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晨月夕

我国的传统节日了,有三个月亮有关的,一个是除夕,一个是七夕,还是一个是月夕。其区别在于,除夕那天没有月亮,七夕是月半弯,而月夕则是满月之时。

哦,对了,有些朋友可能对于“月夕节”不太熟悉;其实,这个名字尽管看起来有些眼生,节日是大家非常熟悉,月夕节就是中秋节、也叫秋夕。

除了月夕之外,中秋节还有其他的别名,如:祭月节、八月节、八月半、月节、团圆节、女儿节;在部分地区,中秋节还有叫月光诞、果子节、南瓜节、后生节、端正月的。

这里有个问题,除夕、七夕、月夕,其中的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下《说文解字》是如何解释的吧。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古代传下来的一部以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为主的,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性的典籍,也可称是中国的第一部字典。该书的【卷七】【夕部】中这样说:夕。祥易切。莫也。从月半见。凡夕之属皆从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夕字的写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字的写法

对于这段专门解释“夕”字的内容,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有进一步的注释:莫也。莫者、日且冥也。日且冥而月且生矣。故字从月半见。旦者、日全见地上。莫者、日在茻中。夕者、月半见。皆会意象形也。从月半见。祥易切。古音在五部。

不懂古汉语者,可能对于上面的这段注释也看不太明白,没有关系,如去直接把核心意思解释一下吧:夕,本义就是月亮露出了一半。

看上面“夕”和“月”字最早的写法,外形看起来就是一个半露的月亮。有学者专门对夕字的演化进行过研究,他们中的多数人认为:在商周时期,“夕”字和“月”字的字形完全相同,都是月牙的形状,只是二者意义有分工。“月”指月亮的本体,而“夕”则是新月初升的时候,即黄昏、傍晚。

到了金文时,月牙的轮廓开始变样,但字形字义还没有彻底分开。到了小篆时,“夕”和“月”才分化为两个音义都不同的字。月牙中加上一点的是“月”,没有加点的是“夕”。

至于月为什么要比夕差一点,学者中是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是,黄昏时看见的月亮,因为离地低,雾气多,折光大,不容易看到月中的阴影;当月亮升高时,它表面的阴影就会显现出来,所以月就在“夕”的上面加上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夕字的字形演变

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期以来,夕就是月、月就是夕,两者没有区别,都可以代表月亮的本体,也可以代表着夜晚,完全一码事。只是后来,出于计时的需要,要用“月”字来计算时日、代表30天,于是、“月”就成了历法上的专有名词。为了区分,我们的先民就在“月”字中加一点,又造出了一个“夕”,用它来表示月夜。按照这个观点,夕是在月的基础上加了一点。

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正确呢?如去认为,现在没必要再争你是我非了;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过去就过去了,非要辨出来个青红皂白、没有太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