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宝瑞

如去是通过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连升三级》知道单口相声的。后来得知:单口相声是在清代中叶后出现的;最初是一个演员在布帐内学各种口技,后来发展成有了故事情节。起初,听众都是在帐外围着听的,称“暗相声”;后来不用布帐了,由一个演员“撂地”表演口技兼说笑话,成了“明相声”。

“撂地”,指艺人在庙会、集市、街头等处,临时找一个空地儿来作为演出场所。单口相声就是“明相声”演变成的,吸收了口技、评书、莲花落等多种曲种的艺术手法。

单口相声见于记载的,最早是清末的张三禄,“单口笑话最有名望,活儿非常出色,内容也干净”。接着是朱绍文(艺名“穷不怕”),“既擅说又擅唱,或讽或嘻皆中时弊”。

其后,则是阎德山,“…阎的面部表情能立时变换,此人枯瘦如柴,眼大似灯,说时且带身段,抬手动脚,使听者更觉入味。……他的笑话极多,连听两月可不重复”。

辛亥革命后,第四代相声艺人李德钖(艺名“万人迷”)以摹拟人物的语气声调取胜,“万人迷词句修洁,俗不伤雅,进步显著。经过这一番演变,相声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李德钖有个著名的学生叫张寿臣,张寿臣的学生有常宝堃、刘宝瑞等人。中学课本的《连升三级》是刘宝瑞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宝瑞和马三立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宝瑞和侯宝林、马季在演出

刘宝瑞,本名明光,又名立棠,1915年出生于北京。自幼拜张寿臣为师,学说相声,十四岁去天津与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在天津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上演出。

1932年,17岁的刘宝瑞与18岁的马三立搭档,去营口、烟台、青岛等地“跑码头”。马三立曾说过这么一件事儿:

  • “我比宝瑞高一个辈分,但我们爷儿俩是生死之交。他跟张寿臣学了几年,已经出师了,可他还求艺心切,考虑我是出身相声世家,‘活’路比较宽,便提出给我‘捧哏’。
    “我18岁第一次跑码头,就是徒侄儿宝瑞给我‘捧哏’。他当时17岁,比我小1岁。我们都很穷,但宝瑞跟我闯江湖,就是挣不下钱来,也心甘情愿,毫无二话。他是真好学,除了跟张寿臣学习外,也掌握了我的表演风格和一些家传的段子。
    “一次,我们在营口奔烟台的船上,都两天没吃东西了,他的身体当初还不如我,突然就饿昏了。我当时吓得无计可施,情急之下就偷了同船人的一个锅饼,给他吃了,才把他救活。”

就这样,刘宝瑞经过努力渐渐开始崭露头角,声誉鹊起,被誉为“单口大王”。但在旧时,艺人一直被人瞧不起、受尽欺凌。据刘宝瑞的女儿刘娅娅回忆:有次在唐山演出时,一场下来“零打钱”、到伤兵面前时,放在笸箩里的不是钱,而是一把手枪。一贯以“胆小”闻名的刘宝瑞,忘记了怯懦,扑向伤兵,咬住了伤兵的耳朵……

解放前,有段时间刘宝瑞曾带艺南下、久居南京。1949年,在南京结婚成家后,为生活所迫、只身前往香港,成为第一个把相声带到香港的艺人。新中国成立后,已在香港有了听众群体和立足之地的他,毅然决定回国。

在那个时期,他曾在笔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是旧社会过来的艺人,身上肯定有不符新社会的毛病,艺术上也会留下旧的痕迹,故此,我要认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宝瑞和同行青岛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宝瑞和侯宝林、常宝霆、苏文茂、马季等同行

1959年夏天,刘宝瑞去福建前线慰问解放军,并创作、表演了单口相声《神兵天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篇军事题材的单口相声。上世纪60年代,刘宝瑞曾多次走进中南海,为毛主席等领袖和开国元勋们表演、并受到主席接见。

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爱听相声《关公战秦琼》;殊不知,主席对刘宝瑞表演的、具有历史和文学知识的相声更加情有独钟。如《解学士》、《君臣斗》(《官场斗》)等段子,都曾让伟人赞不绝口。

刘宝瑞之所以能够表演具有文史知识的相声,源于他对艺术的不断追求,“许你不演,但不许你不懂”更是他的座右铭。据刘娅娅回忆,在六十年代初的某个春节,有徒儿拜年时、说了一句玩笑话:“师傅,慈禧的厕所叫什么?”

刘宝瑞当时不知道,于是便在正月初四就冒着大雪,连续四进北京图书馆查阅资料。最后在故纸堆查到慈禧的便厕在宫中叫“官房”,而且连使用中的规矩、附属用品都一一记下。正月十五与徒儿们再聚时,徒儿们全都了解了相关的知识。

可惜的是,刘宝瑞先生早早就去世了。一九六八年十月六日,他在下放劳动的北京房山农场逝世。刘娅娅说,她一直记得父亲的一句话,那就是“孩子,记住听共产党的没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