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十九世纪下半叶,全世界都将目光锁定在了亚欧大陆的东部。刚刚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欧美各国,意外发现这个在马可波罗口中遍地是黄金的古老帝国,在他们的坚船利炮下如此的不堪一击。这个自诩天朝上国的庞然大物,一次又一次地丢掉了自己的国土,野心急剧膨胀的老邻居沙皇俄国,也准备在大清帝国鞭长莫及的西北大快朵颐一番。
浩罕入侵
同治三年(1864年),当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东南半壁时,饱受清廷封建压迫的西北大地,也爆发了农民起义。经过激烈的角逐,伊犁、库车、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以及和田等五个割据势力笑到了最后。一山之间连二虎尚且不能相容,更何况是五虎,于是各个势力之间互相攻伐。大乱之际,中亚的浩罕汗国趁机派阿古柏率军入侵南疆,准备乱中取利。
同治四年(1865年)阿古柏先占喀什噶尔再攻英吉沙尔,不久之后一支因浩罕内乱而溃散的败兵前来投奔阿古柏,收编了这7000散兵游勇之后,阿古柏实力大增。至同治六年(1867年)时,阿古柏的势力已经到达了今焉耆和库尔勒一带,并自立为汗,成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此后阿古柏再度发力,为了扩充“领土”发兵侵入北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接连失陷。
为了避免阿古柏倒向英国,沙皇俄国于同治十年(1871年)入侵我国伊犁地区,并承认了阿古柏的非法政权。沙俄对于领土的野心有目共睹,不仅签《北京条约》从清王朝割走了一大片中国领土,还在中亚大肆扩张。出于对沙俄的疑惧,阿古柏寄希望于英国的庇护,给予了英国在自己统治范围内的诸多特权。
清廷出兵
相比于阿古柏在内陆边陲的侵略行径,清王朝的海域也不平静,甚至连小国日本也打起了我国宝岛台湾的主意。在两面受敌的局势之下,清廷内部的意见出现了两极分化。其中以李鸿章和醇亲王奕譞等人为首的大多数宗亲重臣,都主张放弃塞防以便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但左宗棠却认为“关外一撤,藩篱难保”……闭关自守,势不可能”,湖南巡抚王文韶等人也积极附议:“目前之计,尚宜以全力注重西北。”
在左宗棠等“塞防派”的坚持之下,清廷最终得出了海塞兼营的指导思想。在《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中,左宗棠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绝对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他向朝廷保证,如果能够允许他剿抚兼施、粮运并筹,收复新疆是完全有可能取得胜利的。
大将筹边
清廷虽然同意了左宗棠的出兵要求,但是摆在左宗棠面前的困难依旧很多,首当其冲的便是粮饷问题。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粮无饷也是不行的,大军西征朝廷能拿出来的却只有200万两白银,远远不够军费开支。于是左宗棠派胡雪岩出面,去向外国银行借贷,此举可谓是一石二鸟:在保障了大军西征军费的同时,也让提供借款的银行站在了清朝这边,毕竟一旦左宗棠战败,他们可能多一大笔坏账。
解决了军费问题之后,左宗棠又创办了西安机器局和兰州制造局两处兵工厂,专门为西征大军制造枪炮。清朝入关后虽然长期坚守“国语骑射”,但是在洋枪洋炮压倒性的优势之下,清朝也开始接受热兵器。为了能够制造出合格的枪炮,左宗棠聘请了武器专家,成功仿造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还升级了国产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左宗棠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所以在大量自主生产的同时,还从德国进口枪械。
其中最先进的步枪当属1867年问世的毛瑟枪,德国人刚研发出来的新式步枪是战场上的骄子。而阿古柏所装备的武器,不过是恩菲尔德M1853前装线膛枪和斯奈德-恩菲尔德M1866后装线膛枪,在性能上差了清军一截。而同时期的沙皇俄国,仍处在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之后的阵痛之中。面对有备而来且装备精良的清军,别说是阿古柏了,就是沙俄想正面硬刚也得掂量掂量。
后记
光绪二年(1876年),清军在肃州誓师,正式拉开了抗击侵略者、收复失地的序幕,并且首战告捷收复了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次年清军兵分三路向南疆进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连克达坂、托克逊和吐鲁番三城。同年十月,清军趁着阿古柏暴毙内乱之际再收南疆东四城,旋即又挥兵急进西四城。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阿古柏之子率残部仓皇北顾逃入俄境。至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878年1月2日),清军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
赶跑了阿古柏之后,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以清军兵威为后盾,通过外交手段成功收复了被沙俄占据的伊犁。在国弱民穷的清末,割地赔款已是家常便饭,左宗棠能够成功收复被侵占的国土实属难得。正因如此,历史不会忘记这位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