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军军长在南京被判处死刑,临刑前高呼:毛主席万岁
东哥讲历史1
2024-12-31 21:36山西
前言
“1948年,国军军长在南京被判处死刑,临刑前高呼:毛主席万岁。”这句话乍听起来,像是电影中戏剧性的高潮,但它却真实发生在历史的某个时刻。这位曾经身居高位的国军军长,临刑前的最后呼喊,竟然不是自己的名字,也不是对国家命运的哀叹,而是对敌对阵营领袖毛主席的赞美与呼喊——这一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谜团?
他为何在生死关头,做出这样的宣言?是为了证明自己内心的坚定,还是为了表达对那个时代变革的某种认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呼喊并非偶然,它可能意味着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或是一个英雄的自我解脱。
他高呼“毛主席万岁”背后,究竟是无奈的妥协,还是内心深处的真正觉醒?这一切,令人充满疑问。而这一切的真相,只有从历史的深处去探寻。
一、抬棺上阵的抗日英雄
黄樵松是河南尉氏县人,出生于一个小商贩家庭,1920年考入河南省立第四中学学习。两年后冯玉祥在开封招收学兵,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黄樵松决定投笔从戎。
黄樵松在冯玉祥部教导团受训时,队长正是日后的抗日名将高树勋。黄樵松颇受高树勋赏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高树勋升任直属队机枪营营长,他把黄樵松调来担连长。以后在高树勋的关照下,黄樵松逐渐晋升为团长。
1926年,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全军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战后,老蒋为削弱地方势力,要求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引起地方实力派人物的不满,进而导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失败下野,余部由孙连仲牵头接受老蒋改编,成为中央军嫡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5天后黄樵松便随第26路军北上,在河北涿县琉璃河车站一带阻击日军。此后他还参加过娘子关战役、台儿庄大战、武汉保卫战、南阳作战等重大战役。
在娘子关旧关阵地一带即将被日军突破时,担任旅长的黄樵松率先头部队刚好赶到,他一下火车就亲率部队向日军发起反攻,经过反复冲杀将日军压迫至旧关附近,暂时稳定了战线。黄樵松率部与日军激战数昼夜,击毙了日军第77联队长鲤登。
然而,日军增援部队陆续赶来,娘子关方面中国军队兵力始终不足,加上武器装备悬殊,娘子关最终被日军突破,黄樵松无奈率部队撤退。因作战有功,他升任第27师师长,并获宝鼎勋章一枚。
日军占领南京和济南之后,便发动了徐州会战,其首要目标便是徐州外围屏障台儿庄。孙连仲奉命率第2集团军增援,担任台儿庄正面防御。他布置池峰城师守台儿庄内城,张金照和黄樵松师分别在台儿庄左右翼策应。
日军进攻台儿庄正面时,黄樵松指挥部队多次对其发动反击,有力地牵制了日军的行动。他还主动接防池峰城师的外围阵地,以便更多的兵力能投入到守城战斗中。日军曾数次攻入台儿庄城内,最多的时候占领了全城的三分之二。
黄樵松
关键时刻黄樵松多次挑选敢死队突入城内,将士们以大刀、手榴弹等武器巷战,经过奋勇拼杀将日军击退。战斗从3月24日打到4月初,直到增援的汤恩伯集团从侧翼发动全面反击,守城部队也趁势发动反击,一举将敌人击溃。
台儿庄大捷是正面战场上的首次大捷,对整个抗战产生了巨大影响。池峰城因为坚守台儿庄而一战成名,但这背后也有黄樵松和张金照等人的功劳。战后,黄樵松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黄樵松参加过最激烈的战斗还是守卫南阳作战。1945年3月,日军集结7万多兵力进攻南阳、老河口、襄樊等地。此时黄樵松已经调任第68军143师师长,他接到命令坚守南阳10天以上,阻击日军西进。
为了表达死守南阳的决心,黄樵松令部下买来一副棺材,亲自书写“黄樵松之灵柩”几个字,并让人抬着到南阳市大街游行,之后放在师部防空洞外。将士们无不为之感动,士气非常高昂。
3月20日,日军对南阳外围阵地发起猛攻,经过数日激战才突破第一道防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日军不得不绕过南阳,直逼老河口。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闻讯后立即撤走,使固守南阳的黄樵松师成了孤军。
在日军炮火和飞机的猛攻下,守城部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直至30日日军攻入城内,守城部队仍与日军进行激烈巷战,逐屋争夺。由于一直未能等到援军,加上南阳已经失去牵制意义,刘峙下令黄樵松弃城突围。
此战143师伤亡2600多人,占全师的三分之一。战后黄樵松赋诗一首:“苦战十昼夜,南阳成废墟,姑将好头颅,留待最后掷。”
纵观黄樵松整个抗战生涯,打得几乎都是苦战、血战,每次战斗部队伤亡都极大。但黄樵松从未被牺牲吓倒,反而愈战愈勇。因为当时国共合作共同反对侵略,黄樵松是在保卫国家和民族的战争,是在维护人类正义,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即便流血牺牲,将来也会名垂青史,这样的牺牲最有价值,所以黄樵松才会一往无前。
台儿庄战役中被日军攻占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