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32师老山防御作战40周年#

作者:32师侦察连指导员 曾庆国

侦察连虎口拔牙纪实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10月25日拂晓,老山防御战场,天气晴好,一片寂静。在32师师指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参加这次捕俘军事行动的所有部(分)队在各自岗位上严阵以待。侦察连所有已到541高地一线的人员,除留一个班交给白参谋作为机动使用外,潘启德连长带领其余人员和96团3连两个班(含重机枪1挺,40火箭筒2具)担任火力掩护在541高地前沿就位。96团2连1个排担任接应救护在140号阵地前沿就位。全体前出捕俘人员集中,简短动员,再次明确任务分工、重申战场纪律和潜伏纪律,检查武器弹药和装备行装,整装待发。

随着白万明参谋“出发,祝你们成功”的命令,捕俘小分队按火力1、2组(携冲锋枪、手榴弹)、指挥组(携冲锋枪、微冲)、捕俘组(携冲锋枪、手榴弹、高压警棍、匕首和手铐)顺序。师工兵连班长文世祥副班长张红忠一马当先,带领小分队沿着预先开辟的通路前出。迂回下陡坡、绕峭壁、越嶙石、攀藤蔓、穿树林、钻草丛,向目的地一步一步潜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万明(左一)组织战术演练资料照。白万明历任师侦察连指导员、侦察科参谋,多次带队俘虏越军,是著名的侦察作战骨干】

当距离潜伏区域约50米时,小分队停止前进。由于昨天(24日)对敌袭击失利后,距此时已10多个小时,该设伏区域不在我夜间有效监视观察范围内。为防意外发生,对该设伏区域自上而下进行仔细观察搜索。

确认无异常后,排长李金锋带领火力1组和班长张本山的火力2组沿峭壁半山腰迅速隐秘行进至潜伏点,分上下两层重叠布置在凹地一侧的陡坡石缝树林中,负责警戒和隐蔽待机出击。该伏击点直接面对敌经常出现的山背突出部缓平地段,可目视140、116号阵地前沿向越延伸山背突出部反斜面及交通壕草丛小路敌之动向,距敌仅隔凹部冲沟,直线距离约35米,地势略高于敌所处位置,是最先能够发现敌军动态和便于我隐蔽突袭敌军的最佳位置,也是最容易被敌发现和最危险的地域。

捕俘组能否捕俘成功,取决于火力1、2组能否全歼突出部之敌和迟滞反斜面增援之敌。因此,火力组的行动是保障我小地域内捕俘行动成功的关键所在。火力1、2组占领了有利地形后,两名工兵向捕俘组位置探测搜索前进,扫除障碍,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已顺利完成排障任务。即令文、张二人返回140号阵地向白参谋报到。

排长孙万余带领捕俘组布置于凹部林中小道靠峭壁的上方约2米处,利用一块大石头和一片灌木杂草潜伏待机。我带战士杨来山位于捕俘组侧后上方约5米处一突出的大石块旁。此点可直接观察突出部平缓地段和设伏区域敌我双方基本情况,便于指挥和增援捕俘组。各组之间及我与白参谋的联络均使用小型无线联络机沟通。按预先约定,以各种长、短、急、缓、多次吹风等方式分别代表各种常用暗号通信。上午9时许,各组就位完毕,我向白参谋报告:捕俘小分队就位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激战前的宁静,感觉时间过得真是太慢太慢,既有焦虑,也有期许。许多在行动前没有考虑的事情一股脑都涌上心头:种种迹象表明,当面越军一定会来的,师首长的伏击捕俘行动决心是完全正确的。只要今天越军敢于前来,我们就一定要坚决迅猛、速战速决地打好这次伏击捕俘战斗。但当面敌军今天会不会如期而至,会不会推迟到中午或下午才来,会不会今天不来而明天再来?假如敌未如期而至,我们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隐秘持续潜伏到底,守株待兔……

