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孩子都是天然和母亲比较亲近,同父亲比较疏远,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网络上不乏父亲吐槽表示,随着孩子年龄变得越来越大,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同自己亲近,甚至连话都说不了几句。
还有很多网友吐槽自己的父亲,存在诸多难以令人忍受的缺点。
比如喜欢抽烟喝酒,嘴巴比较臭,脾气比较差,常常喜欢说脏话和骂人,而且还没有责任感,为人比较喜欢懒,对孩子过于严厉等等。
难道以上这些就是孩子不愿意同爸爸亲近的原因吗?针对这一问题,有心理学家给出了比较合理的一番解释。
一、为何孩子长大后不愿和父亲亲近
针对中国家庭里普遍所存在的,孩子在长大后不愿意同父亲亲近的现象,不同的网友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网友认为是因为父亲通常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常常扮演着黑脸的角色。
而且通常展现出来的形象,是一个不通人情、独断专行的人。
很多家庭的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父亲的点头同意方才可以,要不然就会被视为是对其权威的挑战。
大家回顾一下自己的童年,很多时候面对自己的诸多诉求,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父亲似乎永远都会对你说不!
无论自己想要什么,都会直接说不。自己的任何想法,只要敢表露出来的话,就会遭到父亲的否定。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同父亲接触和沟通了。
因为知道接触和沟通了之后也是没用的,也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的。
当然如果母亲也是这样常常对自己说不,常常否定自己的想法的话,那么结果也是不会变得的,那就是自己同母亲也将会渐渐疏远。
大多数网友认为孩子不愿意同父亲亲近的这一问题,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些父亲是因为对于孩子过于严厉,总是动不动地就大骂,导致孩子从小就十分害怕父亲,长大后自然也就不愿意同其亲近了。
还有些父亲虽然对孩子不够严厉也很少进行打骂,但即便如此孩子依旧不愿意同父亲亲近。
为什么呢?父亲本身的性格属于比较孤僻,或者其单纯不喜欢同孩子接触,所以自己便不主动同孩子亲近。
既然自己都不主动亲近孩子了,孩子长大后也自然会无法亲近父亲了。
孩子的情绪感知是很灵敏的话,只要这个父亲正常一点,同孩子亲近,多陪孩子玩玩,孩子没有理由不同父亲亲近。
哪怕这个父亲在世俗眼中是一个吃软饭的废物,也照样不妨碍这一点。
很多父亲可能会觉得自己平时在外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所以才会导致孩子不同自己亲近的。
其实不然,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同爱不爱孩子是两个概念。
如果爱孩子的话,那么即便自己没有时间陪伴,也会从一些日常的细节中将自己的爱意体现出来。
而孩子在感知到这种爱意之后,便自然会选择同父亲亲近。
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的父亲是在城市里打工的,长年累月不在家,只能够打电话沟通。
但即便如此孩子们依旧特别黏他,特别愿意亲近他。
二、为何孩子更加愿意同母亲亲近
很多母亲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都几乎会经历过一段经常被孩子黏的时光。
只要自己稍微离开孩子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哭着喊着,要找妈妈。
面对这种黏,很多母亲都是既感到烦人,又感到幸福。
很多母亲甚至感到十分担忧,认为这个孩子这么黏人,长大后会不会变得独立性很差。
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会比起父亲,更加愿意亲近母亲。
一方面在于当前中国家庭,还是由母亲照顾孩子多一点,由母亲陪孩子玩耍更多一点,所以孩子更加亲近母亲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在于孩子和母亲的血脉更加相连,孩子毕竟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来的。
在这十个月的时间里,双方一直进行亲密接触,彼此之间的心脉是相连接在一起的,这种亲密接触是父亲所体验不到的。
也正因为母亲所具有的这一种独特的生理特点,使得孩子会天然地同母亲更加亲近一点。
同时在孩子的抚养过程中,也是母亲所付出的要更加多一点。
孩子在出生之后,通常是要喂养母乳的,这使得孩子同母亲之间的这种纽带变得更加亲密了。
还有在孩子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所吃的每一顿饭大多数都是由母亲做,所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母亲洗的。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母亲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都会融入孩子的血液中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对于母亲的亲密感会强于父亲了。
