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臎骨
千灶堂主 高启安
自从撰写《以背为敬》《以背为尊》两文始,堂主就与“臎骨”结了不了缘。不仅吃臎骨,而且收藏得数枚臎骨在蛙舍。每当吐露无聊、撰写难续、读书无趣、敲键不成文时,便把来摩搓一番,透过孔窍,看视光滑内壁,想想从古至今,人类将这件骨殖奉为至高至重之崇物的原理,浮躁便渐趋平复,神情便慢慢宁静,复坐回机前,将游丝般的思绪拉回、梳理、造作,敷衍成文。
仍记得一件采自新疆七个星遗址,不详是狗还是狐的臎骨;一件采自青海贵德的宗果岩画处,可明确为马的臎骨。
前日,参观沈阳故宫博物院毕,出得门来不远左侧,便是沈阳古玩街,门可罗雀,入内,多铁将军把门,或空空如也。可见,古玩行业从热闹转为冷清,不景气样态一目了然。转了一圈,才见一门开着,一老者孤零零地守在玻璃柜内侧。见堂主进来,抬起头来,似也不准备打招呼。待堂主招呼后才回应了一下。顺柜台溜达一览,倒有十来把铜匙,请店主取出数把看了一下,留下了一把,问了价格,却没谈妥,客气告别。拐过墙角,则是一家经营石器者,也是铁将军把门。正无趣欲离开出门时,却见其玻璃厨窗内赫然展着一臎骨,看那成色包浆,决然不是现代人弄的,倒像是化石般。
虽玻璃反光,也用身体遮蔽灯光,着实拍了数张。
当年研究裕固族“以背为尊”“抬背为敬”饮食习俗,曾引用《封氏闻见记》一条资料:
巨骨
李司徒勉在汀州,曾出异骨一节,正可为砚。云在南海时,有远方客所赠,云是蜈蚣脊骨。又太子少师薛萼为邢州留后,亦有大骨。面广尺余,形圆有两耳,高可三四寸。云洺州人掘漳河古堤,于瓮中所得。刺史魏凌知萼爱奇,故封寄焉。题云:“阎老王尾臎骨”。凌与萼酒徒相狎,故有此戏。
如此骨为出土物,则与此瓮中尾臎骨相似。古人葬埋此骨,显然乃此骨信仰者所为。
新疆多个古墓尸体头部一侧,往往有动物此骨及连接之脊椎骨亦可证实。
据说是匈奴人墓中曾出土一牛臎骨。堂主在文中曾用过韩国学者金天浩先生提供的铜鍑中有一较大臎骨的图片。
诸看官肯定要问:你说了许多,这“臎骨”究竟是什么骨头?是动物的哪块骨头?
请看下图:
图一图二:新疆七个星遗址参观时所捡拾
图三图四:青海贵德宗果岩画点考察时捡拾。
图五、图六为沈阳市古阮城一古玩店陈列之臎骨
其实,就是动物的尾骨。
尾骨,何以被人尊崇、信仰?原来,古人认为这一块骨头为“生命之树”,日语称之谓“仙骨”,古人称其为“臎骨”,也称其为“背”、“荐骨”“骶骨”“穷骨”“铲骨”“尾骨”等,英语称为“sacrum”(据说来自拉丁语,又来自希腊语,即“灵骨”之意)。古人认为其他的骨头都会腐朽,唯此块骨头不腐,生命借此可以不朽,可以复活,因此被称为“生命之树”“仙骨”等而崇拜之。
堂主已做研究:臎骨之所以有此神通力且不朽,并非物理之不腐朽,而在于其与生殖的关系。此骨处在生殖器上部,遮蔽生殖器,古人认为生殖功能与此骨有直接关系。生殖行为乃生命之生生不息之动力,之源泉。因此,称此骨为“仙骨”“生命之树”,宜矣。
此观点并非某一民族所独有。堂主已考得,汉民族、突厥系民族、蒙古族及裕固族、达斡尔族、撒拉族、东乡族等,都以动物之尾骨为尊,称为“乌查”(有同音异写汉字标音不同写法)。裕固族、蒙古族、撒拉族等以羊背为尊,要敬献来客中之最尊贵者:达斡尔族以猪尾骨为尊,东乡人以鸡尖为尊(但今天,一些地方已不知早期以背(即臎骨)为尊之根本,渐变以动物头为尊),早期突厥人以鹿尾为尊,曾以之贡中原王朝,唐代以烧尾宴为最,元明时期羊背子是一道知名肴馔……而早期史料记载古代“操牛尾而歌”、汉语中之“交尾”、民间詈骂无子之男性为“焦尾巴”,民间风俗“打春牛”时不生育之已婚妇女抢牛尾等行为等,均表达了古人生殖与尾巴之关系的认知。及至今日,坊间流行“羊蝎子”肴馔,并被赋予养生、壮阳之功效,其实乃早先观念的升发和现代理念的嵌入。
从大小及形状判断,此臎骨似是马属。奈何古玩店老板不在,未能经手摩搓,仔细观察,稍有遗憾。
作者简介:
高启安,兰州大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经历。兰州财经大学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兼职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河西学院特聘教授;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甘肃省敦煌学学会副会长,裕固族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烹饪协会名誉会长,学术专攻为敦煌乃至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研究,涉猎地方史、岩画学、裕固族研究等,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项,其他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主持国家重大社科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子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出版《敦煌饮食文化探秘》《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脂酒羔羊-敦煌饮食文化》《交往与融合:诞生在河西走廊的裕固族研究》《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研究》等著作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