在艰难的潜伏待机中总算熬过了1个小时,按敌前阶段的活动规律差不多该出现了,于是向各组发出信号:注意隐蔽,加强警戒。并轻声提示身旁的杨来山“注意观察”后,随手折了根木棍含在口中当烟提神,坐在地上闭目养神稳定情绪。把有可能出现的敌情处置预案又细细地捋了一遍,盘算着越军能否一步一步地钻进我们预设的伏击圈……

上午10时20分,排长李金峰发出联络信号:敌已出现。紧接着身旁的杨来山用手推推我说:“越军来了。”

仅在短短的1分多钟,敌已陆陆续续来了10余人,都随意地停留在山背突出部平缓地段一线。从敌表面现象观察,其行为松散,举止随意,好像没有什么警惕性,也没有布置警戒。

紧接着,李排长又发来信号:山背突出部反斜面敌交通壕一线发现敌40余人。随后,敌已逐步汇集在山背突出部及山背斜面敌方一侧。越军着军装(无军衔)、有带武器、有带工具、也有空着两手不带武器或站或坐,嚷嚷着声音不断,好像在暂时休息,没有要前出的迹象。从潜伏点林中空隙近距离观察过去,仿佛眼前一大片全是越军,也感到心里阵阵发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军资料照】

在我们前期抵近侦察时从未出现过这么多越军,今天突然在近距离设伏区域面对多我三倍之兵的突发情况,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今天抓捕俘虏没希望了。出发前杨参谋长曾在电话中多次对我反复强调:一定要确保伏击行动隐蔽突然,实在不好抓捕俘虏就坚决歼灭该敌,迅速撤到安全地带,我侦察兵一个也不能丢。心想:如果不冒风险打个漂亮伏击歼灭战肯定没问题,战果一定可观,对全师指战员都能交待。

此刻近距离居高临下突袭越军则是最佳时机。正在犹豫是否下令向敌突然袭击时,李金锋排长发来信号:准备突袭。孙万余排长也发来信号:准备捕俘。我回复:隐蔽待机,听令行动。李、孙二位排长发来的信号,好像一下子突然使我警醒过来,瞬间闪过一个固执的念头:五年多的中越边境侦察作战中,我师侦察分队官兵一直围绕着捕俘做了不少准备,吃了不少苦头,还牺牲了几名官兵,可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一次成功。这一次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千载难逢的伏击捕俘机会,岂能随便错过。

当前,我方潜伏人员没有暴露,敌也没有发现我行动,纵使敌多于我,但都疏于防范,并大部分停留在反斜面越方一侧。在小范围伏击区域内我处于战术行动主动方,占据绝对优势,天时地利。早打一时或晚打一刻都无碍大局。心中自我安慰不急不急,再等等看有无捕俘时机?

时间在一秒一秒的走过,心跳在一点一点地加速,血液在一阵一阵的翻滚,风险在一层一层地增加。仿佛空气刹那间都凝固了,但全体潜伏人员牢记着潜伏纪律,不忘使命,屏住呼吸,隐蔽身形。默默地把预先准备好的两个两个绑在一起的手榴弹轻轻地摆在面前,双手紧握着上了膛已打开保险的冲锋枪,双眼死死盯着越军的一举一动,冷静地坚定地等待着突袭的命令,随时准备挺身跃起给敌重重一击,全歼该敌于枪下。这一过程无非也就短短的一分来钟,却好像经历了漫漫长夜,从紧张到平静,从担心到放心,从期许到渴望,从稳定到亢奋,只待突袭命令那一刻……

突然,敌一军官模样者大声叫唤着,站在山背突出部的嶙石上“叽哩哇啦”的说了一大通听不懂的越南语,并面向我140号阵地方向和伏击区域上方树林用手指指点点、比比划划,好像在布置什么任务。

10余名站着或躺着坐着的越军全都站立转过身来面向我方。随着敌军官模样者手指的方向,向我方翘首观望。稍候片刻,真是天遂人愿,运气爆满,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只见2名越军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地离开人群,一前一后沿着崖壁一侧的林间小路,缓慢向我捕俘组潜伏位置搜索行进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军资料照】

