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今天咱们谈谈翻译。

中国最早关于翻译的记载来自《礼记》。据礼记记载周朝有一种官职叫“象胥”,就是对从事各种不同语言翻译的译官的总称。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东方叫“寄”,南方叫“象”,西方叫“狄鞮(dī)”,北方叫“译”。后来佛经的译者在“译”字前边加了一个“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使用到今天。

孔子认为翻译是所谓“小辫”。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属于艺人工匠之技艺。所以中国早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就是专职翻译的工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工匠式的翻译,最著名的就是始于隋唐的译场制度,就是国家官办的“译经场”,就是很多翻译工匠在一起集体翻译佛经。这样既可以相互切磋讨论又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西方也有类似的翻译方法,比如“七十士译本”,就是公元前3世纪,72名学者用52天时间将圣经旧约从希伯来文,翻译成了希腊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是集体翻译所以就必须事先有统一的翻译原则。玄奘大师制定的翻译原则就是所谓“四例五不翻”原则。这也就是最早的翻译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例就是:

第一,翻字不翻音。比如“拿摩”。虽然翻译成汉字是南无,但读音仍旧保留原读音读为“拿摩”。第二,翻音不翻字。比如佛教的万字符,就只翻其音不翻其字。第三,字音都不翻,比如咒语,字和音都不翻,保持原样。第四,是字与音都翻,这个比较好理解。

所谓“五不翻”就是:

第一,多意不翻比如“薄伽梵”, (báo jiā fàn ) 其至少包含六七种中文含义,因为没有完全准确对应的汉语,所以干脆保留原文不翻。

第二,神秘不翻。比如所有咒语一律不翻译。

第三,尊重不翻,比如般若。(波惹)虽然也可以译为智慧,但佛经所言的般若(波惹)并是一般的智慧,而是指能够透视诸法实相,亲证人的大智慧。所以为了显示般若的尊贵,避免产生歧义,就保留不翻。

第四,顺古不翻,就是古已有之,约定俗成的说法和用法一律保留原译,不再翻译新词代替。

第五,叫“此方无不翻”。简单说就是印度有,但中国没有的,就保留原文不再翻译成中文。事实上也没法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玄奘大师的翻译原则,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主张“尽可能忠实原文”,但结果就是晦涩难懂。一般入门者读起会非常困难。而另一位与玄奘不同的大师就是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他在翻译佛经时,用“道性”解释“佛法”。就是用道教的观念解释佛教的思想。比如福报,众生,功德,居士,这些本来道教的词汇和概念,但都被鸠摩罗什大师用来解释佛法。结果他翻译的佛经,通俗易懂,但也歧义丛生,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就是因为加入了太个人的主观创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翻译了中国第一部西洋小说,就是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他先后翻译了180多种英法美德日西俄,还有挪威、比利时、希腊的西洋小说。光世界名著就有40多种。但林先生完全不懂外文。他的翻译全都是依靠一个懂外语的译者口述小说的意思,他记录下来之后,用中文再写一遍。所以他的翻译应该属于一种二度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近代的翻译理论家应该是严复。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影响中国几代翻译家,至今仍在争论不休的所谓“信达雅”的翻译理论。所谓“信”就是忠实原文。所谓“达”就是译文流畅,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自然不生硬。所谓“雅”就是译文要有文采。比如他翻译《天演论》时采用的是汉代以前的中文字法,句法。因为他认为《天演论》针对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启蒙。所以译文要符合他们的阅读品味和审美。 所谓孔子所言,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就是没有文采的文章,没有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又有鲁迅先生所提倡的与此完全相反的所谓“直译与硬译”原则。就是主张尽量不把外文归化成中文。因为鲁迅先生认为,翻译不仅输入新的内容,也输入新的表现法。如果按今天的话说,就是让译者消失,让作者与读者相遇,强调译者的不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而言,翻译可以分为“意译”或者“直译”两种不同的翻译理念。不同的理念就会导致不同的翻译方式和结果。各有利弊,很难简单评价好坏高低。但无论是直译或者意译,精彩的译文可以说,都是不仅达意而且传神。

比如牛津。英文是Oxford。Ox是牛的意思,Ford是指水浅的地方,所以其原文直译就是“牛过河的地方”。而津在汉语中有“渡口”的意思。所以翻译成牛津。可以说既忠实英文也符合中文,而且也有文彩。

比如“哲学”。英文是Philosophy,德文Philosophyie。拼写略有不同,读音也略有不同。因为都来自希腊文,其原意是“爱智慧”。翻译成“哲学”是因为说文解字中说,哲的意思是“知”,“知识”的“知”。尔雅中说“哲”的意思是“智”智慧的“智”。而“知”与“智”又是古今字。所以哲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关于智慧与真知的学问”。这可以说既是“直译”也是“意译。这是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的翻译,中国沿用了这个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形而上学”。英文是Metaphysics。Meta的本意是在....之后。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这部著作是对物理学之后诸篇共十四卷的汇编。所以它的原文直译就是“物理学之后”或者“物理学后诸篇”。但亚里士多的这部著作是研究宇宙本质与本源的,他自己称为第一哲学。而形而上学的翻译来自《易经》的系辞。“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简单来说,形而上就是抽象的,无形的,本质的。而形而下就是具象的,可见的,表面的。所以形而上学,简单来说就是关于所谓“道”的学问。应该说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意译”。

