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起家于东欧,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欧洲国家。但沙俄超过三分之二的领土,都在亚洲,这也为这个国家披上了一层与众不同的面纱。

别看绝大多数领土在亚洲,可他们绝大多数人口,都在欧洲。而且他们的主要大城市、主要产业,也都在欧洲。

按道理来说,亚洲部分,只是他们用来挖资源的地盘。但是在广袤的亚洲部分,沙俄对远东地区却是情有独钟的。他们不仅花了很大力气建设远东,而且还赌上了国运,在这里和日本打过一场日俄战争。这是为什么呢?

远东地区,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指的就是外东北那片地区,主要包括了如今的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以及库页岛等地。

从广义上来讲,还得算上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萨哈共和国、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区以及堪察加半岛等地。那么沙俄为什么会特别重视远东地区的发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东的港口,是沙俄不可或缺的

沙俄对出海口是异常执着的,可以说他们之所以能开辟如此大的疆土,最初就是因为在不断寻找着出海口。

比如说圣彼得堡、克里米亚,都是沙俄在扩张过程中,从对手手里抢来的出海口。在东方,沙俄自然也想得到一个不错的出海口,毕竟海洋就是未来嘛!

要想盘活西伯利亚这么大的疆土,在东方得到一个出海口,是必不可缺的。毕竟欧洲部分的出海口,和西伯利亚之间还是相隔太远了。

为此,沙俄必须要在东方重点建设一两个出海港口。17世纪后期,沙俄来到的地方是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区,这地方常年冰封,一年就有8个月打底是冰封着的。后来到了堪察加半岛上,情况稍微好了一点,但也差不了多少。

沙俄在这些地方建设海军和贸易港口,基本就是聊胜于无。因为就算建设了港口,他们对俄国盘活西伯利亚也没有太大意义。

到了19世纪,沙俄总算找到了机会,翻越外兴安岭,大肆入侵清朝的外东北地区。这地方相比于鄂霍次克海沿岸、萨哈、楚科奇、堪察加半岛等地,那可就舒服多了。

尤其是这里的沿海地区,比更北方要温暖许多。尤其是海参崴一带,每年只有4个月的冰封期,这对俄国来说,已经是求之不得的好地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1858年到1860年,沙俄利用两份条约,强行霸占了整个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了库页岛、海参崴等地。

土地到手了,该怎么经营也是一个大问题。毕竟这里距离俄国本土实在是太遥远了,估计俄国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想到,在这么远的地方,还有一块他们国家的领土。

要想搞建设,那么就必须要有人,为了吸引人来,沙皇可谓是煞费苦心,出台了一系列移民的优惠政策,比如说每户家庭免费发100俄亩的远东土地,20年不用交税。

即便是这样,依旧还是没什么人愿意来,沙皇只好把大量囚犯迁徙到这里,并且承诺,只要愿意在远东扎根,那么就可以免除责罚。这么一套流程搞下来,远东才稍微有点人气。

俄国人来了,那么相应的配套设施就得搞起来,俄国是擅长建造城市的,他们按照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的格局,在远东打造了海参崴、伯力、海兰泡等城市。

有了配套规划和人口以后,还得需要大量服务人员和基础建设人员,这个时候大量中国人便成了当地的廉价劳工。可以说这些城市虽然是俄国人设计的,但基础建设,中国人也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东可以作为他们进一步南下的根据地

俄国花那么大力气建设远东,除了要利用好这里的出海口以外,其实还有别的小心思。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继续南下。

沙俄开疆拓土的步骤就是这样,到了一片陌生的地方,先建造一个堡垒,然后再打服周围的原住民。如果没遇上什么成建制的部队,那他们就可以直接宣布这块地盘是他们沙俄的了。

17世纪中叶,沙俄第一次入侵黑龙江流域的时候,就曾经这么干过。后来他们又先后建立了尼布楚城、雅克萨城,再以此为据点,大肆入侵东北原住民的聚居地。要不是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了俄军,黑龙江流域早就被沙俄给占了。

这事儿在俄国人心里藏了100多年,他们总觉得入侵失败,就是吃大亏了。因此等到清朝衰败以后,他们翻越外兴安岭,再次入侵了外东北。而彼时的清朝已经无力与之抗衡了,只能任人宰割。

沙俄在外东北站稳脚跟以后,便开始考虑进一步南下的事情了。因为他们发现,其实辽东半岛的旅顺大连才是最理想的港口,毕竟常年不冻。而海参崴虽然也好,但每年也有4年冰封期。

说干就干,1896年沙俄开始实施黄俄计划,也就是打算将长城以北都收入囊中。第一站就是东北,1896年到1900年这段时间,他们在东北修铁路,建学校,修教堂,建银行,还强租旅大,将旅顺变成了俄国的军港,大连变成了国际贸易港,俨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地盘来经营。

到了1900年,沙俄更是出兵17万占了东北全境。在出兵之前,沙俄将外东北的清朝原住民,几乎全都扔进了黑龙江。

正是因为有外东北这块地盘给他们作为基地,所以他们才能肆无忌惮地南下。如果这里还在咱们手里,那他们绝不会如此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觉得甘蔗可以两头甜

沙俄的国徽标志是一只双头鹰,所以他们认为甘蔗可以两头甜,因此东西方他们都要通吃。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几乎成了他们的国策。

  • 16世纪到18世纪,沙俄一边对付瑞典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等西部的邻居,一边则向东扩张领土,翻越乌拉尔山脉,征服西伯利亚汗国。
  • 18世纪到19世纪,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鏖战不休,同时他们还在继续向东扩张,拿下了萨哈、楚科奇、堪察加半岛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 19世纪到20世纪,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了,立刻调转枪头来到东方,大肆入侵清朝、中亚等地,夺取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东方获得大量收益以后,他们又跑到西方去把奥斯曼土耳其狠狠揍了一顿。
  • 哪怕20世纪初,沙俄都没忘记继续入侵东方,差点就把东北给占了。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败后,沙俄又跑到西方去参加了一战,最终导致其覆灭。

可以说,沙俄一直游走于东西方之间,想要东西通吃。只不过,甘蔗哪有两头甜呢?既想要重点发展西方,又想要好好经营东方,何其难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反噬效果明显

东西兼顾的理想是非常丰满的,但是现实却十分骨感。因为沙俄的国力有限,又常年在打仗,就算农奴们再好欺负,也扛不住这么造啊。

所以说长期实行东西兼顾的政策以后,沙俄的国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他们只能靠不断扩张领土来提升综合国力,那就得继续打仗。

因此,有人说沙俄是战斗民族,其实这并不准确,只能说他们好战,其实战斗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悍。

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沙俄就尝到了惨败的苦果,这是他们在东方第一次遭受如此惨痛的战败。到了1914年,沙俄又跑到西方参加了一战,结果又是被德军一顿揍,直接给整亡国了。

苏联时期,对远东的补助非常多,他们希望把远东打造成类似俄国欧洲部分的模样。实际上这只是强行续命罢了。毕竟俄国的核心地区不在这里,远东距离核心区域实在是太远。所以需要单独拿出一大部分资源来重点经营远东,这对苏联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为了保住远东的虚假繁荣,人家愣是补贴了几十年。有补贴的时候还好说,可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远东的补贴立马停了,这下远东地区彻底懵了。此后就是严重的人口流失,以至于逐渐荒废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