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最“曲折”的一仗
封心锁爱007
2024-10-06 10:28山西
这一仗,国共双方都有机会,但都出现了连连失误,或经历意外,是为“曲折”。
曲折中求胜,就看谁的反应快,决心大,纠错能力强。
本文影视截图均来自电视剧《大决战》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都有一种成竹在胸的气魄,他在下达作战任务的时候,常以建议或商量的语气与各前线指挥官沟通。但这一仗,主席发出了“如被突出,由你们负责”的严令。
这一仗发生于1948年12月,是平津战役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新保安战役。
这场战斗,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不算陌生。
但新保安战役的“看点”不仅仅在于战役本身,还在于它可以解读整个平津战役的大布局,以及战役前期那段一错再错,扣人心弦的“曲折”历程。
01
三大战役是个整体
解放战争第三阶段,国民党军有六个主要的军事集团,分别是:卫立煌、刘峙、傅作义、阎锡山、胡宗南、白崇禧。
三大战役中与解放军对阵的,是前四个。胡宗南被彭德怀拖在西北,白崇禧镇守华中。白部的黄维兵团参加了淮海战役,不过那也是因为蒋介石的越级指挥。
卫立煌集团在东北覆灭后,中共原本的计划是“先阎后傅”,也就是从西往东打。
这很好理解,因为阎锡山是孤守太原,而傅作义在平津有50万大军,不仅数量超过了解放军华北部队,而且以往对解放军的战绩也是胜多败少。
所以,要打傅作义,得等到东北野战军入关方能有胜算。辽沈战役在11月初结束,东野的正常休整期应该在三个月以上,中央军委只给了一个月,但也要到12月中旬左右才能入关。
东野未到时,就先解决较弱的阎锡山。10月5日,徐向前、周士第的华北第一兵团发起了太原战役。
但太原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之地,一个多月过去了,没能打下来。毛主席曾考虑将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的华北第二兵团和杨成武、李井泉的第三兵团都投入到太原,以期迅速解决战斗。
但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淮海战场的破敌速度超过了预期。
三大战役是一个整体,国民党已失东北,如果淮海战场又被迅速全歼,“夹”在中间的傅作义集团就陷入了绝境。那么,他就有可能要南逃,这是中共最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于是,战争史上难得一见的场景出现了:围而不打。
不仅华北战场的太原、归绥等地不打了,淮海战场上对最后的杜聿明兵团也是围而不打。
目的只有一个:不要让傅作义太早地“陷入”绝境。
02
一字长蛇阵
虽然暂时未陷绝境,但傅作义也明白,这是迟早的事。能救这个“局”的,大概也只有传说中的美国出兵了。
那傅作义该何去何从呢?
老上司阎锡山给了傅作义三个建议。
上策:修一万个以上碉堡,阻止林彪入关;中策:守住北平、张家口、包头一线,与山西和西北马家军成掎角之势;下策:固守北平。
蒋介石的国防部也给傅作义提了两个方案。
一是南下打济南,然后加入淮海战场,作战不利可撤至江南;二是直接走海运南撤。
不难看出,阎锡山和蒋介石的建议,其实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最终,傅作义既没有采纳阎锡山的上策,也没有南下,而是摆出了“一字长蛇阵”:东起滦县,西至张家口,长达600公里,防御重点是北平、天津、塘沽、唐山和张家口。
这是傅作义复杂心态的体现。
他不愿南下,尽管蒋介石给了许多承诺,但历史证明,非嫡系的他一旦南下,大概率会被蒋介石吞并。但他又不能轻言放弃平津,因为海陆确实是最安全的撤离通道。
东边不能放弃,西边也不能,因为那是他起家的地方,他的嫡系部队都是子弟兵。傅作义曾与何应钦说,实在不行他就带着基本部队到绥远去打游击。
一字长蛇,两头都顾,也算可进可退,没什么不可以。
只不过蒋介石和傅作义都料错了一件事,林彪的东野入关不是在来年,甚至不是下个月,而是在辽沈战役刚结束的11月。
完全超乎正常的军事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