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蒋介石弥留之际说自己一生中最佩服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也是他最愧疚的人。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个时候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曾用“最有人情味的同志”来称赞周恩来,也因此人们都觉得他最佩服的人应该就是我们的周总理,的确,虽然立场不同,但是蒋介石从不吝啬对周恩来的赞誉,人品高尚,人格世间少有,甚至有多次招揽之心,其原因有二,一是在1936年,蒋介石在削除了各地拥兵自重的大小军阀,并将中国工农红军赶到贫瘠闭塞的陕北荒原之后,他踌躇满志地认为,彻底铲除异己分子的时机已到。12月初,他亲自飞往西安,督促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加紧“剿共”,妄图将在陕北落脚未稳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及其红军部队一举歼灭,不料反被不满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张、杨两位将军发动“兵谏”,给软禁在西安城里,结果是在周恩来的努力之下,才得到和平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出在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身上,原来蒋经国外出留学,失去消息已久,又恰逢国共和谈时期,周恩来抛去党派之争,私底下早已利用共产党的关系网查寻蒋经国的消息,正巧在宋美龄生日之际带来好消息,已经找到蒋经国。现在的我们都知道一直有传言蒋介石孩子有几个,但蒋经国才是他唯一的儿子,且父子俩阔别已久,听闻此消息,蒋介石也发自真心赞叹“恩来,你是中共最有理智、也最有人情味的同志”。

蒋介石佩服周总理,也佩服他

由此可见,蒋介石对周恩来总理的敬佩由衷且深沉,不过还有一人,他既是蒋介石上位前的推手,又是上位后的助力,于蒋介石而言亦师亦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政治上都帮助良多,蒋介石晚年坦言承认他是自己最佩服的人之一,却也是最愧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年蒋介石曾给张静江写过一封信,信中说:“自遇恩公,中正犹如枯木逢春……栽培之情,犹如草木仰之泰山……”虽寥寥数语,却道出蒋介石曾对张静江的感恩之深和推崇之高。

然而即使如此,张静江最后的下场也只是郁郁而终,这个蒋介石的恩人并没收到好报!到底是为什么呢?张静江,谱名增澄,是孙中山口中的“革命圣人”,也是蒋介石口中的“革命导师”,他的确当之无愧,不过早期张静江其实并不出名,家境也一般,只能算是江南的一个富家子弟,但他为人侠义,为朋友两肋插刀仗义疏财慷慨大方。

张静江慷慨资助孙中山,和蒋介石也结缘

而张静江最早认识的是孙中山,一样拥有“实业兴国”理念的他,只是从报纸上“认识”孙中山就有过一次慷慨资助,那是1902年,张静江得知反清革命缺少经费,一次就资助了3万两,而这只是一开始,后来他还陆陆续续资助着孙中山,直到1905年,张静江和孙中山在游轮上相遇,有了前面的铺垫两人顺理成章结成挚友,并开始一直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资助筹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此时的蒋介石呢,虽与孙中山相识,但不过是个寂寂无名的小喽啰,更不认识现在大名鼎鼎的张静江,不过两人的缘分来自另一个人,陈其美,他是蒋介石和张静江结识的桥梁,原来陈其美是张静江的义弟,生死之交,而蒋介石呢,又是陈其美的金兰兄弟,事情的变故发生在1916年,陈其美一直游走在护国讨袁前线,导致袁世凯对其恨之入骨,于是派人将陈其美暗杀,陈其美当场牺牲,年仅38岁,笼罩在悲伤的阴云之下,又害怕袁世凯的威名,一时竟无人敢去为陈其美收尸,包括他的家人也是,而唯有蒋介石,收到陈其美遇刺的消息,马不停蹄的前往,抚尸痛哭,毫不畏惧,一时间人人称道。

正是因为这件事,蒋介石入了张静江的眼,事实上作为陈其美的义兄,张静江得知兄弟遇刺,还曝尸荒野的惨状正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前去陈其美收尸,然而碍于远在外地做生意,且张静江本身腿脚不便,这才慢了一步,不过经此一事,蒋介石的名字是印在了张静江心里,两人也因为陈其美的关系日益亲密,得知蒋介石正因为失去“靠山”陈其美,事业失利,生活落魄,张静江二话不说向蒋介石伸出援手,多次在金钱上资助蒋介石,让他渡过难关,也是在接触当中张静江高瞻远瞩看出蒋介石的潜力,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不遗余力的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1920年,张静江到上海创办证券交易所,也不忘带蒋介石一把,带着他一起发了大财,在熟识之后,张静江更是一心帮助蒋介石,他心有丘壑,很清楚明白要想在政治上有建树,除了资金,最重要的还有人脉,张静江也开始他的运作,正值许崇智也想结交张静江,在张静江的有意张罗下,三人结义,暗暗为蒋介石拓张人脉。

不过虽说在张静江的帮助下,蒋介石事业上也算小有起色,但依旧只是游走在权利边缘,他当然不甘心于此,恰逢此时,又有一个机会来临,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决定筹建黄埔军校,设立建校委员会。

