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

金秋时节

“汉川河蟹”热 销四方

一只“蟹”

养出了一块块生态田

打通了一条条致富路

擦亮了汉川“鱼米之乡”的金招牌

近年来,汉川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围绕“蟹”字做文章,河蟹产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2024年,汉川河蟹专混养32.74万亩,可实现年产量4.5万吨,产值突破50亿元,居湖北省河蟹产业发展县市首位,被誉为武汉都市圈“活鲜库”。

生态优先

良匠良法养好蟹

9月25日

在里潭乡砚海家庭农场养殖基地

一只小船缓缓划行

一颗颗“谷粒”撒向波光粼粼的蟹塘

这是养殖户陈昌回

在给河蟹“投食喂饭”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塘口露出水面半米高的地笼被乌青色填满,螃蟹争相往网兜顶端攀爬。

“在这里,蟹宝宝们喝着直引‘纯净水’,吃着天然有机物,住着标准化‘大房子’,个头蹭蹭往上蹿。”陈昌回笑着说,一口65亩的蟹塘,不仅每天要吃掉价值1500多元的鲜鱼、玉米、大豆及配合饲料,还须适时做好动态增氧、水草种植、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等细致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里潭乡砚海家庭农场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病害防控。全媒体记者周洋 摄

有点“轴”的陈昌回给养殖基地定了个规矩:塘里的螃蟹育肥不到时间,哪怕出价再高也不卖。眼下,他将蟹塘发展到了600亩,同时开设了一家水产养殖饲料销售网点,为周边180多户养殖户提供技术帮扶指导。

在南河古渡蟹农王广街的养殖基地

阳光照射下蟹塘一望无际

水面下水草丰茂,清晰可见

王广街正撑着小船

划向蟹笼查看螃蟹进食状态

一边忙着打开增氧设备

让螃蟹过得“更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河古渡的养殖基地,蟹农王广街撑着小船划向蟹笼查看螃蟹进食状态。全媒体记者周洋 摄

“除了好水好草,更离不开科学管理,养好螃蟹就是一个不断干、不断学的过程。”王广街说,河蟹对环境要求苛刻,动态增氧、水质调控等管理都是技术活,尽管今年夏天持续高温“烤”验,但经过科学管理,蟹塘得以安然度夏。

如今

蟹塘水清草绿、 饲料鲜活有机

管理科学得当

已成为汉川蟹塘的“标配”

汉川河蟹正以鲜活体肥

膏满多黄、营养好吃而出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里潭乡砚海家庭农场养殖基地,养殖户正在为螃蟹“备餐”。全媒体记者周洋 摄

近年来,汉川市引进来自长江水系的纯正中华绒螯蟹苗种,通过反复实践,首创出“虾蟹鳜生态混养”汉川模式,找到了养好河蟹的“秘诀”,亩均河蟹单产300斤。

为解决河蟹养殖技术难题,先后与中科院水生所、中水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9家国家省级科研院校强强联手,建立了汈汊水产、南河古渡等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2个,先后组织渔农到上海、江苏等地学习考察,定期邀请专家现场授课指导。

“水好、草好、苗好、技术好、品质好,成就了汉川河蟹的好品牌。”汉川市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余飞表示,近年来,河蟹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品质不断提升,去年年产4.11万吨,占湖北省总产量21.39%,汉川河蟹一跃成为全省河蟹养殖产业中的“优等生”。

“横行”四方

一年卖出30亿元

品质有保障,产量跟得上

销路如何呢?

