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开泰
李廷安,字广文,广东省中山县人,1898年出生于小榄,家本封建世族。父巨卿,晚清武举,曾任紫禁城守城门武官,致仕归乡,构居于小榄镇基尾,母屈氏。廷安七岁丧父,幼年就学,靠在暹罗(泰国)行医的次兄乃文资助。就读于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南大学预科,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
1926年毕业后,以成绩优异,由该学院选送,1927年往美国哈佛大学作公共卫生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取得两次金钥匙奖。1929年回国,先后任北平卫生事务所所长及协和医学院教授。1932年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被日内瓦的国际联盟聘任为驻中国华南防疫专员,同时受任内政部卫生署战时组设的(全国)卫生署医疗防疫总队队长的职务。1939年在重庆任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1942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1943年,任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1946年,他回广东,创建广州中央医院(今广东省人民医院)。1948年,李廷安积劳患癌,肠癌手术后反复,5月6日卒于广州,终年仅五十一岁,在博济医院礼堂治丧,殡仪数里。
1932年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先后在南市、闸北等地增设卫生事务所,建立江湾医院、虹桥疗养院、高桥卫生院,并为我国首创沪北戒烟(鸦片毒品)医院,使不少瘾君子获得新生;同时,加强海港检疫和公共卫生措施,大力培训中级卫生人员,力拒贿赂和威胁,坚决执行食品特别是肉类卫生检查,极著政声。当时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城市、国际市场之一,世界十大城市名列第六,人口六百万。但每年拨给卫生经费不多,李廷安执长卫生工作后,努力克服困难,健全卫生机构,属下卫生单位由三百余个扩展至五百余个,大力改善了市容卫生面貌。“8.13”上海淞沪抗战发生后,李廷安立即与上海各界人士组织战地救护队与难民医疗队,积极开展救死扶伤工作,直到上海失守。
1939年,李廷安在重庆任中央医学院教授。1942年,卫生署邀请他创立中央卫生实验院,并委任他为院长。该院创立过程中,他从设计至聘委人员,凡事都亲力亲为。经过一年努力,中央卫生实验院建成,他便辞去院长之职,自勉做了一点“开荒”工作。1943年,他到四川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任教授,曾教授医学史,常在课堂上讲些寄望于学生的话,如讲张仲景时,举《伤寒论》为例证,比之于西方医学中的Galen,大有过之。还讲古代中外医家皆以治病救人为目的,不以为得,常表露不赞成开业医生的态度,说:要找钱,最好莫学医。又说:医古文上讲“上医治未病”,强调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任附属医院院长期间,他大力扩建附属医院,增加病床,倡导科学进取精神,提高教学与医疗质量,为华西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发展成为四川省内有名的医院之一做出了贡献。
1943年5月1日中大医学院在布后街中大解剖室,由戚寿南院长主持,邀中国科学社成都分会会员做学术报告,公立医院医师黄克经教授讲《四川之疾病》;陈志潜教授讲《科学与医学之关系》,强调医学应当科学化;李廷安应邀作“中国医学之趋势”的演讲,李氏首将外国医学发展之说明,次谈中国医学发展可分三时代,一、宗教时代,二哲学时代,三科学时代。三个时期递次演进。中国医学原有其存在的价值,吾人应采取欧美医学之长,以融合而成科学化的中国医学。到会医生及来宾甚众。(燕京新闻1943.5.8)
1945年抗战胜利,李廷安惋拒了国民政府再次出任上海卫生局局长之邀,要求回百粤故里服务。他又认为广东原本得风气之先、人文荟萃之地,应有一个与协和、上海、同济、湘雅齐名的医学院,又应有一个与战前南京中央医院并驾的广州中央医院。于是他在华南区受降后,即回到广州。首先接任岭南大学医院院长(即孙逸仙纪念医学院),兼该医学院附属医院(即博济医院)院长。广聘专才,充实设备,使医学院和附院都得到很大发展。同时取得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拨助和接收日寇投降缴交的物资(包括活动房屋、卫生器材)在惠福西路被炸的废墟上创建广州中央医院和卫校。开办之初,只领得南京政府卫生署拨来的数百万元经费,但他勤俭节约,谢绝应酬,延聘有民族气节的复员人员,使广州中央医院不到三个月便开门应诊。直至新政后,改为广东省人民医院。
李廷安博士生前勤奋好学,桃李满天下,著作有《中国农村卫生问题》、《学校卫生》、《国力与健康》、《工业劳动卫生》、《中外医学史概论》等。他另有《公共卫生学》一稿,在他病笃时还邀请同事、专家共同研究,坚持完成,全书达一百万字,未及出版,后由其家属于1950年送中南区卫生部研究保存。
在1948年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给李廷安博士的献辞》社论,高度评价了李廷安一生的功绩,称其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先驱者。社论中这样评价道:“他为人坦率、精力充沛,他具有作为一位科学家、领导者和朋友的一切可以值得敬仰的品质……失去了他的确是一个严重的损失,因为我们当前更需要像他那样的具有正直的性格和诚实廉洁的品质的人!”
李廷安博士佳配王淑贤女士,系国内有数的钢琴师,门下子弟甚多。李廷安夫妇的长子宝善,由政府送往苏联留学,归国后曾任郭沫若秘书;次子宝健,任中山大学教授;三子宝良,医师。
201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永宸主编的《李廷安年谱长编》,全书46万余字,图片90余幅。部分照片由李廷安二儿子李宝健教授提供,李教授对照片作了详尽解释。
参见: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央医院奠基人——记我院首任院长李廷安教授等相关资料
22010年载入《百年耀千秋——华西协合大校建校百年历史人物荟萃》,2024年9月修改
作者介绍
金开泰,男,1938年出生,四川冕宁县人,1960年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1963年调入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工作,1997年任医学教育研究员。1999年退休。业余以诗书画为趣。
1999年开始热衷搜集华西大学的历史资料,参与编辑《华西医科大学简介》及光碟《华西九十年》。2010年出版了《百年耀千秋——华西协合大学建校百年历史人物荟萃》,汇集了已故中外230多名的人物小记;2014年辑编了《蛇杖华西坝——华西医学百年掠影》,首倡“华西坝文化”,以1100多张照片阐述一个大学的历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2020年编辑了《灵秀华西坝——抗战时期华西坝人物荟萃(稿)》汇集了抗战时期曾在华西坝执教、工作、学习的中外426人小记。印行数百册征求意见。
编辑: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