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心归处是淮安》

讲百姓故事 听百姓心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

一份专属自己的独特花火。

一段珍藏于心的回忆,

既是难忘的故事,

也是时代的缩影,

时光不老人已老,

而心中的那座城,

始终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IRST

本期荐读

流均美食:黄鼠狼穿大褂子

作者:王怀扬

汪曾祺在《食道寻旧》中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的确,人间烟火气莫过菜市场。我的家乡是水乡,菜市场里多鲜鱼活虾以及莲藕等水产品,此外,还有打朝牌的和炸油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牌是家乡常见的一种面食,类似于烧饼。朝牌呈块状,很像古代官员上朝觐见皇帝时手执的朝笏,故名“朝牌”。在我们这个地方,称呼做朝牌的叫“打朝牌”。一个圆柱形的特制炉子加上一块案板就是打朝牌的全部家当。晨曦微露,袅袅烟雾便在家乡的菜市场飘散开来——打朝牌的在生火引炉子,准备打朝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一块面团扔上案板,打朝牌的一边娴熟地揉、搓、切、摁、撒、 抺,准备着朝牌的剂子,一边撩起白围裙擦擦手,探头察看刚刚放进炉膛里的朝牌。炉内炭火通红,炉壁上,刚刚贴上去的朝牌冒着丝丝白气。炉口上,堆着几摞刚出炉的朝牌。与烧饼不同,在打朝牌的过程中,要刷上盐和抹上葱花。那刚出炉的朝牌外脆内软,吃起来硬铮铮咸津津的,非常爽口。

“我来十个!”“拿六个!”“要两个朝牌!”……小小的朝牌摊子前围满了买朝牌的人。数朝牌、装袋子、收钱、找钱……随着打朝牌的手忙脚乱的一通忙,炉子上堆着的朝牌很快就卖完了。可还有人没买到,没买着的不时伸头瞧瞧炉子里正在烘烤的朝牌。打朝牌的也有点急,不断察看炉子里的情况。后来索性拿起一把破芭蕉扇伸进炉膛一通扇,扇得炭火忽明忽暗。炉膛里,朝牌的表皮迅速由白转黄再转微焦了。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打朝牌的操起铁钳子,一个,两个……刚出炉的朝牌还有点烫手,那性子急的也顾不上这个了,拿起一个,张嘴就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朝牌炉子不远,通常都有炸油条的。只见滚热的油锅直冒青烟,油条在锅里翻滚,颜色由浅白渐至澄黄。油条金黄酥脆,与朝牌一起吃是绝配,就像喝咖啡时少不了糖似的。来根油条,拿两块朝牌一夹,就是家乡人喜欢吃的“黄鼠狼穿大褂子”——油条是黄色的,一尺来长,是“黄鼠狼”;朝牌方方正正,包裹着油条,是“衣服”(大褂子)。不得不佩服家乡人的智慧,你就说这个比喻传不传神吧?一口咬下去,油条的油香混合着朝牌的麦香、咸香与葱花香,便在口中弥漫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乡人淳朴。朝牌五毛钱一个,多少年来,物价翻了几倍,还是五毛钱一个。 如果买的多,还要“捞”(谐音,家乡方言,多给的意思)两个;油条一块钱一根,也是多年不变。朝牌+油条是老百姓食品,人人吃得起。

捞鱼摸虾的渔民早起收网,一大早上吃得不踏实。忙起来不感到饿,一闲下来,肚子就咕咕叫了。不要紧,来付黄鼠狼穿大褂子,边吃边卖鱼;上街买菜的居民,顺便带几块朝牌几根油条回家,稀溜溜的白米粥就黄鼠狼穿大褂子,是一家人不错的早饭;那上班的上学的,或是昨晚上有应酬喝高了或是作业太多睡得迟,早饭都来不及吃。没关系,拿付黄鼠狼穿大褂子,边走边啃,不耽误;早餐店里人头攒动,一篮子朝牌一篮子油条摆在那里,任由顾客拿取。要碗热气腾腾的豆浆配黄鼠狼穿大褂子,坐下来慢慢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乡人的一天是从黄鼠狼穿大褂子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ECOND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怀扬,淮安区流均镇人,爱好文学,现居无锡。

《我心归处是淮安》

您,就是城市故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

人人都是城市故事家

人人都是城市聆听者

征稿热线

13338900444(微信同号)

邮箱:511571682@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