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是复旦大学的一名“网红女老师”,教的是枯燥的“思修”课,却因为年轻时髦,经常在课堂上讲解与“爱情相关”的一些话题,随后在复旦爆红。学生们把陈果讲课的视频,传到网络上,把她封为复旦的“女神”。
后来,陈果还出过两本书,卖得十分火爆。但是她讲课的内容,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此前不久:
陈果在央视一档节目上,把“耄耋”读成了“毛至”,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耄耋一词,小学课本上就有。普通人不认识尤可说,但是
一位复旦大学的文科老师,不认识这两个字实在说不过去。网友们不禁感叹:这年头,什么样的人都能当“女神”!
一、耄耋这个词
耄耋读音为mào dié,最早出自《礼记》:八十九十曰耄,是古汉语中特殊年龄段的代称。古人二十岁称弱冠、三十岁称“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再往上就是耄耋(八九十)、期颐(九十一百)。
这个词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出现过不止一次。小学五年级下的《月是故乡明》的前言里,就提到这篇课文是“耄耋之年”的季羡林先生所作。此外,曹操的《对酒歌》中也有这个词。按理说普通的学生也认识它,但是复旦大学的陈果,却把它读成了“毛至”。
有人认为这个词现在属于生僻词汇,日常鲜少使用,属于“死词”。老师也是人,记不住这个词,讲错了也是正常的。可是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个词连现在的小学生都知道,
作为一名文科老师,讲课之前难道不能先翻一翻字典吗?
耄耋一词,属于书面用语。尽管它在日常口语中用不到,但是它在古籍里面出现的频率很高。所以说它是一个“死词”,这是不客观的。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
还有许多和耄耋类似的书面用语。比如觊觎、氤氲、惬意等等。这些词语在口语中都不会用到,但是现代人在写散文的时候却经常使用它们。
因为这种书面语用词,有着口语词汇无法替代的美感。所以,这些词一直都是鲜活有生命力的。不能因为大家日常写的时候用不到,就说它是没有生命力的“死词”。
二、陈果老师的中文水平
陈果生于1981年,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是一位研究西方哲学的博士,后来当了两年的英语老师。从陈果的求学和教学经历来看,尽管她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但是她接触的较多的还是英文资源。研究西方的哲学与神话在行,而她的中文水平恐怕没传说中的那么高。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经说过,他年轻的时候,以为一个人可以同时兼顾母语和英语。后来年纪大了,才知道自己错了。
学习语言必有侧重,英文太好,中文必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受损。
陈果生于八十年代,长于九十年代,因为那时提倡全民进修英文,所以母语水平其实偏低,与她情况相仿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那个叫吵着要删除《背影》的丁启阵。后者根本无法体会汉语的美感,
只不过陈果比丁启阵强的一点是,她根本不教文学课,所以“暴露”得比较晚。
陈课讲的“思修”课,全称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是一门和她本专业对应的哲思课程,谈社会、谈人生、谈理想、谈健康等等。从前这门课程一开讲,学生们就要打瞌睡。但是陈果把它讲得生动有趣,她学会了投其生所好,给学生们谈他们关注的“爱情”。
陈果讲的“爱情”都是美好的心灵鸡汤,不喜欢这的人批评她说:只告诉你这“是什么”,却并不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换句话说,就是她讲得比较笼统、抽象。
哲学思维是一种高大上的思维方式
,它思考的并非生活的细节,而是一些看起来特别空洞的问题。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孤独,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情等等。
这种“神思”的方式,决定了研究者没空去抠一些古代汉语的字眼。毕竟许多人认为:中国是没有哲学的。既然中国没有哲学,那么陈果研究的只能是西方的哲学,来源只能是英文资料和西方书籍。
那么,就算她曾经在小学的时候学习过耄耋这个词汇,已经很多年没有再接触,不认识也是正常的。唯一不正常的是,当她面对不认识的字和词时,她没有去查字词,而是随口胡说。
这样最起码说明了一件事:陈果没有认真备课。
其实,现在的专家、学者念错字的情况特别多。陈果只是复旦的一名讲师,念错了一个词。而
北京大学的校长林建华,在校庆的时候也念错了一个字,他将“鸿鹄之志”的“鹄”读成了“浩”。
北大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文科大学,堂堂校长居然读错成语,已经令人喷饭了。
没过两天,与北大齐名的清华大学拉了一个庆典标语,上面又把“热烈欢迎”的“烈”印成了“列”。箩筐那么大一个字,如此明显的错误,也没有被清华的师生们发现。
除了北大、清华的闹的笑话,
人民大学的校长也曾经乱用“七月流火”成语。总之,最近两年像这种名校校长读别字,乱用成语的事经常被曝光。比较起来,丁启阵一个“外国语学校”的教授,复旦陈课一个“西方哲学博士”不懂中文的美感,把“耄耋”读成“毛至”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正常。
结语
陈果作为文科的老师,读错一个小学课本中都有的词,实在不应该。
不常用的词,不记得怎么念,完全可以先翻一下字典再说。随口乱讲,就有点不负责了。
目前国内各名校的老师们,中文水平都十分可疑啊,有问题的不独陈果一个人。
另外,有人认为耄耋是一个“死词”,陈果读错了没有什么大不了。个人认为这样讲不对,明明课本还在教,一些书面文章还在用,怎么说它是“死词”呢?
究竟在哪一种情况下,可以说一个词是“死词”呢?个人认为除非等到某一天,张果、王果、李果都把它念错,而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没有人发现时,它才是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