人啊。我在部队学了不少本事,回来就是要为村里出力的。"

王支书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啊!有你这样的年轻人,我们村有希望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村干部的生涯。刚开始,可真不轻松。村里的老一辈对我这个年轻人还有些不信任,觉得我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但我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有一次,我去村民家里做调查,碰到了一个年轻姑娘,她叫赵春梅。春梅性格开朗,说话爽快,一下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告诉我,她也想为村里做点事,但不知道从何做起。

我对春梅说:"咱们年轻人就应该有干劲!村里缺啥,咱们就去做啥。比如说,咱们村的路不好走,要不咱们组织人修一修?"

春梅眼睛一亮:"对啊!我爷爷每次赶集都说腿疼,就是因为路不好走。林干部,你真有想法!"

就这样,我和春梅一拍即合,开始筹划修路的事。我们挨家挨户去动员,说明修路的好处。有的村民支持,有的则觉得麻烦。但我们没有放弃,继续耐心解释。

终于,在一个月后,我们组织起了第一次义务劳动。那天,我带头扛起锄头,和村民们一起挖土、平整路面。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连王支书都来帮忙了。

到了中午,春梅带着几个妇女给我们送来了干粮和水。我们席地而坐,吃着还带着温度的红薯,喝着凉爽的井水,那感觉别提多痛快了。

就这样,我们村的第一条像样的土路修好了。虽然还是土路,但比起以前,可是平整多了。村民们也尝到了甜头,干起活来更有劲了。

这件事之后,我在村里的威信提高了不少。村民们开始相信,这个年轻人是真心实意为村里做事的。而我和春梅,也因为这次合作,增进了感情。

每次想到那时的情景,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那时的我们,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希望和干劲。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村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村里的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1978年初,我听说了新消息,心里别提多激动了。我想,这可是咱们农村发展的好机会啊!

那时候,我们村还在搞集体经济。可我发现,大伙儿干活儿总是不够积极。我琢磨着,是不是该想个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有天晚上,我和春梅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聊天。我说:"春梅,你说咱们村是不是该搞点新花样?"

春梅眨巴着大眼睛问:"啥新花样啊?"

我说:"我听说有的地方在搞承包制,把地分到户,自己种自己的。你说咱们村能不能试试?"

春梅一拍大腿:"这主意好啊!我爹整天念叨,说要是地是自己的,他肯定种得比别人好。"

我们越聊越兴奋,但也知道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第二天,我就去找了王支书,把这个想法跟他说了。

王支书皱着眉头说:"小林啊,这事儿可不小。咱们村一直是集体经济,突然变了,怕是会有人不习惯。"

我说:"王支书,咱们可以先小范围试试。要是效果好,再慢慢推广。"

经过反复商量,我们决定先在一个生产队试行承包制。刚开始,有些村民还有顾虑,怕承包了地种不好。我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跟他们讲政策,分析好处。

春梅也没闲着,她组织妇女们开会,讨论怎么种地才能增产增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得很。

终于,我们选定了五户农户进行试点。记得第一次分地那天,天还没亮,那五户人家就来了,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期待。我和春梅帮着量地、划界,忙得不亦乐乎。

那一年的收成可真是让大家喜出望外。试点的五户,粮食产量比往年高出了三成!这下子,其他村民也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参与承包。

看着村民们干劲十足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想,这才是农村该有的样子嘛!

但好事多磨。就在我们准备全面推广承包制的时候,上级来了检查。他们对我们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说是有资本主义倾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难道我们的努力要付诸东流?我连夜写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承包制带来的好处,恳请上级给我们一个机会。

等待上级回复的日子里,我茶饭不思。春梅常常来安慰我,说:"别担心,咱们做的是对的,上级肯定会理解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上级终于同意了我们的做法,还表扬我们敢想敢干。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跑去告诉春梅这个好消息。

那天晚上,我和春梅又坐在了那棵大槐树下。月光下,春梅的脸庞显得格外动人。我鼓起勇气,握住了她的手。她没有挣脱,只是红着脸低下了头。

我轻声说:"春梅,咱们在一起吧。我想和你一起,把咱们的村子建设得更好。"

春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就这样,我和春梅确定了关系。我们一边忙着村里的工作,一边谈着恋爱。虽然辛苦,但心里却是甜的。

1980年,我们结婚了。婚礼很简单,就在村里的大院子里办的。村民们都来帮忙,有的搭棚子,有的贴喜字,热闹极了。

我和春梅站在人群中间,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感激。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和春梅一起,为村里的发展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