火力组李排长向我紧急连续发出信号:敌已前出。我也向捕俘组立即发出信号:准备捕俘。并报告白参谋敌已前出。走在前面的越军没有携带武器,晃动着脑袋、左顾右盼地探寻前路缓慢走着,左手持探雷针,右手拿工兵锹,边走边拨弄小路旁茅草和藤蔓枝条,偶尔敲打着小路边石壁,时不时左右手相互击打工具而发出一阵阵声响,向我捕俘组潜伏位置接近。后者距离前者约两米,背着冲锋枪手榴弹,很随意地跟进在前者之后。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敌人很麻痹松懈,基本没有防范意识。我全体侦察兵们信心满满地期待着最佳伏击捕俘时机。

敌越来越近,10米、8米、5米……当前行之敌即将进入我潜伏位置时,只见突出部之敌发出一阵骚动,又一名敌军也背着冲锋枪手榴弹沿着小道一路跟随过来。

此时,第一名前行越军正好走过田茂斌、贾天权及孙排长潜伏位置,来到了第1捕俘手李方正最佳捕俘位置下方2米处的小路上。第二名越军走到了贾天权位置的正前方。说时迟,那时快,只听捕俘组孙排长端着冲锋枪站起身来大喊一声:“上!”

班长李方正“唰”地一下,从巨石旁后面闪身跃出,临空飞扑而下。天降神兵,敌惊恐万状,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大声惊叫。李方正人未落地,在空中伸出双手老鹰抓小鸡般一把抓住越军上衣,凭着飞扑向下的惯性缠抱住敌军,一同重重地摔倒在路下草丛中,向冲沟翻滚而下5、6米远。敌不停地怪叫着,用没有抱住的另一只手,挥舞工兵锹击打李方正头部,李方正大声怒吼着与敌缠斗厮打。尽管额头被敌工兵锹击伤血流满面,依然使尽浑身解数,奋不顾身按事先约定的抓捕招数拼命缠抱敌人,用头撞击敌军面部,决不松手半点,等待第2第3捕俘手增援,制服敌俘……

随着孙排长的一声“上”的命令,班长贾天权在李方正扑向敌人的同时,从草丛中一跃而出,端着冲锋枪直指仅3米距离的第二名越军,一个抵近射击,将敌当场击毙。孙排长和副班长田茂斌也瞬间同时站起身,举枪共同将走在后面约7、8米远的第三名越军当场击毙,连滚带爬地狂奔向小路下冲沟,增援李方正……

按照伏击捕俘行动前事先约定:由捕俘组掌控实施捕俘行动的最佳时机,当捕俘手扑向敌人时,就是整个伏击行动开始的命令。排长李金锋见到捕俘组捕俘动作后,站起身大声怒吼“打”,率领火力1、2组6名成员“唰”地一齐跃出潜伏位置,端着6支冲锋枪对着约35米远突出部之敌一阵猛烈扫射,瞬间一个站着的敌军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一束束手榴弹又居高临下的狠狠砸向已全部倒地的敌群,瞬间将滞留在突出部缓平地段的10名越军全部歼灭。紧接着,李排长带领洪新华、梁克林迅速向突出部冲击展开,占领有利地形阻击反斜面交通壕小道沿线增援之敌。班长张本山带领景光成、罗万成警戒伏击区域周边敌情,保障捕俘组抓捕。我和杨来山向突出部之敌打了两个点射后,也迅速向抓捕点接近。

枪声就是命令,541高地前沿一侧由侦察连长潘启德带领的火力掩护分队的重机枪、火箭筒和冲锋枪也一齐向突出部反斜面之敌猛烈射击,阻击山背反斜面增援之敌。96团部署在140、116号阵地及两翼配合行动的战斗分队也向敌阵地开火,并展开接应救护。

