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第4年,四川全面加强对39个欠发达县域的托底性帮扶工作,其中健康帮扶是重要内容之一。今年36岁的王彦博是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他和同事们一起对口帮扶凉山州喜德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技术“传、帮、带”,助力当地群众实现健康中国梦。作为一名专注脊柱疾病治疗的骨科医生,王彦博表示,要努力让乡亲们挺起腰杆奔向共同富裕。
对口帮扶:助力推动医技、管理全方位提升
“在对口帮扶的八个多月里,我面对的是与成都截然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患者群体。”王彦博告诉四川手机报,自己所在的医院派驻了5名医生对口帮扶喜德县人民医院。其中,他帮扶喜德县人民医院的外二科,既要开展手术指导、病人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帮扶,又要推动科室管理水平的提升。
“每周二上下午是我固定的门诊日,每个月也会安排一次周末的门诊日。其他时间基本就是泡在病房、手术室,进行查房、患者术后康复指导等。”王彦博表示,工作量虽大,但每一次成功的治疗都感到无比满足与自豪。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王彦博共接诊患者超过470人次,参与并完成骨科手术及操作示范54例。其中不乏脊柱椎管减压内固定术、脊柱骨折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柱骨折PKP微创手术等多台四级手术(难度系数最高的手术),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看病难、手术难的问题。
引入新技术:减轻病人身体和经济双重压力
“由于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患者往往承担着更多的病痛与期待。不少当地群众就医观念老旧,认为县医院看不好就放弃治疗。”在王彦博看来,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将先进的、易学的、安全的骨科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才能让患者相信医生、愿意就医。
此次帮扶,王彦博带去了新技术“高选择性脊髓及神经根阻滞术”,并已成功应用操作超过10例。他介绍,该技术治疗腰间盘突出、腰椎狭窄等病症效果明显。“以往通过手术治疗费用至少上万元,而通过这项技术进行精准治疗,直接打药到引起问题的神经根或者椎间盘里,每次费用仅百元左右。”他说,该技术非常适用于基础疾病复杂又不愿意做手术的老年人,不用开刀,不用长期卧床,而且见效快,极大地缓解了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压力。但该技术对医生操作手法要求极高,如何让当地医生接受并熟练掌握,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师徒传承:为当地留下一批带不走的好医生
“师徒传承是省卫健委对我们帮扶工作的要求,我们每人至少要带三个徒弟。”王彦博介绍,今年1月初,他就与科室里的三名“90后”医生签订了“师带徒协议”,从问诊、病情分析、治疗方案制定、手术操作、术后管理等环节,全方位全流程开展“传、帮、带”。“王老师正常操作可能只要半个小时,但是为了教我们,可能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巴久立布是王彦博的徒弟之一,他说前去帮扶的老师不仅技术过硬,而且态度好,当地的病人、医生都很满意。
“骨科本来就辛苦,基层医院的骨科更留不住人。既留不住医生,也留不住患者。”王彦博说,做好带教工作,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尤其重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带的三个徒弟中已经有两人通过了助理医师操作考试,科室的病人也明显增多了,以往“医生不敢接病人,病人不愿留医院”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各方点赞:王医生卡沙沙,对口帮扶瓦吉瓦
“病人说起王医生都说卡沙沙(彝语感谢)。”喜德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邓明宗表示,省里来的帮扶医生工作起来比当地医生还卖力。王彦博所在的科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医生操作更加规范,医患关系良好,至今保持零投诉。“对口帮扶瓦吉瓦(彝语非常好),我对未来的工作也更加有信心。”巴久立布说。
“同事和患者的认可让我很欣慰,唯一愧疚的是没有照顾到家人。”王彦博的妻子也是一名医生,夫妻俩几乎顾不上小家,两个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完全由老人照顾。“我每次都是打视频电话指导孩子做作业,有时候会觉得心酸,但他们以后会理解我的。”王彦博说,虽然本次帮扶工作还有3个多月就要结束了,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不会因此而终结,将继续通过远程会诊、巡回义诊等方式,持续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援助,造福更多当地群众。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刘瑞强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