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有鐘樓和鼓樓,都知道是自打有了北京城就有了,還習慣兩座樓連起來說成“鐘鼓樓”。一般各地城池都有鐘樓和鼓樓,可像北京南北排列,順立在中軸線的,也就是北京了。一旦合稱為“鐘鼓樓”,沒人誤會是其它地方,必是指北京城的鐘樓、鼓樓無疑。鐘鼓樓雄踞北京城中軸線北端,是老北京城獨一無二的一組巨大的城市標誌性建築,是除故宮、天壇以外,北京城僅存的城市大型公共古建遺存。佛道寺觀也都設有鐘樓和鼓樓,基本功用雖也是報時,晨鐘暮鼓自是僧尼老道的修行功課。然而城屬鐘樓、鼓樓則是朝廷官府一天十二時辰定點報時的設施,是古代的授時中心。
金元明清都城變遷鼓樓示意圖
相傳北京的鐘鼓樓始於元大都時期,元大都的鼓樓和鐘樓也是南北排列,分立於鼓樓大街(明清以後稱舊鼓樓大街,在現鼓樓西側,元代鼓樓距明清鼓樓建築中心間隔大約160米)南北兩端,但間距遠大於現在的鐘鼓樓(見侯仁之《北京歷史地圖集》1988年版,元大都至正年間復原圖)。也有學者標注元大都復原圖,鐘鼓樓間距同現在(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歷史地圖》1980年版,元代大都圖),但都不在元朝大內的中軸線上。元大都鐘鼓樓毀於明軍北伐,明清鐘鼓樓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時建成。鼓樓位置在元大都大天壽萬寧寺中心閣(臺)遺址;鐘樓則建於鼓樓北大約185米(建築中心間隔)的位置,同處於北京城中軸線上。
侯仁之《北京歷史地圖集》1988年版,元大都至正年間復原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歷史地圖》1980年版,元代大都圖
北京鐘樓是老北京城中軸線最北端的標誌性建築,自建成後屢經火毀,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為如今樣式,即無樑殿拱券式磚石建築。占地約6000平方米,通高47.95米,其樓身平面為正方形,建于3米高的磚石基座之上,坐北朝南,基座上沿向東南西北四方向引出斜面馬道。重檐歇山式,頂敷黑琉璃瓦綠琉璃瓦剪邊,重檐的戧脊走獸是以獅子為首的小跑五獸。上層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層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拱。樓身四立面相同,中心開一拱券門,左右對稱開券窗,窗上設有石刻仿木菱花窗。鐘樓二層大額枋、斗拱、檐椽和暗窗均系磚石精雕而成,兩側山花配以琉璃磚拼成的金錢壽帶。內部結構採用複合式拱券,除主體拱券之外,還於牆體中設有環路通道。基座為漢白玉須彌座,周圍環以漢白玉欄杆。樓身之下為磚砌城臺,城臺上四面有雉堞。城臺四面開券門,內部呈十字券結構,東北隅開門,內有石階75級供登樓。鐘樓正南為一座隨牆三聯大門,中門內安置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鐘樓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題額《御制重建鐘樓碑記》,碑陽為經筵講官戶部尚書梁詩正奉敕敬書碑文,碑陰為民國十四年(1925年)十月加刻的京兆尹薛篤弼書《京兆通俗教育館記》碑文。
鐘樓內正中位置安設一個八角形巨大木樑鐘架,其上懸置大銅鐘。該銅鐘鑄造於明永樂年間,通高7.02米,鐘體高5.55米,底部最大直徑3.40米,壁厚0.12~0.245米,重約63噸,為目前我國發現最重的銅鐘,堪稱“古鐘之王”。
鐘樓原懸置大鐘為明永樂年間鑄造的鐵鐘一口,後因音效不佳棄用,另鑄銅鐘一口安置至今。鐵鐘棄置倒臥於樓下空地上,鐵鐘重25噸,與銅鐘尺寸相當。後於1928年北京進入北平時期,在鼓樓後(北)圍牆木柵欄門外修一圓形底座,將鐵鐘移此扶正陳列。1983年底準備修繕鼓樓時,北京市文物局決定把鐵鐘移至大鐘寺收藏。1985年覺生寺成立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不過這算一宗公案,本屬於鐘樓的永樂鐵鐘,是該回歸原安置處?還是就收藏陳列于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據說專家也分兩派,一派堅持回歸鐘樓附近建大鐘亭安置;另一派認為既已移至大鐘寺收藏陳列,況且是鐘樓棄用鐵鐘,鐘樓又無妥善位置安放,也就無需再移回了。筆者認為應修繕改擴建“鑄鐘娘娘廟”,擇一室或新建一鐘亭妥善安置永樂鐵鐘,將600年的傳說和實物連接在一處,也將是一段歷史佳話。
