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历史爱好者眼里,他们总是简单地把苏联能够打赢二战,归功于人海战术。
但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其实脱离了问题的本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去认真探讨这个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抛开各种偏见,客观地谈一下,苏联赢下了苏德战争之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根本原因——独一无二的动员体系。
苏德战争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在开战头4个月里,苏联就赔光了家底,超过7,500多万的人口以及大量工业产能丢在了德国占领区。
此时的苏联,兵源以及装备的损失已经达到了使军队崩溃的极限,这要是换成任意一个国家,可能都已经不得不投降了。
但是苏联,却越打越强,日后反攻时更是彻底放飞了自我,仅用不到两年,就把战火烧回到德国人自己的土地上,直接掀翻了希特勒的牌桌。
苏联获胜
结合历史规律来看,苏联的逆袭简直是个史诗级的大型魔幻故事。我们常被东线战场上波澜壮阔的大会战所震撼,但是对苏德双方,尤其是苏联的动员体系看得非常不透彻,所以,苏联究竟是如何做到逆风翻盘的呢?
我们先从军事动员方面分析,苏联在建国初期,就饱受内战和外国干涉的巨大压力,内部少数民族的纷争时有发生,外部的敌意也从来没有消除。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下,苏联红军早早的在和平时期,就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防动员体制。
当时的苏联就已经认识到,未来的战争将是规模空前的,是你死我活的。所以,苏联最初就把兵源动员当成生死关头的,赌国运的最后手段。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当时的装备等级,尤其是实力强劲的德国,早已经步入机械化军团时代。这就意味着,光有大量的步兵已经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像影视剧作品中那样,大家一哄而上,十几个路人甲就占领对面阵地的事情,在现实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苏联红军
一战的惨烈,就可以看出,重型武器和铁丝网的发明,让一味的人海战术已经宣告无效。这就更不要提二战中广泛应用的装甲兵以及航空兵了。
普通步兵的补充,依靠组织和动员能力就可以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战斗力的明显不足,其战力的发挥,必须得到机械化部队以及航空兵的加持。
而恰恰最大的难题便是,机械化部队和空军的兵员无法依靠临时征召获得。所以,装甲兵和飞行员入伍后,往往在战前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训练,在和平时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在战争年代,随便一场战役过后,就容易造成大规模的兵源空缺。
德国就在二战后期,就因为飞行员补充的问题,影响了空军的发挥,日本更是出现了飞机生产出来却没人可以驾驶的情况。
那么重点来了,苏联是如何处理这一史诗级难题的呢?
苏联装甲兵
首先,在装甲兵领域,苏联的农业生产,推行集体劳动以及机械化设备的农庄式生产。而这样的农业模式,恰好为军队提供了潜在的机械化兵源储备。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发展机械化装备。并且,苏联军方也首先在部队中大规模培养战车兵。同时,将农业生产中的拖拉机操作手也作为战车兵的储备兵源进行培养。
苏军在20世纪30年代,依靠现役部队,装备训练了1.1万个战车车手,农业及工业生产部门还能提供5-8万后备战车驾驶员,这也成为了苏联大规模发展装甲兵的基础。
二战中,尤其在战争前两年,苏军装甲兵虽然因为战术及装备问题导致出现了很大损失。但是,苏军在装甲兵恢复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缺乏车组成员。
苏联装甲车
而在空军领域,问题则显得更加复杂,因为空军对兵源的素质要求更高,所以二战中大多数国家都面临飞行员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苏联的兵源素质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本来就存在一定不小的差距,而苏联训练飞行员难度,与美国、英国甚至和德国相比,难度都会更大一些。
苏联在很早就认识到,航空兵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弱点,所以,一项令人拍案叫绝的操作就这么出现了。
苏联为了保证己方空军需要的飞行员数量,早在30年代就开始了一个以培养10万名飞行员为目标的训练计划。创造性地依托飞行学校、体验飞行、青少年航空夏令营等载体进行航空兵培训。使苏联在30年代,就建立起规模较大的预备飞行员储备力量。
而后又经过装备发展,苏联迅速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军部队。
二战时的苏联飞行员
虽然苏联飞行员的基础素质不是很高,但是对比参战的其他国家来说,在战争中飞行员严重紧缺的问题,苏联显然更占优势。
苏联与美国在空军的扩充发展过程中,两国几乎都没有受到飞行员数量问题的影响。美国是受惠于良好的民间飞行基础。而苏联,则是完全依靠战前实施的大规模预备飞行员训练体制。
讲到这里,问题还是没有那么简单。虽然苏联在开战前就做好了大出血的心理准备,但是依然是万万没有想到,德国人居然会在1941年夏季就发动战争。
先抛开大清洗的影响不谈,德国人发动战争的时机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这个时间恰恰是苏联装备全面更新的最开始阶段,新装备的规模还有运用能力都非常有限,而手里的现有的装备,也像我们用了好几年的手机,心想说马上要换新的使用了,也就降低了保养标准。
