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这是香港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历史,八十二年前,即一九四二年九月廿七日,一艘香港出发的日本货船“里斯本丸”,载满一千八百多名英军俘虏,从深水埗俘虏集中营转移,要航向日本,但到十月一日途经浙江舟山群岛时,被美军潜艇瞄准发射鱼雷击中,次日沉没前,押解的日军将货仓锁死,要让所有英军沉入大海,但有些英军突围而出,虽然面对日军射杀,但也漂流到海上,附近舟山群岛渔民闻风而至,在日军乱枪的火海与风高浪急的怒海中,救起三百八十四名英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湮没的历史,最近被中国导演方励拍成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去年八月在伦敦点映,现场很多英国退伍军人和家属都看得热泪盈眶,观影后站立鼓掌持续不断。九月起该片在中国大陆上演,也获好评,在豆瓣上获得九点三的高分,但迄今还没有在香港上演。更令人关注的是,为何这一页和香港有关系的二战历史,香港的历史教科书没有提及,而绝大部分香港人对此懵然不知。

拍这部纪录片其实也是一个巧合。二零一四年作家兼导演韩寒和制片人方励在浙江东极岛一带拍摄电影《后会无期》,偶尔听到当地渔民说起二战时救起英军的陈年往事,勾起了方励的强烈好奇心,他本来就是一个地质研究和海洋爱好者,他自资去现场探测,根据英国和日本的史料,用上无人机和现代的声纳手段,历经转折,才找到沉船残骸沉在海底的位置。

从二零一四年到今年,方励花了十年的时间来制作这部纪录片,他采访了幸存的英军老兵,已经九十多岁,还前往日本采访当年“里斯本丸”船长的后代,哀悼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毒害下,普通人是没有什么可以抗拒杀害这些俘虏的命令。最让人感动的是东极岛最后一位健在的渔民林阿根,对当年的惊险救援过程仍历历在目,包括后来日本海军陆战队来搜查,带走三百多名英军,但有三名英军被渔民冒死藏在隐蔽的山洞中,让他们逃过生天,最后在游击队协助下,被辗转送往重庆的英国大使馆,再转送回英国,他们都留下重要的回忆录和录音,让世人可以感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励这次拍摄纪录片,也获得原来在香港的英国历史学者托尼‧班纳姆(Tony Banham)支持,他写《里斯本丸沉没─英国被遗忘的战时悲剧》(The Sinking of the Lisbon Maru: Britain's Forgotten Wartime Tragedy)成为该纪录片重要基础,加上现场采访,周游列国与当事人和家族遗属互动,要与时间赛跑,争取采访那些硕果仅存的亲历者。方励说这是抢救历史,他尽力发掘更多幸存者和家属,连续三个礼拜天在英国《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和《卫报》,刊登全页广告“寻人”,结果真的找到更多的家属和遗物,方励说,这纪录片避免珍贵的真相和里斯本丸那样沉没在怒海中,还原真实历史,与现实互动,呈现巨大戏剧张力。

这部纪录片肯定也对近年低迷的中英关系带来正面的意义,展现中国人民对英国的情谊,救回三百八十四人,有救命之恩,打破近年英国对华的妖魔化形象。英国驻华大使馆也在片子的制作过程中提供帮助,包括了部分用动画制作的沉船与杀戮镜头,需要背景的人声呐喊与呼救的声音都由大使馆征集志愿者协助。

英国媒体和政坛近年对中国的负面形象,主要来自二零一九年黑暴事件。一些英国媒体受黎智英《苹果日报》等影响,将那些打砸抢烧暴徒视为“自由斗士”,是“民主先锋”,倒果为因,指控中国“镇压民主”。英国政客甚至借此推出吸引港人移民BNO计划,让香港出生、拥有英国海外护照的港人可以直接移民英国。英国主流媒体也不断贬低和丑化香港与内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部电影显示中国人与英国的深厚感情,可以破除现实地缘政治的猜忌,寻回八十二年前中国老百姓救援里斯本丸号的精神。民间的交流就从抢救历史开始。而香港就是中英之间的独特链接。今天的赤柱军人坟场和圣士提反中学附近,以及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都有里斯本丸号被杀害的英军遗痕。香港的民间历史学者也越来越多人对日本统治香港的三年零八个月感到兴趣,要将重大的历史事件还原。

这部电影的最大悬念,就是何时可以打捞这艘沉船出来。香港的企业家应该登高一呼,集腋成裘,推动艰巨的打捞工作,让“里斯本丸”重见天日,也让香港、北京和伦敦的关系走出阴霾。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