鼓樓通高46.7米,建築面積為2736.27平方米,總占地面積為6865.5平方米。為三滴水式建築,二層為重檐歇山頂,屋面敷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戧脊走獸為御雉仙人引路後7個小跑。整個鼓樓建築由基、臺、樓組成,基座為近4米高的磚石平座,上層建築完全建在基座之上,由基座上沿向東南西北四方向引出斜面馬道至不規則八角形圍牆,到與地面齊平,各方向隨圍牆各開有一個三樓木柵欄門(算是簡易的欞星門了)。一層是一座磚石結構城臺式臺座,南北向各三券洞門,東西向各單券洞門,臺內聯通為十字券磚石結構。二層是木結構為主的樓閣式建築,形同老北京城門形制,以檐柱數目和重檐歇山頂樣式看,酷似大號的朝陽門和阜成門城樓,四角飛檐有四根擎檐柱支撐,也與城門如出一轍。
鼓樓周邊本該東南西北各有大街,這也符合前朝後市的規制。鼓樓大街本就是京師的北市。這以舊鼓樓大街和鼓樓前大街可以佐證,舊鼓樓大街實為鼓樓至北城根的通衢。鼓樓東為鼓樓東大街,東接東直門大街;鼓樓西為鼓樓西大街,西接果子市,通向德勝門;鼓樓南明朝稱“鼓樓下大街”,清朝稱“鼓樓大街”。清朝的“地安門大街”(俗稱後門大街)是萬寧橋(後門橋)至景山壽皇殿北牆(景山後街),包括今地安門外大街南段和今地安門內大街。民國初期仍舊,國民政府1928年遷都南京後的北平時期,萬寧橋以北稱“鼓樓前大街”,萬寧橋以南至地安門稱地安門外大街,地安門以南稱地安門內大街。1949年後,鼓樓前大街併入地安門外大街(有這一時期的北京城老地圖為證)。
鼓樓主要報時工具是更鼓,原有一付銅刻漏計時器。根據計時器的提醒,定時鐘鼓齊鳴,為京城報時。據記載原有更鼓24面,主更鼓1面,直徑1.4米,高2.22米,是用整張特大牛皮蒙制(後來大多都損毀遺失了。為再現古代報時的情景,2003年重新複製了主更鼓1面、小更鼓24面)。關於當年擊鼓報時的方法,老北京流傳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反復兩次,共108響之說。舊曆以一年12個月、24節氣、72候(5天為1候,1個月6候,12個月72候)計。12個月加上24節氣,再加上72候,共108。明朝郎瑛在《七修類稿》卷四中解釋說:“叩一百零八聲者,一年之意也”。原來的規定是定更和亮更先擊鼓後敲鐘(這兩個更次也是北京開關城門的時間),二至四更只敲鐘不擊鼓。清乾隆以後改為只有定更和亮更報時兩次,其他更次免了。清代還改為時辰香計時,每晚七時(戌時)“定更”,亦稱交更。司鼓校尉以“對燈為號”。鐘聲響,城門關,交通斷,叫“淨街”。
鼓樓初名“齊政樓”(取齊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民國13年(1924年),京兆尹薛篤弼改“齊政樓”為“明恥樓”,並懸匾於鼓樓南面二層檐下,在樓上陳列展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暴行的圖片、實物與模型,供人參觀,以示不忘國恥。其後,鼓樓先後又被辟為“京兆通俗教育館”、“北平市第一民眾教育館”,並附設兒童遊樂場,至今這裡仍然是一處文化、旅遊、觀光勝地。
鼓樓周圍地盤也有變化,原鼓樓南面馬道,因妨礙交通被切短,修成階梯式坡道。南門和南面圍牆向北縮進21.42米。北面馬道也切短13.6米。鼓樓四周原圍以不等八角形蘑菇頂矮牆,高1.5米。1924年後,南面木柵欄門改建成須彌座拱券式隨牆門,上覆綠琉璃瓦頂。1949年後,牆體加高到2.3米。1986年大修,新建北門為一仿古建拱券式三聯門,與鐘樓南御碑門相對。這一突出北門的形式,使鼓樓在建築規制上倒座了(原規制是坐北朝南)。實際上,鐘鼓樓並不是老北京城中一般的單體古建築,而是北京城中軸線上最北端的終點,是與古城整體規劃格局密切相關的重點標誌性建築。
