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海子水库,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的塔里木河干流下游,是塔里木河最末端的一座重要水库。这座水库的建设见证了新疆地区农业灌溉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里木河流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军垦战士们在塔里木河下游开荒造田,开辟了塔里木垦区,并设立了多个团场。为了保障垦区的灌溉需求,大西海子水库应运而生。1958年10月至1959年4月,大西海子水库一库建成,库容达到4200万立方米,可灌溉耕地5667公顷。随后,在1959年8月至1960年10月,又在一库东南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二库,库容增至1.68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面积扩大至1.33万公顷。这两座水库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农业灌溉问题,为当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西海子水库逐渐陷入了困境。由于塔里木河上中游的大规模开发,用水急剧增加,导致下游来水锐减。大西海子水库蓄水面积虽大,但水深较浅,总库容有限,每年蓄水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灌溉需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水库拦河筑坝,从大西海子水库到台特马湖之间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基本断流,塔河缩短了160公里,下游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道断流导致下游草场退化、沙化,胡杨林面积锐减,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多处合拢,严重威胁到下游绿色通道的安全。此外,由于水库蒸发强烈、渗漏严重,蓄水量进一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更加紧张。灌区往往将种子播下后,水库的水就放完了,大西海子水库多年平均利用率仅有30%至40%。

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国家和自治区决定对大西海子水库进行功能调整。2004年,大西海子水库正式退出农业灌溉系统,转而专门用于生态供水。这一决策旨在恢复和整治下游河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下游绿色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里木河生态输水

为了进一步巩固大西海子水库的生态供水功能,2019年4月,大西海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总投资1.79亿元,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总库容达到9870万立方米。经过三年的试运行,大西海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23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正式转入生产运行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西海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恢复了下游河道的地下水位,满足了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要求。这不仅扭转了塔河干流生态植被整体退化的局面,还逐步恢复了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该工程还减轻了下游风沙灾害、防风固沙、抑制沙漠化进程,保护了218国道的畅通,改善了周边人民的生存环境。对于调节当地气候、保护绿洲、维持荒漠地区生态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西海子水库的建设历程是新疆地区农业灌溉与生态保护之间复杂关系的缩影。从初建时期的灌溉希望到困境中的生态危机,再到转型重生后的生态供水新使命,大西海子水库的每一次变迁都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