张静江帮助蒋介石建立人脉

之前的经营立竿见影,许崇智举荐了蒋介石担任筹备委员会委员长,正是踌躇满志之际,蒋介石一腔热血投进任务当中,夜以继日含辛茹苦,志在夺得黄埔军校校长之职,毕竟明面上是校长,实际上却能将军权牢牢握在手中,可惜的是,就在建校前夕,有小道消息传来,孙中山有意任命程潜为校长,他仅是副校长,前前后后忙里忙外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蒋介石一气之下辞官回了老家,不过这可不是想要放弃的意思,他不敢公开叫嚣不满,只能暗戳戳以消极怠工的方式反对孙中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张静江出面为他说情,果不其然,在张静江上门求见孙中山的第二天,事情就有了转机,两人十几年挚友,加上张静江的晓之以情又动之以理,最后蒋介石如愿以偿,被任命为校长,这也成为蒋介石人生不可或缺的契机,正是在黄埔军校位置上的积累,才让蒋介石在党内位置逐渐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伐战争期间孙中山逝世,进程打断,张静江也因挚友的离世伤悲,被迫回老家修养,此时孙中山最不愿出现的景象还是出现了,内乱迭起,当前国民党内部三方势力三足鼎立,蒋介石即便是黄埔军校校长,也并没有什么话语权,而是汪精卫、胡汉民和许崇智地位崇高的三人内乱,巧合的是,就在此时廖仲恺惨遭杀害,背后凶手之一就是胡汉民的堂弟,矛头直指胡汉民,汪精卫立刻借由驱逐了胡汉民出国,只剩下许崇智,此时蒋介石也就出现在眼前,汪精卫联合他,合谋将许崇智排挤出广州,此时的蒋介石才真正印证了外人口中的那个虚伪又算计的一个人,他早已忘记这个结义的大哥,一心沉浸在军权利中心的喜悦当中。

等到张静江回来,已经是大变样,不过蒋介石却将一切推到汪精卫身上,声称他只是听命行事,言外之意是他只是小人物,还掺和不进去,许是一直以来蒋介石都听他的命令行事,一副纯良的模样,张静江也就真信了蒋介石的话。

1926年1月,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召开,蒋介石主动提名让张静江当上了中央监委常务委员,在蒋介石力荐和推崇之下,张静江一跃成为党内的“第一号人物”,而蒋介石自己只是当了个中央组织部长,享受完全尊崇张静江的模样,蒋介石的举动再次让张静江放下心来,然而张静江怎么都没想到他的“主席”只维持了短短半年,在蒋介石敏锐嗅到有利形势之后,立即公开提出要张静江“以足疾为由”辞去国民党中常委主席职务,而他自己则堂而皇之地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党政军“一把手”,成为“最高领袖”,此时蒋介石的野心并未因此消减,甚至不满足于此,致力于国计民生的张静江与想要大权独揽的蒋介石就这样矛盾日益加深。

张静江和蒋介石关系破裂,郁郁而终

此时的张静江才认清蒋介石的真面目,似乎恍然他才是被玩弄在股掌之间的那个“小丑”,但表面上两人还未彻底决裂,直到蒋介石遇到了宋家人,蒋介石明白,要是有了宋家人支撑,张静江又何足畏惧?而攀上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蒋宋联姻”,那为什么联姻会使得蒋介石和张静江关系破裂呢?这又得追溯到两人刚认识的时候,那时张静江是一心一意提携蒋介石,不仅仅在生活和政治上对多方帮助,甚至婚姻大事上也没落下,蒋介石现在的妻子陈洁如就是张静江一手促成,张静江的继室与陈洁如是闺中密友,那时的蒋介石不仅已有一妻一妾,还居无定所,说得好听是在一心搞革命,说得难听不过是个穷小子而已,最终能娶到陈洁如都是靠张静江多次登门游说和保证,先是解释蒋介石家中的糟糠之妻是包办婚姻,没有感情,又是大肆夸赞蒋介石乃是前途一片光明之人,这才说服了陈洁如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却没想到这段张静江求来的姻缘只维系了六年,为了权利,野心膨胀的蒋介石又盯上了宋家,当时的宋家如日中天,有“民国第一家族”之称,大姐宋霭龄是孔祥熙的夫人,而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只有小女儿宋美龄正待字闺中,要是娶了她,也就意味着能得到宋家的支撑,蒋介石如何不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当时费尽心思娶到的“真爱”陈洁如就成了绊脚石,但又不能直接说出口,于是蒋介石想到了从张静江身上下手,他只抓住一点,娶宋美龄是一场政治联姻,是为了得到宋家的支持,他不会跟陈洁如离婚,只是送去美国,五年后还会复婚,或许那时张静江还对蒋介石有残存的一丝信任,他真的信了蒋介石的话,可惜结果却是陈洁如被弃之敝屣,哪有什么五年之约,只是南柯一梦,留给她的还有几十年的孤寂,反观在陈洁如离开不久,蒋介石就在上海最豪华的酒店举行了最隆重的婚礼。

这就是两人彻底破裂的原因,张静江重诺,却害惨了陈洁如,加上两人越发的意见不合,两人的关系似同水火,可已经得到宋家支撑的蒋介石,早已不是需要仰望张静江的人,反而是张静江的权利被一步步架空,最终他只能选择退隐,郁郁而终。

张静江死后,蒋介石一言不发,却总时时叹气,晚年蒋介石每每想起此事,都会望着窗外,感慨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