本文精選了老北京鐘鼓樓自1860年至當代一百餘年間的老照片110餘幅,可一睹鐘鼓樓百年來的滄桑變化。可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
1860,由內城北側城牆上向南望鐘鼓樓 [(法)查爾斯·杜賓] 套色
1860,鐘樓南面,鐘鼓樓間空場 [(法)查爾斯·杜賓] 套色
1870 年前後,鼓樓北面,鐘鼓樓間空場,鐘樓灣胡同。明顯看出兩邊民居的房基要高於空地,看地表足見積水面很大,下大雨時這裏就是一個池塘。選自《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1874年版。原註釋:The Drum Tower, Peking. [(英)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1870 年前後,鐘樓南面空場,鐘樓灣胡同。選自《中國與中國人影像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1874年版。原註釋:The Bell Tower, Peking, quarter mile north of the Hou-Men, or north gate of the city. [(英)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1870s-1880s,鐘樓下倒臥的換下後廢棄的永樂鐵鐘。此鐘看尺寸、紋樣,且倒臥深陷土中,可知棄置許久了,可認定是永樂鐡籦。看人物服飾、環境,可大概判定是十九世紀中後期。但此照暫為孤證,地點是否是鐘庫胡同口(鐘鼓樓間西側)?是否是從永樂年間就一直在此?還有待攷證 [佚名]
1880s,鐘樓和御碑三座門倒映在水泡子中,安静祥和。鐘鼓樓間空場低漥積水,幾成池塘。
1880s,鐘樓南面 [佚名]
1890s,鼓樓北面,鐘鼓樓間空場積水成塘。原註釋:The Drum tower and the flooded street after heavy rain in Peking, showing the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1890s,鼓樓東大街東向,街道還是土路,近代硬化鋪裝還沒有做,也未通電。由鼓樓上俯瞰拍攝。
1890s,鼓樓下南面三角路口,鼓樓大街。
1890s,鐘樓下御碑三座門後的鐘樓院內,南望鼓樓。
1900 年,鼓樓南面,鼓樓大街。庚子之變後,街道房屋損毀。選自《北清事變寫眞帖》Views of the North China affair [(日)山本誠陽編]
1900 年前後,鼓樓迆南,鼓樓大街。
1900-1901年,鼓樓下南面,鼓樓大街,街面毀於庚子年。
1900-1901年,鐘鼓樓之間空場(漥地),鐘樓南面 [(德)穆莫 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
1900s,鼓樓前大街,由後門橋橋面上向北拍攝,可見火神廟牌樓。
1901年,鼓樓下東面,鼓樓東大街。
1901年,鼓樓下南面,街面毀於庚子年 [(日)小川一眞]
1902-1903年,鐘樓南面,鐘鼓樓間廣場。幾個小孩正在烈日下玩耍。在空場的西北角還搭了座簡易石橋,可見這裏積水之深 [(日)山本讃七郎]
1902-1903年,鐘樓南面。由鼓樓上層西側向北拍攝。選自《北京名勝》 [(日)山本讃七郎]
1902年,鼓樓前大街北向,火神廟牌樓前。選自《氣球下的中國》,原註釋:La Chine A Terre Et En Ballon.
1905 年前後,鼓樓東大街-東直門大街,遠眺自北向南可看到雍和宮,內城東北角樓,東直門城樓 [(英)喬治·莫理循 George Ernest Morrison]
1905-1906年,鼓樓南面。選自《北京名勝》 [(日)山本讃七郎]
1905-1906年,鼓樓上層修復圍欄的工匠。鼓樓下即鼓樓東大街,可見街道已通了電,新立的電線杆在道邊,遠處街道盡頭是東直門城樓。原註釋:H.G Ponting in Asia 1900 - 1906. Two men overlooking the city of Peking as they stand on the Drum Tower.
