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符拉迪沃斯托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但要说起海参崴,那绝对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实际上,这两个看似毫不沾边的名字,代表的却是一个地方。

海参崴,这个早就应该被归还给我国的领土,如今却变成了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那么,本来属于我国的土地,又是如何被俄罗斯收入囊中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平等条约的阴影:海参崴的沦陷

一千多年前,东北先民踏上这片土地,捕鱼、开垦,一个以盛产海参而得名的小渔村——海参崴,逐渐形成。

彼时的海参崴,是东北地区通向大海的窗口,是中华文明在东北亚地区的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政府设立了吉林将军辖区,这说明他们非常重视这片地区。

海参崴,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变成了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贸易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世纪中叶,清朝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势,国内问题频出,国外的西方列强也对它虎视眈眈。

沙俄,这个北方邻居,早已对东北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这两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拱手让给了沙俄。

海参崴现在改叫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这个改名透露出明显的野心。

沙俄在这里建了军事基地,发展港口贸易,海参崴成了他们远东战略的关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东的华商:从繁荣到驱逐

在海参崴被割让后,大量的华人依旧在此生活,他们经营商业,从事航运,为海参崴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1860年,华人占海参崴总人口的30%;1911年左右,随着铁路的修建,华人人口激增至11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战前,远东地区的华人数量更是高达20万,他们掌握着海参崴的经济命脉,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改革浪潮席卷而来,华人的产业与苏维埃政权的制度格格不入,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抵制到打压,再到逮捕和驱逐,短短数年间,远东地区的华人几乎消失殆尽,有的被迫回国,有的客死异乡,一段辉煌的历史就此落幕。

在苏联的铁幕下,海参崴成了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同时实施了严格的排华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月革命后,列宁曾明确宣称,欲废除中俄间的不平等条约,归还诸如海参崴之类的中国领土。

然而,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斯大林上台,苏联政权逐渐稳固,当初的承诺被抛诸脑后。

海参崴成了苏联的重要海军基地,太平洋舰队就驻扎在那里。

苏联政府甚至规定,只有苏联公民才能在海参崴居住,并且需要获得许可才能进入,对华人的排斥达到了顶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还承诺的迷雾:历史的未解之谜

二战结束后,中国和苏联表面看起来关系不错,1945年双方签订了一个友好同盟条约,里面提到苏联会在50年后把海参崴还给中国。

不过,这个承诺的真假一直有人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学者认为,当时的中国国力羸弱,根本不具备与苏联谈判的筹码,这个承诺更像是苏联的缓兵之计。

而后来发现的资料显示,二战胜利前夕签订的《友好同盟条约》中,并没有提及海参崴的归属问题,这更给海参崴的归还蒙上了一层迷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苏联的援助和支持,在海参崴问题上,只能暂时保持沉默。

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和平解决海参崴的问题也变得更加不可能了。

中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根本没有与苏联讨价还价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解体与历史遗留问题:海参崴的最终归属

中美关系好转,中苏关系也开始改善,但没想到苏联突然解体了。

海参崴问题,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对海参崴的归属问题非常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于对亚洲地缘政治的考量,中俄双方都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

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国正式承认俄罗斯对海参崴的主权。

海参崴的归属问题,最终尘埃落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也是无奈之举。

海参崴自由港成了中俄合作的新篇章,双方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这个自由港不仅提升了两地的贸易往来,还加深了两国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海参崴的战略地位再次凸显。

为了加强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合作,俄罗斯将海参崴设为自由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也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西方媒体对此高度关注,认为这是俄罗斯与中国联手的重要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亚经济走廊:海参崴的桥梁作用

吉林和海参崴之间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合作,表明海参崴对中国开放的力度加大了。

这不仅是应对特殊情况的临时措施,更是双方长期合作的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参崴,成为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桥梁,构建起一条东北亚经济走廊。

近年来,中俄远东地区的贸易额持续增长,2022年更是达到了22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参崴自由港的设立,无疑为这种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俄于远东地区的合作前景甚为广阔,日后在能源、基础设施及科技等诸多领域,定会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参崴的未来:中俄合作的门户

海参崴有望成为中俄合作的重要节点。

从交通到旅游,从能源到科技,双方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加深,海参崴的地位也会越来越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参崴的开放,对中俄两国都有好处,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可以促进远东地区的发展,吸引外资,提升经济活力;对于中国来说,这可以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促进东北地区的振兴。

海参崴将来会成为中俄合作的重要枢纽,一起助力东北亚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海参崴的历史,如同一部冰与火之歌。

曾经的繁荣与衰落,割让与回归的希望,冲突与合作的交织,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如今,海参崴正迎来新的春天,中俄合作的暖流,正在融化历史的坚冰,点燃未来的希望之火。

参考资料:
环球网:《海参崴对华开放,中国东北迎来哪些机遇?》2023-06-03
人民政协网:《俄罗斯开放海参崴为自由港 有效期70年附展期条款》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