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牛背上的小孩》到《回乡偶书》,“台湾地区民谣之父”胡德夫从如鹰般的青年唱成了白头发、白眉毛的老人,从台湾唱到了大陆,74年匆匆人生路上一会儿西、一会儿东,但始终要回到出生地——被台湾排湾人称为“天空”的台东大武山,心灵指引他回到身为中国人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以前出发的地方,这是最后一个上坡,引向家园绝对的美丽。你我需穿透每场虚幻的梦,最后走进自己的田,自己的门。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最思念的地方。”

在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时有感而发,胡德夫写了这首《最最遥远的路》,告诉那些与他一样走出台湾少数民族村落“北漂”的孩子们,需“遍叩远方的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台东县太麻里到淡水、台北,胡德夫叩开一扇扇门,遇到了人生的挚友李双泽、杨弦,思考什么是自己的歌,能不能唱自己对所处时代的感受。他找到了写歌的动力——“母亲”,在漂泊中感受越发深厚的乡愁。不论是他的第一首歌《牛背山的小孩》还是《太平洋的风》《大地晃神的孩子》,都在讲像母亲一样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一个晃神的孩子,我们人是被创造者放在地上,然后就摆在那边看你要去哪里游走,去哪里玩,然后时间到了你就回家。”

在快要五十岁的时候,胡德夫身患骨刺回到家乡,八十几岁的母亲陪他走过了人生中最难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踏上回家路,就不再四处漂泊。2005年,55岁的胡德夫发行了自己的首张个人专辑《匆匆》,收录了好友李双泽生前写的歌,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在演唱会唱了好友杨弦谱写的《乡愁四韵》,天南海北的人都来听他的演唱会,其中有来自海峡对岸的白岩松

“听他的歌,总会想到自己的故乡,而故乡,正是年少时天天想离开,可年长后却夜夜想回去的地方。”

白岩松在胡德夫所著的《我们都是赶路人》的序里写道“感谢胡德夫,用他的歌,为我们唱出并永久保留了一个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歌声可以跨越海峡,因为“最好的歌,就是一座大桥”。胡德夫记得李双泽生前想写一首歌《一座大桥》,想象两岸人民在桥上穿行往来,沟通问好,而他想做这座大桥的“桥墩、缆索、螺丝钉”。自2006年以来,胡德夫多次来大陆演出,登上央视、地方卫视的舞台,去过北京、上海、云南、甘肃、四川、广东、平潭等地,和许多大陆音乐人成为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中秋,74岁的胡德夫跨海而来,在2024“月是故乡明”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选择吟唱的《回乡偶书》,是在《牛背上的小孩》基础上加入贺知章诗句的版本。经历时间的流变,这首歌从孩子视角唱童年时光,变为归乡老者唱告老还乡,胡德夫与漳州华安高山族的孩子们一起,与曾经的自己对话。

对话的不仅是声音,还有文字、影像。用12000多封跨越海峡的书信构建起历史与当代对话场域的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也融入到胡德夫此次《回乡偶书》的表演中。

在实景舞台与水幕成像技术结合打造的“湖中映月”舞台,光影变幻中涌起思念、乡愁汇聚的百米丝绸海浪,伴随容纳高山、大海、土地、风的辽阔浑厚歌声,那些记录着两岸悲欢离合、风云激荡的个体记忆、私人表达,勾连起两岸的“集体记忆”与情感文化认同,组成胡德夫为代表,倡导两岸交流的践行者们架设起的大桥零部件,让两岸人民以及想要归乡的漂泊游子在这座桥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树为后人乘凉,要学我们的老祖宗。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匆匆,匆匆。”

胡德夫在歌声中邀你同走回家路,团圆共此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 | 陈亦阳

主编 | 吴怡吟

监制 | 林凌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