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唐太宗的三儿子,竟被缢身亡?死前曾发毒咒,多年后竟然应验?!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长孙无忌。
他可是凌烟阁二十四画像排位第一的人。不仅是唐朝的开国功臣,还是两朝元老。真正的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挑选继承人这个关乎国运的大事都和长孙无忌商量的。坏就坏在这里,长孙无忌看的出这个皇帝偏袒李恪,日后绝对会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世民驾崩之后,唐王朝改朝换代。李治顺利的登上了皇位,长孙无忌靠着侄子在朝势力进一步扩张,成为真正的掌权人。
但心病不除,他就一日难安。皇室家族哪有什么血脉亲情,靠的都是势力。玄武门之变历历在目,李恪又是众兄弟姐妹之中最有实力声望的,万一那天起兵造反,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李恪最后的强大靠山没了,母亲只是个前朝遗珠,能做什么。但应该以什么理由除掉呢?这都要感谢那个跋扈的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孩子。她和她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李世民下令处斩她的情人之后,关系更是降到了冰点。
李治继位之后,性格软弱,国家大事不能做到杀伐果断,全都是仗着自己舅舅长孙无忌的势力,这样的人在她眼里怎么能当好唐朝的皇帝?
高阳公主是个唯恐天下不乱得主。于是就纠结其他两位公主和驸马还有自己的丈夫房遗爱想要起兵谋反。很可惜保密措施没有做好,一行人“出师未捷身先死”。
恰好李治派长孙无忌审理这个案件,这不是妥妥的送分局吗?于是他心生一计,密谋造反可是重罪,这样不仅李恪必死无疑,连他的势力都能连根拔起。
搬弄是非,人死族灭!李恪最后的声音久久盘旋在皇宫上空。六年后,重重落到长孙无忌的头上。
不知道他被流放瘴气之地的时候想没想到李恪当年的话?自缢之时,看到的是不是李恪的笑脸。
长孙无忌是个复杂的政治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也一直褒贬不一。有勇有谋,玄武门一事后,尽心辅佐李世民打造唐王朝。要说搬弄十分,他用自己的势力除掉了李恪。
换种角度看,高处不胜寒,到手的东西怎么能接受在一夕之间覆灭。他想维护的是在他们手里建立起来的这个王朝。
说白了就是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本来和他八竿子打不到的事情,偏偏成了他头上的铡刀。李恪就这么成了争权夺势的牺牲品。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这种悲剧性的人物,他们的遭遇正因为历史的主角不是他们所以才会让人觉的惋惜。
这几乎是每一个朝代都会发生的事情。历史上著名的两兄弟曹植曹丕不也是这样吗?
曹植是让父亲无比骄傲的儿子,头脑灵光。少年时期受尽恩宠,风光无限,本有大好前途,但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父亲死后,他的生活就一落千丈,整天郁郁不得。而曹丕却成功逆袭,称王称帝,最后也是兄弟间兵刃相见。
有人不想争名夺利,却偏偏遭到算计;有人想要功名利禄,却偏偏一生未得。历史总是带着玩笑,裹挟着所有人的命运向前走去。
我们只是站在现在人的角度去评价他们的作为。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完全还原当时的情景。虽然有些时候历史的空白提供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但有些时候是不用现代人的思维揣测历史人物的。
一种角度上,李恪是受害者。但另一种角度,身处其中谁能保证自己独善其身,只是为了维护住最大的利益。
对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大唐故李君之墓志铭》
唐太宗的接班哲学
论吴王李恪之死——以《李恪墓志》为中心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长孙无忌的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