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喆 王萌 本报记者 刘莉

“我在这里生活30多年了,眼看着这旧楼改造了、小区翻新了、环境整治了,老小区越住越舒心。”家住香坊区红旗街道的轴承厂退休工程师李旦豪欣喜地说。

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口,红旗街道持续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天大小事”,不断激活城市治理的强劲动能,实现治理水平有效提升。让街道社区更有温度、有颜值、有品质、有活力,让居民拥有更多的“幸福密码”。

旧改“改”出新生活。“我们对区域内的54个管理区域建档立卡,重点对旧改后的小区按照先大后小、先弃管后物管的顺序挂图推进物业选聘工作,引进了嘉仁物业、哈投物业等物业服务企业,解决了轧钢小区、菜艺小区等多个长期弃管小区无人管理的难题。”红旗街道办事处城管科李亮介绍。“自从有了物业,小区道路整洁,楼道干净,垃圾桶异味也没了,大家都主动交物业费。”香安电力小区一居民在森水物业办公室排队缴费时说。

小区移交后,红旗街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中去,开展了红色电影巡映、中秋赏月、百家宴、邻居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以“微改造”提升居民的“小确幸”。电力小区供热管线老化爆裂,导致45户居民无法供暖。红旗街道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迅速建立供热协调群,配合供热企业开展管线维修,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回应居民关切。年初以来,“12345”热线反映红旗地区各类问题同比下降52%,满意率100%。

“真没想到,以前垃圾中转站变成了如今的网红打卡地,没事儿去三辅三道街坐一坐,感觉生活里的烦心事也跟着消散了。”家住三辅三道街19号的居民祖永毅直言幸福感满满。能够“开窗见绿,出门见景”,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红旗街道在人居环境改善过程中追求的“小”目标。通过“见缝插绿”行动,在红旗小区和香电小区补植100多棵小叶丁香。在三辅四道街10号院和顺水街54号院购置木栅栏,打造两个“口袋公园”。

创意赋能城市治理。红旗街道以小区墙体和各类箱体为依托,将山水画与传统诗词相结合,两年共绘制了200多面墙体彩绘,今年又在60个通讯箱上绘写了百余幅书画作品,在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治理的“软环境”。

“面对水管冻裂影响出行问题时,我们吹响了‘应急哨’,清洁二中心、自来水公司等部门迅速到场处理,连夜解决问题;面对路面破损问题时,我们吹响了‘攻坚哨’,城管局道路工程处先行启动维修工作,仅用3天时间就将破损路面全部更换完毕。交警大队对修缮后的路面施划停车位标线,缓解区域停车位紧张的问题。”红旗街工委书记潘晓涛说,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需要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协调解决的能力。每一次“吹哨报到”既是检验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更是淬炼工作作风的“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