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镇的花儿滩,留存着大量宋代以降的陶瓷碎片。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造就了世界瓷都景德镇的辉煌,也留下了大量垃圾。而今,中国陶瓷产业规模庞大,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更是数目可观。
日前,在“未来制造者大会·2024”的现场,祎设计的联合创始人尹一分享了一组数据: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制造陶瓷的国家,每年可以生产超过100亿平方米的陶瓷,产值超过12764亿元。这也意味着,它会间接破坏森林106万公顷,消耗不可再生资源3亿吨,年产1800万吨陶瓷垃圾。
为何会产生这么多废料?尹一以马克杯为例:在工厂生产马克杯的过程中,每10个马克杯里面大概有3个是瑕疵品,会被直接销毁。事实上,这些陶瓷垃圾对于厂商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处理的成本很高,甚至其中大量都会被非法掩埋。
能否找到一种方式,让陶瓷废弃物焕发新生?如何能够回收利用这些不断产生的海量垃圾,同时为艺术、设计、建筑行业提供新的材料?尹一分享了他与祎设计的故事。
400片废料怎么办?
尹一曾经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专业是陶瓷艺术设计。但在当时,他觉得陶瓷不是年轻人应该去研究的东西,每天沉迷于音乐。直到有一天,他到乐天陶社表演现场音乐——那是景德镇的青年聚集地,认识了乐天陶社的社长郑祎,也逐渐接触到一些艺术家的设计。
自2013年到2014年,尹一作为设计师为酒店做了一个装置艺术作品。那件作品需要用到300片贝壳,每一片都需要洁白无瑕,不能有瑕疵。作品完成之后,多出400片余料。他发现,景德镇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回收这些东西。于是他想,能不能用设计的方式,把这些余料变成有价值的东西?他尝试着把贝壳敲碎,用手工的方式做了一个吊灯。在米兰家居展上,很多人觉得这个吊灯不错,询问能否量产。尹一的回答是不行。因为这是手工制作的,他意识到,自己花了4~5周时间,只用了废料的不到1%。
这个经历让尹一意识到一个问题:回收陶瓷真的很难吗?
他发现,在回收陶瓷这个领域,很多年前就已经有工厂开始尝试。当时的方式是把回收的陶瓷废料变成纳米级的粉末,把粉末放回原材料里去,再变成陶瓷制品。但是这个过程最多可以回收18%,也就是说,回收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浪费的速度。
尹一做了很多的调研,尝试了很多方式,例如,用水泥和陶瓷结合。但他意识到,一旦第二次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怎么把这两种材料分离出来,再次回收,变成了一个更加艰巨的问题。
2018年的时候,尹一带着陶瓷再生的课题前往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他希望找到一种属于陶瓷的粘合剂,可以让这种材料无限循环。当时在欧洲,人们对于可持续的概念已经比较熟悉,他希望得到更多反馈信息支持自己的调研,也希望找到先进的工厂把项目落地。
大家一起来“愚公移山”
回到景德镇的时候,尹一对于陶瓷回收技术已经颇有心得。这时,他发现一个问题:大部分工厂都会把陶瓷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然后就找一个大铲车把它们运走。他试图向很多工厂解释:陶瓷是可以再次循环利用的,如果把陶瓷和生活垃圾分开,就有机会把它们变成更有价值和更美的产品。但是工厂的回复非常统一,他们不想去增加相关的运营成本。
得不到工厂的支持,让陶瓷回收寸步难行。于是,他发起了一个名为“愚公移山”的收集行动,发动身边所有愿意支持回收陶瓷废料的朋友,一起去垃圾堆里捡陶瓷。这时,很多工厂里的工人也加入进来,有些会好奇地询问:为什么要捡出来?这个东西能卖钱吗?以后可以做什么?
在整个过程中,尹一看到了希望和机会。他找到乐天陶社的郑祎,一起创立了祎设计,致力于把陶瓷废料回收利用,为艺术、设计、建筑和产品领域提供再生材料。
而今,在景德镇,祎设计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工厂,前者负责研发,后者负责落地。尹一提到,关于陶瓷回收,有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就是每一批材料多多少少都会有差异,在形成、组织、化学结构上会有不同。因此,他们在前期也对景德镇所有的陶瓷废料做了大数据分析,为材料里面的含量构成建立了一个数据库。
可以回收无数次
经历了两、三年的研发,祎设计已经有多款成熟的材料面世,包括全瓷砖、手工砖、透水砖、构建砖等。透水砖可以运用于海绵城市的地面,有很好的吸水、透水性,也能帮助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这些材料的回收率达到60%~100%。当回收率达到100%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块砖没有使用任何自然资源,全部都是回收陶瓷制作的。
而今,走进伊索(Aesop)的静安嘉里中心店,一眼就会看到地面上铺展的渐变色的酒红色瓷砖,这就是利用70%的再生陶瓷废料制成的。在之禾(ICICLE)静安嘉里中心店和上海博物馆店、鄂尔多斯(ERDOS)的首家城市主题店上海东平路店、星巴克在上海的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等空间,也都运用了再生陶瓷材料。
每个项目的业主都会得到一个小的证书,说明这个项目里面所有用到的材料回收了多少陶瓷垃圾。而今,祎设计除了回收陶瓷垃圾,还会回收矿渣、锅炉灰等,尹一希望可以把回收的品类做的更加丰富,让不同领域的固废都能产生价值。
而今,祎设计仍然在继续研发,他们尝试用3D打印去做一些定制化方案。尹一希望可以给中国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提供好的材料的选项。
尹一透露,他们的材料可以再次回收,或者说,可以回收无数次。他期待着,这项技术或许在未来可以提供给巴西、印度等同样经历高速发展的国家,帮助他们解决类似的可持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