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是一个地理名称,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连云港一带的地区,但在中国文学史上,“淮海”也可能是指一位著名词人,他就是生于高邮的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在“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推出的《江苏文库·文献编》中,收录了汇集秦观诗文作品的《淮海集》。
《江苏文库·文献编·淮海集》。
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十二月,秦观出生于高邮军(今江苏高邮)。秦观的父亲秦元化为他取名为“观”,是因为秦元化在太学的同学王观(如皋人)很有才华,名气很大,秦元化因此给儿子取名为“秦观”。秦观成年后也成为一代词人,其知名度甚至超过了王观,后人将秦观和王观合称为“二观”。
秦观字太虚、少游,人们常称他为“秦少游”。他还有一个别号“邗沟居士”。邗沟是大运河的前身,秦观的故乡高邮是大运河流过的重要城市,从名字上看,秦观和大运河有着深厚的渊源。后人更多地将秦观称为“淮海先生”,这是因为高邮地处于淮河下游,北宋时此地距离海岸线并不遥远。南宋乾道年间时,高邮地方官搜集整理秦观作品,编成《淮海集》,共分为四十九卷七百二十篇,流传至今。《淮海集》有南宋乾道年间高邮军学刊本、南宋绍熙三年谢雩重修本、明嘉靖十八年张綖刻本、明万历高邮李之藻刊本等多种版本。收入《江苏文库》的《淮海集》根据南京图书馆所藏清同治十二年秦氏家塾重刻本影印。在“江苏文库”数据库中,记者看到,《淮海集》已实现数字阅读,收录了秦观一生重要的诗文作品。
《江苏文库·文献编·淮海集》中的秦观画像。
《江苏文库·文献编·淮海集》。
秦观与苏轼的情谊最为世人称道。秦观三十岁时,入京应考途中在徐州拜谒了在当地任职的苏轼,从此正式成为苏轼门人。后来,秦观和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秦观对苏轼非常尊敬,常与苏轼诗书往来,向他请教,谦恭地执弟子礼。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经过高邮,秦观特地陪同苏轼赴任,一直到无锡,同游惠山。秦观还陪同苏轼一起游览过镇江、黄州等地,写下了大量诗文。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时,秦观立刻前往湖州探望。
苏东坡。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先后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杭州通判等职务。他的命运始终和苏轼联系在一起。绍圣元年(1094年),因为朝堂上政治斗争的牵连,秦观被视为苏轼“同党”,被贬为杭州通判。此后,他流落于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地。元符三年(1100年),朝廷大赦,此前被贬琼州(今海南)的苏轼调任廉州,在雷州见到了被贬在当地的秦观。师生二人最后一次见面,秦观写下《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以记之。同年八月,秦观在藤州(今广西藤县)病逝,时年五十二岁。苏轼闻讯后,竟难过得连续两天不吃不喝。
秦观在诗、词、文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尤其是词。秦观的词师法柳永,也受到苏轼影响,有自己的面目,当时的人和后人都称他为婉约派代表。秦观的词清新秀丽,多写男女之情,或感怀仕途蹉跎、身世坎坷。他善于通过清丽淡雅的文字和工巧精细的描写,将个人遭际与男女悲欢融为一体,进行含蓄婉转的表达。秦观的代表词作有《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踏莎行·雾失楼台》《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等,《鹊桥仙·纤云弄巧》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写人间最美好的真挚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点出了爱情的真谛,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高邮文游台。视觉中国 供图
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深受苏轼喜爱,尤其是第一句“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引得苏学士击节赞叹,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从此有了“山抹微云君”的美称。秦观的诗、文成就也很高。苏轼在徐州建黄楼,秦观作《黄楼赋》,得到苏轼赞赏。在苏轼看来,秦观的散文像美玉一般无瑕,纯出天然,又有琢磨之功。
在民间,秦观也留下了众多有趣的传说,最出名的莫过于“苏小妹三难新郎”。明代苏州人冯梦龙编纂的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中有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写的是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嫁给秦观,洞房花烛夜给新郎出了三道难题,在苏东坡的帮助下秦少游才勉强过关。不过,这只是民间杜撰的传说,历史上并无“苏小妹”其人,但也可见秦观知名度之高。
秦观之墓位于无锡惠山。 视觉中国 供图
寄畅园由秦观后人秦金所建。
秦观在无锡、高邮等地留有多处史迹,他的墓位于无锡惠山,无锡老城区有始建于明代的秦淮海祠,是江南纪念秦观的主要建筑之一。秦观的后人就生活在无锡,名列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寄畅园,是由秦观后人秦金所建。在秦观故乡高邮,始建于北宋文游台是著名的人文景观。当年苏轼路过高邮时,曾经与秦观、孙觉、王巩等人在此聚会。此后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纷纷登上文游台,诗酒唱和,留下了很多佳话。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