这个翻译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的。但是严复先生拒绝使用“形而上学”这个翻译,他将Metaphysics翻译成“玄学”。这个译法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究竟是哪个翻译更准确,见仁见智。但结果就是“形而上学这个译法被人接受,并最终约定俗成的成为了标准译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佛罗伦萨”。其在意大利文中的原意是“鲜花之城”。今天中文的佛罗伦萨是一个音译。 而最早徐志摩将其翻译成“翡冷翠”,可以说其既是“音译”也是“意译”。因为佛罗伦萨盛产绿色大理石,佛罗伦萨的标志性建筑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外立面主要是绿色大理石。所以整个教堂看上去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所以只要你到过佛罗伦萨,只要看到圣母百花大教堂,你就会明白,徐志摩为什么会把佛罗伦萨翻译成“翡冷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启蒙”这个词。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语中“启蒙”这个词的本意是“光明”。因为当时的思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所以要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将人们引向光明。英文的翻译就是取用了法文原文中“光明”的含义,所以英文译为Enlightent,

Enlightenment,意思就是让光照进来,照耀,使光明的意思。中文翻译成“启蒙”,虽然没用到“光,光明”,但意思上也是沿用了“开蒙启智”的含义。德文将“启蒙”译为Die Aufklaerung。其意思并没有“光明,启迪”的含义,而是“搞清楚,弄明白,解释,探索”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启蒙运动”,简单说就是鼓励人们敢于运用自身的理性,而不屈从于任何权威。按康德的话说就是,“面对王权自立,面对神权自觉”。所以英文是对启蒙的“直译”,而德文是对启蒙的“意译”。如果就启蒙的含义而言,德文的翻译可能更接近于启蒙的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一些因为错误的翻译带来语义混乱的例子。比如把英文的Feudal或者Feudalism翻译成“封建”和“封建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eudal的英文原意有“领主、领地、世袭”的含义。欧洲社会学家用这个词特指欧洲中世纪出现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表面上看起来与Feudal相类似的政治制度。但中国西周的封建制与欧洲中世纪出现的Feudal不仅时间不同,内容也是完全不同的制度。 所以如果把Feudal翻译成“封建”。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欧洲中世纪出现的封建制,中国西周时就有了。或者欧洲中世纪实行的就是中国西周时的“封建制”。这是日本的中国史学者缺乏欧洲史知识,欧洲史学者又缺乏中国史知识,双方不能相互纠错而导致的误译。而中国学者又不问所以地直接从日本趸来的“二手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韦伯的这篇演讲的主旨,其实其强调的是所谓“祛魅时代的学术”。简单说就是在一个专业分工不断精细而且永无止境的理性化,理知化的对世界不断祛魅时代,关于学术可以通往真知,自然,艺术或者幸福的种种古老幻象,也需要“祛魅”。学术在今天,客观上不具有意义,更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意蕴。简而言之,韦伯不是将学术神圣化,激励青年学子献身学术,而是恰恰相反,是将学术“祛魅”。让青年人了解真相,保持清醒。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直译成”学术作为一种职业”可能更接近韦伯的原意。而将职业意译成“志业”反而是一种误解。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萨特(Jean-Paul Sartre )的名言:“他人即地狱”。(L'enfer c'est les autre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说法来自1944年萨特发表的一部哲理剧《禁闭》。萨特本人曾就“他人即地狱”这个说法做过解释。他说: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们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了。他说:“我的用意是要通过这出荒诞的戏剧,表明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我们所生活的地狱是如何地禁锢着我们,我们都有权利砸碎它。

所以萨特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要否定他人。也并不是说他人的存在就是地狱。而是强调他人的存在对主体的压力。因为他人的自由限制了你的自由。所以,他人才成为地狱。

但“他人即地狱”这句话,如果从中文字面意思理解,很容易从否定意义上理解这句话,似乎他人的存在只有负面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也是因为翻译造成的误解。因为这句话的原文是“地狱是他人”,而不是“他人即地狱”。而这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因为萨特的意思并不是说“他人的存在就是地狱”。而是说:人如果太依赖别人的判断,如有意恶化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地狱就是他人。

也可以说“地狱是他人”表达的其实是萨特的“自由观”。是萨特对所谓“自由”的否定与悲观。但如果把“地狱是他人”翻译成“他人即地狱”。意思似乎就变成了一种人生观,一对人性的否定和悲观。这不仅偏离了萨特本来想表达的含义,也很容易产生望文生义的误读与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种情况是属于在特定语境中的意译是成立的,但是离开特定语境之后,其含义反来了混乱。比如“文艺复兴”这个说法。Renaissance这个词其本意有复活,复燃的含义。其是指大约14至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复古运动。其所涵盖的其实不仅仅是文艺,也包括思想,政治与社会的复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个说法来自布克哈特(Jacob Christoph Burckhardt)在1860年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第一次使用了文艺复兴这个概念。布克哈特是19纪最著名的文化史和艺术史家。所以虽然14-16世纪的“欧洲复古运动”不仅仅只有文艺复古但布克哈特在其书中所说的,只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所以所谓“文艺复兴”显然是对Renaissance的意译。如果就其产生的语境而言是成立的也可以说是准确的。但如果脱离布克哈特的语境,用“文艺复兴”代指14-至16世纪的欧洲复古运动,就是不够准确,甚至可能引起歧义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中文中“美术”这个词。所谓美术是19世纪日本借用中文对英文art 一词的翻译。其英文的原意是指绘画、雕塑,建筑诗歌,音乐这一类事物。

因为在罗存德(Wilhelm Lobscheid)编纂的《英华大词典》中,将Aesthetics就是美学这个词,翻译成了“审美之理”,而Aesthetics的研究对象,就是Art所指代的事物,英文Art一词又源自希腊语,希腊语的原意又有“技巧”或者熟练掌握某种技能的意思。所以受此启发,日本的译员就把Art所指代的绘画,雕塑,这一类事物翻译成了“美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仅仅从古典艺术的经验出发这其实也可以说是 一个非常巧妙传神的翻译。但是在今天就有可能带来美术就是所谓造美之术的误解。而这同样误导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