这个时候的苏军正好处在最脆弱的阶段,在前线,很多部队的武器辎重、补给、油料等全部脱节。甚至有些作战单位在面对德军发起攻势的时候,军人手里根本没有武器,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苏军前期的惨败。
苏德战争
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苏联早在和平时代就建立起的动员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开战的第九天,苏联就完成了530万人的动员征兵工作。而后,在开战第一年,苏联就动员了几乎可动员的全部兵力。这些事情,如果没有在事先制定出完整而系统的规划,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这样看似竭泽而渔的做法,其实也是有其更深层的逻辑的。简单来讲,就是苏军前线惨败,大片国土迅速沦陷,各种军工厂正在大规模地进行打包作业,随后抓紧转移到后方。这些工厂恢复生产是需要时间的,而这宝贵的时间,就是由这些新动员的部队参战来赢取的,而后来的历史发展也验证了这一逻辑。
1942年的秋季,苏联的坦克工业在后方重建完成,并开始全面生产。
1943年全年,这些兵工厂为苏军提供了2.4万辆各型战车,而1944年,则更加夸张,共提供了2.9万辆,其中就包括t34-85、is-2、ISU-152等新锐强劲装甲战斗车辆。
苏联装甲车
苏军在航空工业方面同样突飞猛进,在1941年11月,受到军工厂转移影响,当月飞机产量只有可怜的627架。而1943年,全年的飞机产量就超过了3.5万架。平均每个月3900多架。
有了这些装备和载具作为物质基础,以及上文提到的庞大的技术员充当人员储备,苏联红军在1942年5月便又组建了坦克军以及坦克集团军,并在1943年完善了坦克集团军的编制和组织形式,以便能够完成更深远的纵深挺进包围,从而快速的结束战争。
如果没有这些武器,苏联可能在1943年,后备兵员消耗殆尽后,就不得不面对失败的结局。
那既然提到了军工生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苏联在后方军事、工业领域的动员情况。
战争伊始,苏联的军事工业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刚才提到的向后方转移的问题。因为德军的快速挺进,苏联军工系统不得不马上进行后方转移。而这次大转移,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苏联工厂
1941年7月至11月这四个月间,总计有1523座工厂被转移到伏尔加河、西伯利亚以及中亚地区。期间,苏联动用了150万节次的火车车皮。这次对重工业的大规模搬迁重组,是一项表现出巨大耐力和惊人组织能力的伟大成就。
大规模的工业转移,给苏军的武器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也是苏军在1941年至1942年被动应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军工系统的转移,也在生产条件上有一些积极因素。
首先,苏联在战前的军事工业可以说是庞大但低效低水平的,旧式装备虽然生产简单、规模大,但是战时的技术水平根本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
但是转移到后方的新工厂就不一样了,这些新工厂都是在空白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新工厂从建设的最开始就是按新装备的要求来开工的,没有了旧生产线的包袱,这些工厂可以直接生产新产品,新型号。
苏联工厂
但其实,德国人在工业生产中,偷懒和漫不经心都可以说是史诗级的强者,而苏联则完全相反。苏联在战争时期,仅保有60万台左右的金属切割工具机,就算战争期间生产补充了一些,但是跟德国人210万台的规模相比,仍然是望尘莫及。
同时,苏联的煤、铁、钢、电力等资源都远不如德国,这就逼得苏联使用最彻底的方式——不停歇地使用机器。
根据苏联的战后统计报告,每1000台苏联金属切割工作机生产的军火,要比德国多7-11倍,而要完成这样一项奇迹,苏联唯一可以依靠的,也只能是人手。
苏联要面对二战大多数国家都遇到的一个矛盾,就是军事人员严重短缺与工农业生产所需人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甚至可以说,苏联的问题要比其他二战国家更为严峻。
要知道,苏联在战争的第一年就进行了榨干式的动员,使得后方的军工装备生产极度缺乏人手。但聪明的苏联采取的方法则是,全面挖掘潜在的劳动力,尽可能集中劳动力,征集人力方式主要包括动员14岁以上少年,动员城市中的劳动妇女,动员不适宜服役的男子,从集体农庄招工以及动员无法返回前线的伤残军人进行军工生产。
苏联的劳动妇女
但是就在1941年下半年,苏联就动员了100万左右的家庭妇女和青年学生,又将70万左右不适合服役的成年男子组成建筑营以及劳动队,真的可以说是动员后方可动员的几乎全部人力去填补工业生产的人力缺口。
但即便如此,人力缺口离预期效果还是差了很大一截,所以苏联又采取硬性规定,所有人都要加班加点、同时取消休假等等多方面手段。就这样,工厂硬生生增加了1/3的总生产时长。此类工业系统的动员,也为军工生产提供了人力上的重要保障。
虽然在战时,苏联工业部门始终缺少人力、能源及原料,但是苏联军事工业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效率却一直发展神速。
自1943年,苏军就已经开始不再缺乏重武器了,在具体武器的细节方面,苏联也是绞尽了脑汁,苏联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能力其实是很有限的,它们根本做不到只靠行政命令就能来保证武器的生产质量。
苏联的劳动妇女
有些人会说,苏联武器本来设计就是简易可靠,但是你要知道,苏联男性工人都去了前线,靠这些少年和大妈们,是不可能保证原有生产品质的,武器简易生产的设计仍然存在有限度,于是,又一个大招出现了。
