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

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于近日举办的“中国甲烷减排技术路线展望”论坛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指出,甲烷减排有望为二氧化碳减排留下缓冲空间。

能源部门是甲烷排放的重要来源,主要来自煤炭开采和油气领域无组织排放。据与会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能源部门相关企业积极行动、通力合作,推动甲烷减排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通过在甲烷排放核算方法上持续改进、实现更精准的部门和空间排放归因,将有助于在更精细的尺度上加强甲烷控排。

企业积极行动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全球每年的甲烷排放量约5.8亿吨,其中自然源排放约占40%,人为源排放约占60%。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全球甲烷追踪》显示,2023年全球能源部门的甲烷排放量接近1.3亿吨,占人为源排放量的1/3以上,仅次于农业部门,主要来自煤炭开采的瓦斯逃逸以及油气领域的无组织排放。

在业内看来,甲烷减排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必要支柱。近年来,国际社会和我国对甲烷减排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应的减排战略规划。2023年11月,我国生态环境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后5—10年我国控制甲烷排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我国首个全面的甲烷控制国家行动计划。

在煤炭领域,我国甲烷减排工作经历了从煤矿安全到煤层气资源化利用,再到将甲烷纳入温室气体减排等重要阶段。相关政府和煤炭企业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在源头治理方面开展各项技术、理论、装备研发;在甲烷资源化利用方面,特别是全浓度甲烷控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出各种利用方式。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煤矿瓦斯利用量达到57亿立方米。

在油气领域,油气企业通力合作,积极推动甲烷管控。2021年5月,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在内的油气企业联合成立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各大油气企业也纷纷制定了甲烷控排的行动方案和具体目标。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崔翔宇指出:“我国油气行业甲烷排放在甲烷总排放量中占比较低,但由于油气行业产业聚集度高,推动甲烷减排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能源甲烷排放持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在会上指出,能源领域现有网格排放清单空间分布模式存在较大偏误,其研究团队通过构建高分辨率排放网格清单,完成了对排放空间模式的实质性修订,实现了更精确的部门和空间排放归因。

“基于动态能源设施数据库的自下而上清单研究显示,中国的能源甲烷排放已在2014年达峰,并从峰值的27.5Mt逐步下降到目前的约22Mt,降幅约20%。”滕飞指出,驱动中国能源甲烷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煤炭甲烷排放因子的大幅下降,主要由于露天矿产量提升、小规模矿井关闭和产量向产煤大省集中。但油气甲烷由于页岩气产量增加、长输管线和储运设备增加,排放总量持续上升。

滕飞认为,能源领域甲烷排放的时间趋势主要由煤炭甲烷排放驱动。近年来,煤炭部门淘汰落后煤矿的产业政策重塑了煤炭生产格局和特征。2011年—2020年,10460个在产煤矿中,超过80%是小煤矿;2020年,2863个在产煤矿中,仅30%左右为小煤矿,超过20%为大型煤矿,露天煤产量占比由8%升至17%。

“由于退出煤矿的排放因子普遍较高,同时煤炭生产往瓦斯含量低的地区(内蒙古、新疆等)转移,2013—2020年间,中国在产煤矿平均排放因子下降了24%。”滕飞表示。

在油气领域,滕飞指出,2011—2020年间油气甲烷排放持续上升,从1.25Tg/a(百万吨/年)年增长到2.88Tg/a。其中,页岩气勘探开采占天然气勘探开采环节排放的35%,管道气进口成为第二大排放来源。

进一步完善MRV体系

《行动方案》指出,近年来,我国在甲烷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甲烷排放控制仍然面临统计监测基础较为薄弱、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完备等问题,技术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提升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全面有序推进甲烷排放控制工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针对油气领域,崔翔宇表示:“油气行业甲烷控排需要付出不断地努力,完善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实施逸散、放空甲烷减排工程,开展开采全流程甲烷排放智能化、数字化管控,持续降低天然气生产过程甲烷排放强度,增强天然气清洁能源属性,提升天然气在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上的贡献。”

在滕飞看来,近年来排放源在精细尺度上的动态变化重塑了中国的整体甲烷排放模式和减排重点,而现有研究尚未认识到这一影响。“清单的编制方法可以通过跟踪设施层面的变化加以改进,并通过建立详细的动态数据库来反映最新的排放模式。使用改进的、动态的排放空间网格清单以加强自上而下的反演研究,实现更精准的部门和空间排放归因。”

“基于高精度的空间排放信息有助于制定区域战略,在更精细的尺度上识别机遇和障碍,促进国家和地方实施甲烷行动计划,从而将气候目标转化为政策实践。”滕飞表示。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