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董三自,专注国学。今天继续分享心学典籍《传习录》学习感悟。本人才疏学浅,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高人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本号文章皆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学生问阳明先生说:

【晚上怕鬼的人,该咋办?】

我们有很多不了解国学的人,被一些别有用心或一知半解的人带偏,以为古人是迷信的,不然搞那么多祭祀之类名堂干嘛?

其实古人的祭祀,更多是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而不是盲目的膜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里,您几乎就看不到什么神鬼之说,里面充满朴素而智慧的辩证唯物观。

甚至现代好多自诩高超的学说、教义,都望尘莫及。

人家只用一个“道”字,就涵盖了宇宙万象,阐释了万物起源。

那些神化的描述,当然有可能是考虑到普通人的接受度。

不过,单从描述方式来说,就已经完败。

您以为的迷信,其实说句大实话,不过是没接受过文化熏陶的无知之人以讹传讹的臆想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我们来听听阳明心学的开创者是怎么看待鬼神一说的。

有些人一听“心学”,就摇头表示不接受,直接将其归为唯心论。

实际上,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还是幼稚了。

世上并非凡事非黑即白,很多事物貌似两回事,深入了解后,会发现,本质上不过是一回事

人家的思想能传播到海外,自大的樱花国人也赞叹追随,定有其高妙之处吧。

先生是如何开导学生“怕鬼”这事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必有所,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集义这一说法,是孟子提出的。

孟子用“养浩然正气”来解释。如果一个人的言行,无不合道义,那么这个人身上将会形成一种正直而强大的气场,无所畏惧。

“慊”(qie)是快,满足的意思,在这里是指行为有愧,内心就会感到亏欠,从而损害人的正气。

这句话解释:

平时行为不能合乎道义,因而内心有愧,“愧”生鬼。正气不足,才会怕鬼。如果一向行为光明磊落,又害怕个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学生继续追问:

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我想,这学生简直是胆小鬼们的嘴替,在几百年前就帮我们问出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那些好鬼当然不用害怕,怕的是邪恶的鬼,不分青红皂白乱来呀!

哈哈,浩然正气谁不想呢,可咱平常人又有几个能完全做到行事问心无愧呢

所以怕鬼的人是大多数。

你们觉得王阳明会咋说?您对鬼神是什么看法?

好吧,网友吐槽文章太长看着累人,今天先写到这儿,大家若有兴趣我们下次继续聊。

我是董三自。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开启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欢迎关注!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