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中医药在肺癌的治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主张治病求本、整体调理、多方入手及全身治疗。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既注重攻邪消瘤,也更重视患者整体状况的改善,治病以人为本,强调“治病留人”,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实现“带瘤生存”的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中医对于肺癌的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肺癌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内因主要是正气虚损,包括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等。

(2)外因则包括空气污染、吸烟、粉尘等有害物质的侵袭。正气虚损导致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外邪趁机入侵,痰热、痰湿、痰毒等病理产物在肺内积聚,阻塞肺道,肺气上逆,进而形成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的局面,最终酿成肺癌。

(3)本病整体属虚,局部属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肺癌早期,以邪实为主,治当行气活血、化瘀软坚和清热化痰。利湿解毒;肺癌晚期,以正虚为主,治宜扶正祛邪,分别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散结及益气养阴、清化痰热等法。临床还应根据虚实互见和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按标本缓急恰当处理。由于肺癌患者正气内虚,抗癌能力低下,虚损情况突出,因此,在治疗中要始终维护正气,保护胃气,把扶正抗癌的原则,贯穿肺癌治疗的全过程。

二、调和气血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保证。中医认为,肺癌患者往往存在气血不和的情况,表现为面色无华、乏力倦怠、胸闷气短等症状。因此,调和气血是治疗肺癌的重要原则之一。

(1)补气养血:肺癌患者由于长期消耗,往往出现气血亏虚、阴津不足的情况。补气养血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抗病能力。临证治疗时,应注意“虚不受补”,益气不宜过于辛热,以防补气有余而生内热。中药以参、芪为益气佳品,多配炒山药、当归、鸡血藤等以补气养血、扶正固本。

(2)活血化瘀: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邪滞于肺,气失通畅,血行受阻,痰浊壅肺,肺气受阻,又加重血瘀,形成痰瘀互结的恶性循环。中药通过活血化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灶吸收,减轻患者不适症状,常用泽兰、鬼箭羽、丹参等药。

三、扶正祛邪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治疗肺癌的重要策略。扶正,即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祛邪,即祛除体内的病邪,包括痰热、痰湿、瘀毒等。

(1)扶正:肺癌患者正气虚损,需要通过补益正气来增强体质。对于肺脾气虚型的患者,可以使用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肺的药物;对于肺阴虚型的患者,可以使用沙参、麦冬、百合等滋阴润肺的药物。但养阴之品不要过于滋腻,以防助湿生痰。久病患者动则气急,而出现由肺及肾的"肾不纳气"的表现,可以加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等药肺肾同治。

(2)祛邪:祛邪是治疗肺癌的关键环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邪性质,可以采用化痰、清热、解毒等方法。对于痰湿阻肺型的患者,可以使用半夏、陈皮、茯苓等化痰祛湿的药物;对于痰热壅肺型的患者,可以使用黄芩、桑白皮、瓜蒌等清热化痰的药物;热毒瘀滞型患者可适当选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藤梨根、蒲公英等以利气化瘀、解毒散结。以上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辩证论治,一人一方,分清主次,衡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病情的轻重缓急,以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四、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优势。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肿瘤基础和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抗肿瘤细胞转移是决定肿瘤预后的关键一环。补益类中药可提高免疫T细胞、LAK、NK等活性细胞对血液中转移细胞的杀灭能力,并促使人体体液免疫,增加对瘤细胞转移的监视和清除。

肺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中医在肺癌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通过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力,提高生存质量。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注意饮食调理和情绪调节,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烟台市北海医院中医科 相亚杰

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审核:姜峰

加入“姜大夫答疑”读者群

分享交流专业、有趣的健康知识

●孩子喉咙痛、声音嘶哑:急性喉炎的正确护理指南

●偏瘫康复攻略让你重拾生活自信!

●妊娠期药物使用:了解、预防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