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定国内局势,新中国在1950年10月发动了浩浩荡荡的镇反运动,不少反革命分子、特务分子和投机分子在此期间纷纷被揪了出来。

当时,凌凤梧也被举报了,他只不过是一名中学老师,但之前的身份不简单,曾加入过国民党,还做过南昌军法处看守所所长。

正是在凌凤梧担任所长期间,方志敏被关进了他所管理的那个看守所……

上面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带凌凤梧去做调查,想通过他了解更多有关方志敏的案件和历史。

就在众人以为凌凤梧可能难逃一劫的时候,他拿出了一封信,成功救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独具特色的方志敏

凌凤梧被举报后,之所以引起上面的关注,主要还是与方志敏有关。

对如今的一些人来说,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方志敏是谁,但他可是我党我军优秀的战士,在上世纪20~30年代留下了极其辉煌的历史。

方志敏1924年入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弋横起义,在赣东北地区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又在闽浙赣交界处建立根据地,被称为“农民运动领袖”。

与其他的革命领导人相比,方志敏的个性相当明显,在这方面与毛泽东很相似——都讲求实事求是。

方志敏并不盲目追随共产国际,听他们乱指挥,而是关注国内实情,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独立创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理论,为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带来了丰富的经验。

毛泽东对此评价很高,说是“方志敏式”。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能力突出的革命者,却在1935年1月29日被捕了,在监狱里待了7个多月后,于8月6日惨遭杀害,享年3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方志敏最后的时光里,所待的地方正是凌凤梧管理的监狱。

凌凤梧出生于富贵之家,1927年初在浙江金华的国民党县党部工作,后来在中共党员钱兆鹏的介绍下加入国民党。

然而,钱兆鹏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惨遭杀害,凡是经过钱兆鹏介绍入党的国民党员都一律无效,凌凤梧由此退出了国民党。

但凌凤梧与国民党的纠葛并没有就此结束。

1935年1月,蒋介石让顾祝同出任南昌“绥靖公署”主任,这样一来,顾祝同原来负责的南昌军法处看守所所长职位就空了出来,凌凤梧在他人的推荐下成了接替者。

凌凤梧成为所长之前的一小段时间,方志敏就已经被关了进去。在那之后,凌凤梧见证了方志敏最后的人生时光。

二、一封救命的信

凌凤梧虽然没有加入共产党,但也算是接触过共产党的人,对革命者还是怀有同情之心的。

被举报后,凌凤梧在被审问的过程中拿出了一封信,其实,与其说这是一封信,不如说是一张便条,上面大概的意思是:感谢一个叫“木吾兄”的人,他为方志敏换了铁镣,减轻了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鉴定,那一张便条确实是方志敏本人书写的。

凌凤梧说,那一张便条就是写给他的,“木吾”两字指的就是他名字里的“梧”字,方志敏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避免给凌凤梧带来麻烦。

负责调查的人相信了凌凤梧,最后没有为难他。

那么,只是这么一张感谢的便条而已,凌凤梧为什么要保留10多年时间呢?

原来,是凌凤梧相当钦佩方志敏,当初他保留便条只是为了留念,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救自己。

以便条为切入口,凌凤梧讲起了他所看到的方志敏,以及他与方志敏的故事。

凌凤梧第一次看到方志敏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挂在他身上沉重的铁镣。他当时就意识到,以方志敏虚弱的身躯,肯定承受不了那样沉重的,所以就为方志敏申请更换了一副比较轻的铁镣,方志敏对此表示感谢。

除了为方志敏减轻重量,凌凤梧还为他申请了一个“优待号”,让他呆得舒服一些。

正是因为环境的改变,才让方志敏在接下来的七个多月时间里有机会写作,留下了共计10多万字的16篇文章。

以当时的条件,如果没有人掩护,这些作品是不可能流传到外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说错,正是在凌凤梧的帮助下,方志敏的遗笔才传到外面,最后留了下来。

尽管敬重方志敏,但凌凤梧还是没能救他,眼睁睁看着他被国民党当局秘密处决。

1956年,“方志敏遗骨”调查组找到凌凤梧,在他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方志敏的遗骨,辨认的唯一证据,就是他给方志敏申请的那一双铁镣。

结语:

尽管凌凤梧加入过国民党,还看守过方志敏,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他并没有做出伤害革命志士的事,所以负责调查的相关部门最后放了他。

论功与过,凌凤梧曾为国民党卖命,这也许是一种过错,但他保持了中立态度,甚至帮助方志敏减轻压力、更换待遇和协助将遗笔带出监狱,这就是一种功和贡献。

在方志敏被处决不久,凌凤梧也被撤职了,原因就是国民党当局察觉到了他在帮助方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