一只只肥壮的河蟹在网兜中活力十足,客户接二连三提着“鲜品”满载而归......一大早,在湖北虾谷水产大市场,魏氏水产商行老板魏虎祥正忙着为客户称重打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湖北虾谷水产大市场,魏氏水产商行工作人员正在对螃蟹进行分拣、过秤。全媒体记者周洋 摄

“我们的螃蟹来自汈汊湖养殖基地,个大肉鲜味道美,畅销四方。”魏虎祥介绍,目前该商行每天日销量在1万斤左右,去年商行螃蟹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在文哥水产,店主马义文忙着在手机上接单,一旁的3名工人则熟练地进行分拣、过秤、装箱。 “仅中秋假期,我们一天售卖螃蟹1万多斤,现在还不是最忙的时候哩,预计10月下旬螃蟹会密集上市。 ”马义文笑着说,今年商行早在螃蟹上市前就做好了准备工作,去年外销螃蟹100万斤左右,深受北京、上海、成都、浙江、云南、广州等地客户青睐。

“线上下单,当即发货,我们的物流基本上辐射全国,服务大宗客户300多家。”湖北虾谷水产大市场董事长李望军介绍,该市场采取“海陆空”三驾马车冷链物流模式,螃蟹48小时内就可以“飞”到全国各大城市的餐桌上,同时,自2018年10月组建汉川渔业发展协会以来,建立健全水产市场供应链体系,打通便捷物流网络,河蟹日交易量达15万斤以上,年产值突破3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虾谷水产大市场。全媒体记者周洋 摄

蟹好自有“流量”。从每年9月中旬开始,武汉白沙洲市场有近70%的河蟹来自汉川,通过湖北虾谷水产大市场冷链物流,600万斤汉川河蟹行销全国各地。南河古渡、航航水产、汈牌、天歌螃蟹等一批水产经营主体,通过线上平台年销河蟹10000多吨,带动蟹农增收30%以上。

收益是最好的说服力。“去年,每亩养殖纯利润在2200元左右,600亩蟹塘为我带来了过百万元的收入。”陈昌回笑着说,在螃蟹热销的同时,塘底水草还能卖出好价钱,每亩为他带来600元左右的收入。

大有“钳”途

擦亮品牌名声响

经过多年发展

汉川河蟹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

从大向好的迈进

具备了成为“高端”蟹的条件

只欠“名声”的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播正在通过网络直播销售螃蟹。全媒体记者周洋 摄

为此

汉川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引导河蟹养殖业绿色转型

广为“吆喝”汉川河蟹的优良品质

2021年11月,“汉川河蟹”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引导广大蟹农共同使用“汉川河蟹”统一品牌,使汉川河蟹告别了默默无闻、单打独斗的局面。

今年7月,“汉川河蟹”被列入湖北省级农业品牌名录,已申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工程;8月,随着南河古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企业的集中授权,“佩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汉川河蟹”扬眉吐气,陆续俏销四方......

随着多届线下河蟹丰收节、优质农产品展销等活动的举办,汉川河蟹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天歌”连续3年获得上海“王宝和”奖,“青玉”斩获“中国十大名蟹”,“汈牌”荣获湖北“十大名优农产品”称号,2023年10月,“汉川河蟹”荣获“中国十大名蟹”和中部四省地标品牌创新银奖。

“为加大对河蟹品牌的保护力度,我们还制定《汉川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从源头严把生态养殖质量关,维护品牌质量、信誉和形象。”余飞介绍,汉川出台一系列激励举措,对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发展新业态、培育壮大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扶持新上加工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等给予2—100万元不等的奖励政策,同时积极培育湖北金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深加工企业。

资源优势正在由量的优势,

转变为品质优势、品牌优势,

提升了‘汉川河蟹’品牌效益附加值,

受到了广大客户的追捧。”

余飞表示,目前,汉川正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指导、市场引导和品牌宣传,着力实施河蟹百亿元产业工程,讲好“汉川河蟹”故事,增强“汉川河蟹”品牌曝光度,力争在5年内建成渔(蟹)文化馆、深加工基地、会展中心、美食一条街等项目,促进河蟹产业与生态休闲、旅游观光融合发展,不断唱响“中国河蟹之乡”名片,品牌效益突破200亿以上,推动汉川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焦志新 特约记者李书畅

制作:盛为华

出品: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