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镇塘湾村,一96岁农妇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对方自称某机关单位秘书,奉周总理之命,前来接她去上海进行一项重要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

农妇年纪虽大,但耳聪目明,短暂的交谈之后就确定了此人身份,以及周总理要求自己去上海的真实原因。

没有过多犹豫,农妇简单收拾一番就跟着那名秘书出发了,三个小时后顺利抵达上海。

按照中央要求,农妇在某酒店稍作停留,并与有关领导人进行了一场简短的谈话,随后就马不停蹄地奔着台湾去了。

农妇是谁?有何特殊身份?中央交给了她什么重要任务?在那个海峡两岸几乎断联的年代,农妇缘何能够顺利抵达台湾,还受到蒋介石的热情招待?

农妇是谁?

农妇名叫蒋妙月,1867年生,浙江宁波奉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采玉

单说她的名字,可能认识了解的人很少,但是综合她的姓氏与籍贯,相信大家都能立马想到另外一个人——蒋介石

而蒋妙月与蒋介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蒋介石八岁那年,父亲不幸离世,他与母亲王采玉相依为命。

原本,蒋家经营生意,生活还算富裕,可是蒋父离世以后,家产迅速被其余蒋家人瓜分,蒋介石与母亲只分得一个破房和几亩薄田,生活很是艰难。

蒋妙月是蒋介石姑母,虽是蒋家人,但是心地比其他人善良。她心疼王采玉与蒋介石蜗居乡下吃糠咽菜,所以时常会给母子俩提供一些物质金钱上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年代,“姑做婆”、“姨做婆”现象非常常见,人们不在乎什么近亲结婚有伤子嗣,只在乎能不能亲上加亲。

蒋妙月到适嫁年龄时,蒋介石的父亲尚在人世,他做主将蒋妙月嫁给了蒋介石的舅舅孙琴风

如此一来,蒋妙月成了既是蒋介石姑母、又是他的舅母的存在,与蒋介石一家往来更加密切。

孙琴风与蒋妙月没有儿子,蒋介石父亲离世后,两人就将蒋介石视作自己的儿子,关心爱护着这个年幼丧父的孩子。

别看蒋介石年纪小,谁对自己真好还是能够分得清的,他自小就与舅舅、舅母亲近,加之那时候王采玉每天都忙着照顾蒋介石的弟妹,经常忽略蒋介石,所以蒋介石有事没事总喜欢待在蒋妙月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采玉与蒋介石母子

随着年纪的增长,蒋介石的眼界不断拓宽,野心也日益膨胀,他不甘心安身于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也不愿意随便做个跑腿打杂的度过一生,恰逢当时出国学习之风盛行,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纷纷远走世界各地,培养能力增长见识,蒋介石也非常动心。

可是以蒋介石家里的经济实力,是绝对无法支持他外出留学的。为了不耽误孩子,王采玉思来想去,决定将房产和田地都抵押出去支持蒋介石。

与此同时,蒋妙月夫妇二人也听说了蒋介石要出国留学的消息,他们知道以王采玉一己之力肯定凑不出这么多钱,所以主动拿出家中大半的积蓄,给王采玉送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这笔钱解了蒋介石一家的燃眉之急,他非常感谢舅父舅母的无私奉献,临行前,他斩钉截铁地向舅父舅母保证,如若将来自己出人头地,一定不会忘记二人的恩情。

如愿来到日本之后,蒋介石积极上进,为了争取自己的未来,也为了报答所有帮助自己的亲人。

在这里,蒋介石大展拳脚,成功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成为并肩战友。

可惜还没等蒋介石混出什么名堂,就因革命运动触动袁世凯利益,被迫返回家乡躲避迫害。

袁世凯到处通缉蒋介石,不惜重金悬赏找寻蒋介石的踪迹,蒋介石不敢让村里人知道自己回来,少数信得过的亲人又担心引火上身不敢收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世凯

就在蒋介石走投无路之际,蒋妙月夫妇再次伸出援手,将他藏在家中半月有余,保下了他的性命。

经此一事,蒋介石更加感念蒋妙月的恩情,一度在心里将她视作再生母亲。

后来蒋介石飞黄腾达,事业爱情双丰收,回报以前的恩人也变得心有余力。

他亲自安排,将昔日的家人、朋友都放到自己手底,身体不好或者年龄太大这样的不能安排的人也都给了相应的经济资助。

作为蒋介石的家人、恩人,蒋妙月夫妇更是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不幸的是,蒋介石虽然有成为领袖的气运,却没有担任领袖责任的能力,与中共争斗周旋十几年,终究还是不敌毛主席,溃逃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不过就算自己都泥菩萨过河了,蒋介石仍旧没有忘记那些给予自己巨大恩惠的家人们,将能带走的人都一同带去了台湾。

蒋介石曾提议让蒋妙月夫妇也跟着自己一同离开,可是蒋妙月并不愿意,她不想离开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也不想跟着蒋介石四处奔走逃命。

蒋介石无法违背舅母的意愿,只好给她留下一大笔钱,先行离开了。

重要任务?