而且母亲作为女性其感情会天然,比身为男性的父亲更加细腻的。
一个拥有细腻感情的人,会天然更加容易深入孩子的内心,同孩子进行灵魂上的交流。
三、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
对于孩子为什么会天然更加喜欢同母亲亲近,而不同父亲亲近这一问题,不同的网友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而对此一些比较专业的心理学家却给出了一些比较令人意想不到,且比较有道理的解释。
他们认为孩子长大后不喜欢同父亲亲近,都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相当复杂,难以三言两语就说清楚。
国外有两名分别叫做约翰·鲍尔比、玛丽·安斯沃斯的学者,他们就对此做出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婴儿依恋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要点那就是婴儿会天然和抚养自己的一方(无论是不是亲生的),构成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
使得其日后长大后,就会天然地同这一方亲近,会黏着对方,时时刻刻地想要和对方在一起。
而中国当前的众多家庭里,承担抚养婴幼儿日常生活起居,这一重任无疑更多地放在母亲的肩膀上,而非是父亲的肩膀上。
婴幼儿虽然不懂事但他们懂爱,谁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更加照顾,他们就能够感受到谁的爱,就会同其更加亲近。
四、父亲如何让孩子同自己亲近
既然孩子都更加喜欢同母亲亲近,而不喜欢同父亲亲近。那么对于父亲来说他们究竟要怎么做,方才能够让孩子同自己亲近呢?
要想让孩子亲近自己的方法拥有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多花时间去陪伴孩子成才。
正常情况下就算父亲的工作再忙,也不至于连半点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只要你有心去陪伴总可以找到时间的。
具体陪伴的方式,既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简单做顿早餐,比如简单煎一颗鸡蛋,或者烤一片吐司等等,也可以是陪孩子去菜市场买菜。
除此以外,像公园散步、自行车骑兵、一起在晚上看星星、一起捉迷藏、给孩子讲故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事情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父亲和孩子培养亲子关系,也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各位父亲还要着重注意一下,沟通和表达。
很多父亲都不擅长这一方面,对孩子的沟通不够,甚至连话都不想同孩子多说几句。
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孩子是很容易产生对于父亲的抵触心理的。
所以父亲们如果想要孩子同自己多亲近一下,就要多和孩子接触一下,去认真地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让孩子们去清楚地感知到父爱,只有这样方才能够亲近得起来。
从本质上来讲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只要父亲的爱或者母亲的爱,都能够让其充分感知到的话,不可能故意同父亲和母亲中的某一方过不去的。
如果孩子对于其中的一方比较亲近,而对于另一方比较疏远的话。
那么只能说明父母有某一方,没有让自己的爱展现出来,让孩子感知到。
前文已经明确提到过,孩子的情感感知能力是比较强的,只要把自己的爱展现出来,孩子是不可能感知不到的。
只要你有心无论自己的工作有多忙都可以让孩子感知到爱,有了爱之后孩子自然会亲近的。
结语
与其说孩子天然地喜欢同母亲亲近而同父亲疏远,不如说是孩子天然地喜欢同爱自己的一方亲近,同不爱自己的一方疏远。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孩子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再加上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以及女性更加感性、男性更加理性等因素的影响。
方才导致中国的孩子,更加感受到母亲的爱,而感受不到父亲的爱。
这一点从心理学上,也可以得到一定的验证。
婴幼儿会天然地同日常生活中抚养自己,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某一方亲近,产生一种依恋的心理。
参考资料:
历史微鉴2024-07-15 《孩子越大,为何与父亲的距离越远?心理学家给出解释》
诺妈家有男宝娃2024-08-13 《真相了!孩子越长大越抵触与父母亲近的原因,令人唏嘘……》
良心好物分享2019-01-15 《孩子越长大越不愿和爸爸亲,其实这是中国式父亲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