1905-1906年,鼓樓下南面,鼓樓大街。
1906~1909,鐘鼓樓 [(德)恩斯特·柏石曼 Ernst Boerschmann]
1906-1909年,鐘樓南面,由鼓樓二層北檐下護欄處向鐘樓拍攝 [(德)恩斯特·柏石曼 Ernst Boerschmann]
1906-1909年,鐘樓南面,由鼓樓下基座北側向鐘樓拍攝,可見鼓樓北圍牆栅欄門 [(法)菲爾曼·拉里貝 Firmin Théophile LARIBE]
1908-1909年,鼓樓下南面,鼓樓大街已硬化鋪裝,西側修了排水溝,東側修了路牙。選自《北清大觀 Views and Custom of North China》(天津山本照相舘1909年出版) [(日)山本讃七郎]
1909年,鼓樓大街北向。街頭婦女與兒童 [(美)張伯林 Chamberlin Thomas Chrowder]
1909年,鼓樓大街南向。路邉有旗裝女子逛街 [(美)張伯林 Chamberlin Thomas Chrowder]
1909年,鼓樓大街-地安門大街。鼓樓南望北海與景山 [(美)張伯林 Chamberlin Thomas Chrowder]
1909年前後,鐘樓南面 (明信片)
1909年前後,鐘樓南面。選自《北清大觀 Views and Custom of North China》 [(日)山本讃七郎]
1910 年前後,鼓樓北面
1910 年前後,鼓樓下南面,鼓樓大街 (明信片)。
1910 年前後,鐘鼓樓東側 [(日)山本讃七郎]
1910 年前後,鐘樓南面。
1910s,地安門大街-鼓樓大街,路面已做了硬化处理。由地安門外北皇城根路口向北拍攝 (明信片)。
1910s,鼓樓大街-地安門大街俯瞰,北京主要街道已做了硬化路面。鼓樓南眺景山、北海瓊華島 (明信片)。
1910s,鼓樓東大街-東直門大街,已做了硬化路面 (明信片)。
1912年,鼓樓下南面,鼓樓大街。入民國後鼓樓獲得修繕,歇山頂西南檐角塌陷已修復 (明信片)。
1912年前後,北京鼓樓二層樓內部樑架 [(日)山本讃七郎]
1912年前後,北京鐘樓上的大銅鐘(63吨) [(日)山本讃七郎]
1912年前後,鼓樓下南面,鼓樓大街。入民國後鼓樓獲得修繕,歇山頂西南檐角已修復 [(日)山本讃七郎]
1915年前後,從鼓樓上拍攝鐘樓 [(美)約翰·詹布魯恩 John Zumbrun]
1916-1918年,鼓樓北面,由鐘樓上向南拍攝 《北京美觀》[(英)唐納德·曼尼 Donald Mennie]
1916-1918年,鼓樓東大街,街道已新鋪裝,修了排水溝。街道上有駝隊經過,還有人力車 [(英)唐納德·曼尼 Donald Mennie]
1917-1919年,鼓樓上的更鼓,這種鼓有24面,代表二十四節氣。還有一面大鼓代表一年,庚子年兵燹被刺破。原註釋:Ming Dynasty Drum, at Drum Tower(Gulou). [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17-1919年,鼓樓下南面,鼓樓大街。原註釋:Drum Tower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17-1919年,京師第二監獄建築(德勝門外功德林),遠處可見城裡的鐘鼓樓(東南向)。原註釋:Prison Buildings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17-1919年,鐘鼓樓空場上注視鏡頭的人群。原註釋:Crowd - watching picture being taken.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17-1919年,鐘樓南面及南側空地,由鼓樓上向北拍攝。原註釋:Bell Tower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21年前後,鼓樓大街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1921年前後,鼓樓大街-地安門大街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1921年前後,鼓樓大街-地安門大街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1922-1924年,鐘樓南面。
1922年,鐘樓上的大鐘。