苏联将少数技艺高超的技术工人集中在起来,让他们把技术和品质要求较高的部分,比如战车、飞机引擎、瞄准设备、精密机械、变速箱等等重要部分进行完成,而武器其他部分能简化就简化。
比如著名的“胜利”武器,苏联装甲部队的绝对主力——t-34型坦克,在世界各地很多博物馆和纪念馆都能看到。战争时期生产的T-34看起来非常之粗糙,铸造的炮塔表面装甲凹凸不平,但是火炮的瞄准设备以及传动齿轮却是非常精密的。
还有大名鼎鼎的波波沙41型冲锋武器,虽然这枪看起来有些粗笨,但是枪外管、内膛却均采用了当时最新的镀铬技术,飞机也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制造的。
苏联坦克
苏联的航空器械,则将高素质工人一股脑儿的都集中在飞机引擎生产领域。现在,有了士兵、有了武器,还有一个应该被加倍重视的严峻问题,那就是吃饭,就算拥有再好的武器装备,士兵饿着肚子还是打不了仗的。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还要谈一下苏联的农业生产动员。
虽然苏联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也拥有了比较可观的粮食储备量,但是仍然有个巨大的隐患。因为主要的粮食产区都在靠近中欧的西部国土上。
例如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但实际上的结果就是1941年战争爆发,仅仅是第一年,苏联就把粮食产地的2/5丢在了沦陷区。
面对这个状况,苏联最开始的做法是用剩余的粮食储备救急,同一时间,马上在后方实行了特殊措施。这一特殊措施便是非常严格的配给制度,这一行为的实行显著地缓解了粮食方面的压力。
苏联士兵排队打饭
例如在1932年的粮食消耗相比1940年降低了一半,而后,又在后方大规模开垦耕地,以此来提高粮食产量。可是,开垦荒地这一过程中,苏联又遇到了同工厂一样的矛盾,没错,依旧是男性劳动力极为缺乏的问题。
要知道,苏联集体农庄在战争期间一共向军队和工业部门输送了1,350万人。其中,男性为1,24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战前苏联集体农庄全部劳动力的73%,这就导致了,农业生产上的问题的严峻程度,甚至比工业系统更为恶劣。
于是,从1942年开始,妇女、少年还有老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农业机械装置操作手中的女性比例,由战前的5%直接飙升到45%。
而且苏联采取定额征收的方式筹集农产品,农庄职工将绝大部分收成提供给国家来供应前线的军工部门,留下小部分做口粮。我们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战争时期的苏联农业承受的压力也的确接近了极限。
苏联农业耕种
但随着战争局势的改善,沦陷的国土被逐渐收复,尤其是乌克兰的收复,大大缓解了几近崩溃的后方农业生产压力。
同时,来自西方盟国的食品物资也有效帮助苏联度过了危机。到了战争后期,苏联农庄甚至可以继续为前线提供一些兵源供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苏联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竭尽所能的在人力、生产方面进行高负荷运转,但还是一度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德国人在占领了整个西欧的工业经济资源后,他可以漫不经心消极怠工,但是苏联完全没有这样做的资本,从劳动力与军队人数的比例也可以看出端倪。
按照二战标准,具备比较完善军工体系的国家,陆军每名士兵需要4-5名劳动力支撑,而苏联在1942年,劳动力数量和军队数量的比值就已经降低至3.1:1,虽然战争后期有所回升,但因为充斥着老弱病残,所以,苏联的劳动力质量,在所有参战国中是最差的。
苏联兵工厂中的女性职工
而苏联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彻底而又高效的动员措施,用保重点的方式,构建最能满足现实目标的军事力量,逆风翻盘。以大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打碎了法西斯称霸世界的美梦,也改写了整个20世纪的历史,深刻的影响了世界格局,直至今天。
最后,我想说的是,枪炮齐鸣,战火纷飞,看似波澜壮阔,激动人心,但是在这铁血浪漫的外衣背后,是前线战壕里出生入世的士兵,是后方工厂困顿而饥肠辘辘的妇女和儿童,更是千千万万支离破碎的家庭。
总结以上观点,苏联胜利的三条因素:
一,庞大的国土面积、较为充足的人口以及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
二,苏联在前两个五年计划中均超额完成,受益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苏联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就发展出了一套相当完备和先进的工业体系,而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就意识到了战争的威胁。同时,在亚洲也得到充分发展,所以苏联失去西部工业区后,搬迁的工厂能迅速的迁移到后方在短短的18天内就能复工生产,为红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
苏联工业
三,平权!这是苏联战斗力的核心,我们难以想象现在在中亚和东欧打成一团烂泥的国家在苏联时期曾经是亲如一家的兄弟。苏联国内的民族甚至性别的充分平等,使得苏联有着难以想象的后备部队动员能力。
以上便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啦,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关于二战方面的知识,请给动动您的手指,为我点上您宝贵的一赞。总之,点关注,不迷路,我是小欣,我们下期再见吧。
视频链接:胜利并非偶然?二战苏联获胜的根本原因 , 空前绝后的动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