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兰浩特是一个做月子餐的商户发视频哭诉,她在自家店面的玻璃上贴了一个A4纸大的招聘广告,结果被当地城管部门通知要求接受处罚,被告知这种行为影响了什么,并根据相关条例要求她清除招聘信息,还要带着清除的照片和身份证去接受处罚,否则要封掉他的手机号。

女子称,如果提前告知她玻璃上不能贴,她也就不会贴了。她觉得自己在自家店面门上贴这么一张A4纸写的招聘信息,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何况自己还不是贴在店外玻璃上,而是店内的玻璃上。所以这位女子感到非常困惑和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要接受处罚。

女子的这段哭诉视频,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也引起网友的普遍质疑,认为当地城管部门的执法缺乏温情。尽管事后城管部门澄清只是“口头教育”,并未实际罚款,但这一事件依然触动了公众对于城市管理、执法合理性与商户权益保护之间平衡点的敏感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为何要进行处罚,乌兰浩特市城管局工作人员刚开始的回应称,张贴宣传品涉嫌违法违规,维护市容市貌是他们的职责,要对店主女子给予2000元到1000元的罚款,因为女子的纸只有A4那么大,罚款应该在200元。不过,在事情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后,乌兰浩特市城管局却突然改了口,称只对女子进行了“口头教育”,并没有进行罚款。

说好的最低200元罚款,为何突然就改成“口头教育”了呢?显然,外界的关注让他们感觉到了压力,也认识到了自己处罚的不妥当,为了怕引起麻烦,于是就成了“口头教育”。看来,当地城管的执法,弹性不小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商户真的违规,为何不罚款呢?难道就因为舆论介入之后,法律也不执行了吗?如果商户不违法违规,那么为何要打电话通知商户接受处理?商户的时间不就是赚钱的时间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小本经营的商户们为了招揽生意、寻求帮手,往往会在自家店铺的显眼位置张贴招聘信息。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却意外地让这位月子餐商户遭遇了“罚款”的乌龙。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罚要放,都是你们一张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确实规定了单位和个人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需经相关部门批准。然而,将商户的招聘信息简单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宣传品”,并直接套用此条款进行管理,显然忽视了法律条文在具体执行中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招聘信息不同于商业广告,它更多承载的是商户的生存需求与用工信息,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商铺的玻璃门作为商户的私人财产,商户在其上张贴招聘信息,应属于合理使用范畴,而非对城市环境的随意破坏。简单地将此行为视为违法违规,并施以处罚,无疑是对法律精神的机械理解和片面执行。

另外,对于许多中小商户来说,门面不仅是他们展示商品和服务的地方,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如今,各种繁琐的规定不仅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经营,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意。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小商户们本就利润微薄,再加上这些看似“为了城市形象”的限制,让他们的经营变得举步维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管理,既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商户和市民的实际需求与利益。在这个事件中,城管部门最终选择了“口头教育”而非实际罚款,无疑是一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事件就此平息,反而应成为我们反思城市管理方式、提升执法温度的契机。

一张A4纸虽小,却折射出城市管理中的大问题。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商户的无奈与无助,也看到了城管部门的努力与改进。希望每一位城市管理者都能以更加人性化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让城市管理更加有温度、有情怀。同时,也呼吁广大商户和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共同维护城市环境,让我们的城市因我们的共同努力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