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蛋、银蛋,不如我的土蛋蛋。”这是流传于永靖的一句谚语,大家都说的“土蛋蛋”便是永靖县的百合。
金秋九月,“丰”景正好,走进徐顶乡,放眼望过去层层叠叠的梯田蜿蜒于山间,碧绿的百合迎风飘扬。徐顶乡位于永靖县东部,是海拔2000多米的高海拔寒冷山区,拥有无污染的黑麻土,被农科专家称为“百合壤”,生长在徐顶乡的百合因鳞片厚实肥大、洁白如玉、品质细腻、味醇香甜,被誉为“高原之珍品,菜中之佳肴,药中之人参”。
近年来,徐顶乡以“党建+合作社”为纽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有机、特色农产品,不断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升级,解决群众在百合种植、销售环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百合现已成为全乡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支撑。
党建+合作社,开辟新路子
雨后初霁,在徐顶乡有机百合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在采挖、分拣、装篮,忙碌的身影与层层叠叠的梯田交相辉映,绘成一幅丰收的“全景图”,挖出来的百合将从“金土蛋”合作社走出徐顶乡,走向全国。
百合从地里挖出来后,常温下只能放几天时间,很快就会发芽变色影响品质,农户只能将百合低价卖给地头的贩子,这种传统的地头交易销售模式,导致百合的收购价格不稳定。
为了提高百合售价,增加农户收入,2014年,徐顶乡三联村成立了“金土蛋”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比市场价高0.5元—1元的价格统一收购农户的百合,和外地的客商洽谈后,百合将直接发往外地,避免了中间价格外流,农户百合亩均能增收1000元。
据介绍,近年来,为了改变群众“单打独斗卖百合”的局面,基于“合作社抱团发展”的理念,徐顶乡每个村都成立了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的“党建+”农民合作社。同时,合作社还注册了“徐顶”百合商标,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走出了一条加强基层组织、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富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我们村175户群众将自家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到金土蛋合作社,农民变股东,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分红。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收购百合200余吨,营业额达到600余万元,通过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入社农户实现分红19多万元,农户最高分红收益达1300多元。”徐顶乡三联村委会副主任豆世梅向记者介绍道。
2018年,在中国地震局的帮扶下徐顶乡又在三联村建成了百合冷储交易服务中心,实行“错峰销售”,让三联村乃至整个徐顶乡结束了村民只能在路边售卖百合的历史,走上了鲜百合统一收购、冷藏储存和真空包装销售的新路子,进一步提高了百合的收购价格,提升了百合附加值。
技术改良,让品质更好
正值百合采摘的黄金期,在徐顶乡徐家沟村的一处百合地里,徐亨明两口子正在挖百合。“这两年我们的百合品质更好了,最近的市场行情也不错,能卖到20元一斤,价格高了,我们的收入也好了。”徐亨明笑着说。
“由于连续重茬种植,导致百合种源退化,优质种球紧缺。我们一直在进行改良试验,让徐顶百合的品质更好。”豆世梅说,今年4月,永靖县徐顶乡利用中央定点帮扶资金23万元,扶持100余户群众推广实施百合鳞片扦插良种繁育示范“半亩苗”计划,在徐家沟、久长沟和三联村率先试验推广,利用群众自家半亩地,推广实施百合良种繁育共计57.5亩,以每亩按照0.4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积极引导群众自发开展百合种球繁育。
徐亨明得知“半亩苗”计划后,便积极参与到种球繁育试验中,“种了二三十年百合了,今年还腾出来一亩地做种球繁育,长好的种球种了4亩地,现在百合留床面积能有个10亩。”徐亨明的儿子和儿媳在杭州上班,家里种的十几亩地都由徐亨明两口子照料,虽然辛苦,但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说到以后的日子,徐亨明说现在百合种子好了,自己还想再种几年。
据介绍,徐顶乡徐家沟村百合鳞片扦插繁育试验示范基地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试验种植,利用鳞片扦插繁育技术,对优质独头百合鳞片进行繁育。经过半年的精心培育和管理,百合鳞片出苗率高,品质优良。经初步估算,通过实施百合鳞片扦插繁育,每半亩地可繁育优质种球500公斤,能提供2亩地的优质种球,有效解决农户对优质百合的需求,群众种植百合的成本也会降低。
擦亮品牌,延伸产业链
为进一步延伸百合产业链,2024年,徐顶乡在中国地震局及甘肃省地震局帮扶下,打造建成了集收购贮存、精深加工、宣传展销、技术服务、直播带货于一体的徐顶乡百合产业园,现已初步形成了集科学种植、统一收购、储藏加工、宣传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态势。
徐顶乡百合产业园设置有百合展厅、百合故事馆、初加工车间、无菌车间、鲜百合冷库等多个功能室。百合展厅是集“宣传展销、技术服务、直播带货、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展厅,产业园将借助抖音电商平台,充分利用县内外正能量网红主播、有闯劲的高校毕业生等新业态群体力量,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推介徐顶百合,打通线上销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无菌车间由清洗车间、干燥车间、碗装车间三个小车间组成,收购来的鲜百合在无菌车间经过清洗、干燥、碗装等程序后,就完成了初级加工,整个百合莹润如玉、焕然一新。据介绍,无菌车间内生产线已全部组装完成,待验收成功后即可投入生产使用,第一批碗装徐顶百合将从这里走上人们的餐桌。
“我们徐顶乡百合产业园积极探索合作发展新路径,采取‘外引+辐射’共赢、‘公+私’联利、‘2个产业带+4个基地+9个示范点’布局的运营模式,推动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现代化、多功能化经营,实现产业振兴新成果。”豆世梅说,产业园的建成让徐顶乡传统的百合产业在走向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三化”特色农业产业带的路上向前迈进一步。
擦亮品牌,延伸产业链,徐顶乡百合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今,徐顶乡全乡百合留床面积达8500亩,建成有机百合示范基地3000余亩,户均种植面积增加到6亩以上,年产量达3200余吨,销售额达到510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还要依托电商平台,更好地开拓市场。”徐顶乡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唐仲良说。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