1924年,鼓樓北面,鐘鼓樓間空場。原註釋:Drum Tower from Ground.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24年,京兆地方将鼓樓稱為“明恥樓” [(美)西德尼·甘博 Sidney D. Gamble]
1925年前後,籦樓南面。貌似廣場上安了籃球架子。
1927年,鼓樓南面,鼓樓前大街。鼓樓懸掛“明恥樓”匾,券門上書京兆通俗教育舘。有軌電車已開通。
1928,鐘樓南面,鐘鼓樓間開闢“北平民衆市場”,撂攤賣藝的。
1928年,鼓樓前大街,二層檐仍懸“明恥樓”匾。“京兆通俗教育舘”,已改為“北平通俗教育舘”。
1928-1930年,鐘鼓樓航拍(東北向)。
1930年前後,永樂鐵鐘矗立於鼓樓北側圍牆木栅欄門外。
1930年前後,鐘樓廣場上開闢了“民衆市場”,可見鼓樓北側栅欄門外的永樂鐵鐘。
1933年,北海瓊島上眺望鐘鼓樓。原註釋:Zhong lou (left) and Gu lou (right) seen from Beihai Gong Yuan in winter. [(德)赫達·莫里循 Hedda Morrison]
1933年,鐘樓廣場上的“民衆商場”依舊,鐘樓外牆上隱約可見“北平市民衆電影院”八個字。可見鼓樓北門外立著永樂鐵鐘。原註釋:South facade of Zhong lou and adjacent market. [(德)赫達·莫里循 Hedda Morrison]
1935年,鼓樓前大街。鼓樓南面一層檐下横幅:北平市第一社會教育區民衆教育舘 [美麗照相舘]
1935年前後,永樂鐵鐘被扶正擺放在了鼓樓北側栅欄門外。1983年移到大鐘寺古鐘博物舘內。
1937-1940年,擺放在鼓樓北側柵欄門外的永樂鐵鐘。1983年被移到大鐘寺古鐘博物舘。選自《亞細亞大觀》 [日偽時期]
1938-1940年,“七七事變”後,鼓樓明恥樓匾被摘下,南面-横幅已改名為“北京市第一社會教育區新民教育舘”。選自《北京景觀》 [日偽時期]
1938-1940年,鐘樓東南面,上層券洞上面外牆改書“北京市新民電影院”。選自《北京景觀》 [日偽時期]
1941年,正在修繕中的鼓樓。
1943年,鐘樓南面廣場-民衆市場 [日偽時期]
1945年,日本投降後,鐘鼓樓、鼓樓東大街、鼓樓西大街(菓子市斜街)航拍(東向)。
1945年,鐘樓南面,鐘鼓樓間的民衆市場 [(德)赫達·莫里循 Hedda Morrison]
1945年前後,永樂鐵鐘矗立於鼓樓北側圍牆門外。栅欄門已改成封閉式大門。
1946年,鼓樓東大街-東直門內大街,遠處可見東直門城樓和東直門外自來水廠的水塔。
1946年,鼓樓前大街-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南望北海與景山。
1946年,鼓樓上的這面鼓面已破碎,據說是庚子年亂兵所為。
1946年,鼓樓西南面。
1946年,鐘鼓樓,什刹前海(荷花塘)。原註釋:Bell and Drum Towers [(德)赫達·莫里循 Hedda Morrison]
1946年,鐘鼓樓西南側,西海引出的支流水道。原註釋:Zhong lou (left) and Gu lou (right) [(德)赫達·莫里循 Hedda Morrison]
1946年,鼓樓前的民居。原註釋:Bell and Drum Towers [(德)赫達·莫里循 Hedda Morrison]
1946年,鐘樓俯瞰民衆市場(南向) Bell and Drum Towers [(德)赫达·莫里循 Hedda Morrison]
1961年,鼓樓南面,地安門外大街。有軌電車於1959年撤除,已開通無軌電車(7路)。
1961年,鼓樓市場。由北平伊始開闢的“民衆市場”延續到文革前 [趙树強]
1963年,鼓樓三岔口南面(地安門外大街北頭)。原註釋:The Drum Tower, buil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on Peking's northern boundary.
1969年,鼓樓迆南,地安門外大街北向,後門橋(萬寧橋)上,南行的7路無軌電車經過。各單位組織人員上街鏟雪。
1970s,鐘樓東側的民居。
1978年,鼓樓前三岔路口。
1982年,鼓樓前駛入鼓樓西大街的上海牌小轎車。
1982年,鼓樓西門外,鼓樓西大街。
2003年,鐘樓西側鈴鐺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