虽然蒋介石与舅母分隔两地,无法经常互通消息,但是只要有机会,蒋介石肯定会带消息给蒋妙月,劝说其前往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十年,随着蒋妙月的年纪越来越大,蒋介石知道蒋妙月同意来台湾的希望非常渺茫了,思来想去,实在不放心的他托人给周总理带去一份消息,恳请周总理能够代他照顾一下蒋妙月。

周总理对蒋介石的求助非常重视,立即命人调查了蒋妙月如今的处境,发现蒋妙月的家中只剩她一个人,本就年事已高的她又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所以生活很是艰辛。

于是,周总理决定,将蒋妙月接到上海照顾,并给予适当的补助和照顾,让老人家安享晚年。

蒋妙月到达上海以后,与有关领导进行了一次谈话,将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十分详尽地告知了对方,还将蒋介石与原配妻子毛福梅之间的情感纠葛全部讲了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福梅

领导感到有趣却也没有打断,他猜测或许是蒋妙月一个人待着太久了,有一点事情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所以他耐心地与蒋妙月聊了好久,又嘱咐几句让她好好休养之类的话,才动身离开酒店。

可能是尝试了离开家乡的滋味,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不适;也可能是在上海了解国内外形势的机会更多,开始担心外甥蒋介石的处境,总之,刚到上海没多久,蒋妙月就向周总理申请去台湾探望蒋介石。

当时海峡两岸关系紧张,几乎没有任何来往,想将蒋妙月送去台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蒋妙月年事已高,舟车劳顿,周总理不知道她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

因此,收到蒋妙月的请求以后,周总理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让她去,一路上的安全无法保证,如果蒋妙月出了事,中共没准会落下个苛待蒋介石家属的嫌疑;不让她去,又显得中共没有人情,让人误解中共想借此控制蒋介石的亲人,以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个人的出现,帮助周总理解决了这个困局。

这一年,汪日章从外地回乡。

汪日章原是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深得蒋介石器重;同时,汪日章的母亲又与孙琴风是堂兄妹,因此与蒋妙月往来也非常密切。

得知蒋妙月晚年生活孤单,汪日章向组织申请照顾,后来蒋妙月到上海,汪日章又特意前来探望,给她带来不少蒋介石的近况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日章

看着汪日章在蒋介石与蒋妙月之间纽带一样的存在,周总理灵机一动:何不让蒋妙月成为那个纽带,借机恢复海峡两岸的往来呢?

越想越觉得可行,周总理连忙赶到中南海,与毛主席商议。

毛主席支持将蒋妙月送去台湾,也赞同周总理的提议。

毛主席指示道:“礼送入台。”随后又嘱咐周总理一定要亲自办成这件事情。

考虑到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以及蒋妙月的身体状况,周总理计划先跟蒋介石沟通,让蒋介石做好准备,再交代蒋妙月的家人陪伴她乘坐飞机到香港转机。

蒋介石表示会派出蒋经国亲自到香港迎接,保障蒋妙月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经国和蒋介石

就这样,1965年5月中旬,蒋妙月带着亲近台湾、表达中共诚意的巨大任务,在女婿的陪伴下,开启了大陆——台湾的破冰之旅。

因为蒋妙月前往台湾这一行为的特殊性,中共与蒋介石都非常默契地将其视作高级机密,从未对外界透露半分。

任务完成?

此时距离蒋介石溃逃台湾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蒋介石也从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步入不惑之年。

得知蒋妙月要来台,蒋介石非常高兴,早早在府邸中收拾出了一间房间。蒋妙月抵台当天,蒋介石更是带着宋美龄亲自到中正机场迎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和宋美龄

从那以后,蒋妙月就一直生活在蒋介石台北的官邸,直到寿终正寝。

既然蒋妙月顺利到了台湾,也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与厚待,那么她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呢?

事实证明,周总理的做法是对的,他用一个“顺水推舟”的小举动,成功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大进步。

蒋妙月前往台湾,是中共诚意的表现,也是和平争取蒋介石的手段。

果不其然,蒋介石一改敌对状态,表现出了十分积极的和谈姿态。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方面就多次向蒋介石伸出橄榄枝,不过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终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士钊

第一次是在1956年春天,章士钊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带着中共写给蒋介石的信件,来到香港,会见国民党代表许孝炎

兹事体大,许孝炎不敢轻易许诺,向章士钊详细了解了中共的意见和办法以后,就立马飞去台湾,向蒋介石汇报。

蒋介石仔细看了中共的信件,毛主席在信中所提的“第三次国共合作”以及信的末尾所写希望蒋介石有机会回乡看看,都让蒋介石很是感慨。

原本,蒋介石都决定仔细考虑和平统一事宜、“实际了解中共真实意图”了,却因为所派使者为中共说话太多而起了疑心,导致和平统一第一次尝试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聚仁

第二次是在1956年7月,曹聚仁从香港来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陈毅张治中等中共领导人的热情宴请。

席间,毛主席明确表示,中共肯定蒋介石在某些时期的重要作用,中共一直希望、准备着再次与蒋介石握手合作。

曹聚仁对毛主席的设想非常心动,返回香港以后就立即将大陆的情况转告给蒋介石,并表示希望蒋介石能够好好考虑。

这一次蒋介石没有立即回复。

彼时台湾地区形势严峻,美国一直从中搅局,破坏大陆与台湾关系,还要趁机将蒋介石换下去,蒋介石疲于应付内外部压力,分不出精力与中共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况且蒋介石那时抱着反攻大陆的决心,所以并不想回复。

眼见着这次尝试也要以失败告终,情急之下,周总理巧妙地利用了蒋妙月去台湾一事,向蒋介石传递了和平统一的信息和决心,蒋介石才重新考虑与中共谈判一事。

这一次距离成功更近,中共代表曹聚仁甚至与蒋介石父子达成了和平统一的六条意见,可就在此时,大陆地区风云巨变,和平统一的事情再次被迫搁置。

此后,因为中共与蒋介石之间的“纽带”曹聚仁离世,双方对话变得异常艰难,和谈之事变得遥遥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1973年5月,90岁高龄的章士钊再度主动请缨担任和谈大使,周旋于北京上海之间,遗憾出师未捷,章士钊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于同年7月1日与世长辞。

没有了传话人,和平统一的进程始终停滞不前,及至后来,蒋介石与毛主席相继离世,导致两岸关系问题一直拖到了今天。

可是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解决吗?

并不是,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解放台湾势在必行,不过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