这一切都几乎发生在同一时刻,震耳欲聋的枪声、手榴弹、火箭筒弹爆炸声响彻山林。伏击战斗的枪声响后不到两分钟,我师炮群向着预定目标猛烈炮击,炮弹划破蓝天刺耳的声音从我们的头顶飞过,精准地砸向敌阵,砸向阻击增援之敌区域。最近的炮弹落在距敌最前面李排长的火力组不到50米,只感到地皮在震动,炮弹爆炸的热浪扑面而来,达到了炮火拦阻敌军增援的最佳效果,为伏击捕俘小分队赢得了安全撤回的宝贵时间。

伴随着伏击区域激烈的枪弹声,我们的捕俘英雄李方正还在与凶残的敌人殊死搏斗。孙排长、贾天权、田茂斌瞬间击毙走在后面的第二、三名越军后,孙三人连滚带爬迅速奔向冲沟增援李方正。田茂斌奋勇在前飞身扑向还在李方正手中拼命挣扎的敌军,敌我3人一同翻滚着又向山下冲沟草丛中滚了5、6米远,直到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停住下滚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怪叫着拼命用一只手使劲伸向其腰间掏出一颗松发手榴弹,被赶到在旁警戒的孙排长发现,即大声喊道:“有手榴弹。”贾天权见状猛扑上去与田茂斌一同死死扣住俘敌之手,解除敌企图拉响的手榴弹,并将敌彻底制服,拷上手铐。直到这时,李方正才松开缠抱敌人多时的双手,筋疲力尽地坐在草地上缓解体力。整个捕俘过程从抓捕到制服敌俘,用时不到一分钟。

我和杨来山奔向捕俘组潜伏点小路附近时,遇见孙排长扶着头部面部流血的李方正从冲沟草丛中向林中小路攀爬上来,便令其先撤。随后大声问道:“抓到没有?”记不清是谁大声回答:抓到了。

再看冲沟底部,贾天权、田茂斌推拉着俘虏向上缓慢攀爬移动。我立即向白参谋报告:捕俘成功,申请炮火拦阻射击。白令:马上撤回。即令李排长殿后,掩护全队撤离。由于峭壁坡陡,嶙石藤蔓遍布,去时往下都难行,回来往上就更难爬行了。徒步难走再加上个不愿意走的敌俘,使得押俘倒成了难以言喻的体力活。

敌俘声嘶力竭地不停嘶叫,用双腿蹬着山壁不断的扭动躯体。随着敌俘双腿猛蹬峭壁,贾天权、田茂斌和敌俘又重重地摔倒在草丛中。田茂斌翻身爬起,随手抓过敌俘身上的急救包强硬塞入敌俘口中。杨来山快速奔下去奋力协助拽拉敌俘,距此最近担负警戒的火力组战士罗万成也从两米多高的石壁上跳下来协助。坡陡草滑路险,大家都站立不稳,加之俘敌拼命挣扎,押送俘虏难度陡然增大。我一时气愤不过,拿着冲锋枪用枪托对准路过的敌俘大腿就是两下砸过去,方才老实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在我军强大猛烈的炮火压制打击中,在我掩护接应分队的紧密配合掩护下,目送田茂斌弯腰扛背着敌俘,贾天权、杨来山、罗万成协同推拽拉拖,众人合力将敌俘一步一步的押上陡坡峭壁,平安顺利撤回140号阵地。火力1、2组也迅速交替掩护回撤。

我等到最后一个撤回的李金锋排长时,他满面笑容地向我报告:“火力组全员安全撤回。撤得正是时候,携带的子弹手榴弹刚好全部打光,要是敌再增援上来,只有你来接我啦。”直到此时此刻,紧绷了一个上午的弦才逐渐松弛下来,深深感叹:参加前出伏击捕俘的全体战友们真是太给力了,严守潜伏纪律,勇敢坚定沉着,孤胆抓捕,通力合作,上演了一场典型教科书般的阵前伏击捕俘战斗。

怀着完成任务的喜悦心情,我和李排长相互搀扶着最后撤回到140号阵地。再次清点前出人员后,郑重地向白参谋报告:圆满完成伏击捕俘任务。俘虏押回,全体伏击捕俘小分队安全撤回。

【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