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一天就要上万块,简直是在要我们的命! ”家住郑州的刘先生近日在网上吐槽。他的母亲因脑梗塞入住ICU治疗,10天下来,总费用高达53万元。看着清单上一串串让人眼花缭乱的收费项目,刘先生简直要崩溃。

ICU费用昂贵,并不是个例。陕西的李女士因肺部感染住进ICU,7天费用46万,江苏的赵大爷ICU治疗5天,花费超过30万,近年来,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的ICU费用频频见诸报端,普通家庭承担得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ICU收费乱象,昂贵费用的构成与去向

ICU治疗费用虚高,已是公开的秘密。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例,ICU每天床位费就高达1680元,比普通病房高出近10倍。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坦言,ICU床位费虽然叫做“床位费”,但远不止床位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是一个 “打包费”,将各种管理费、护理费、仪器使用费等都算了进去,床位费虚高也变得“合情合理一样”。

除了床位费,ICU的药品费、耗材费、检查化验费也明显高于普通病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CU病人病情危重,需用进口特效药和高值耗材,医院借机层层加码,一片药就能卖到几千元,一次性输氧管等耗材,也要比普通病房高出数倍,动不动数万元的检查费,更让人难以接受。

一位ICU医生说,ICU病人需要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查血常规、生化等,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频次远高于普通病房,而每项检查动不动上千元,累计下来金额“骇人听闻”。

在巨额的ICU费用清单背后,是医疗机构畸形的利益结构。一位三甲医院的管理人士揭示,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药品、耗材和检查化验,ICU正是创收的“主战场”。

一方面,危重病人对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非常刚性,缺乏议价能力,另一方面,ICU相对封闭,收费更不透明,金额更易被放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医院把ICU当成了敛财的“富矿”,有限的ICU床位优先给收费高的病人,普通病人排队等床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昂贵费用的背后,是ICU治疗中种种乱象的集中体现。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医院滥用ICU医疗资源,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患者往往身不由己,被迫接受。

ICU动不动上百万的天价费用,已成为摆在在许多家庭面前的一座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救命钱”为何变“唐僧肉”

很难想象,ICU这个守护生命的地方,竟然成了一些医院和商家眼中的“唐僧肉”,争相“分肉”。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王辰曾用“医疗界的黄世仁”来形容那些借ICU服务敛财的医院。在王辰看来,不少医院把ICU当成了暴利的“提款机”,明目张胆地在死亡线上做着生意,良心何在?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ICU对医院的利润贡献是最大的,这是公开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透露,ICU病人用药量大,用的还都是进口特效药,价格昂贵,医院可从中获取可观的差价,ICU还是高值耗材使用最集中的地方,动不动上万元的一次性耗材,医院同样能从中牟利,

此外,危重病人需要频繁查血、做CT等大型检查,医院还能从检查化验费用中分一杯羹。有数据显示,ICU虽然只占用了5%的床位,却创造了20%的收入,堪称医院的“摇钱树”。

为了ICU这棵“摇钱树”,一些医院和药企、耗材商早已达成了默契。他们合谋定下天价,把医疗费用一次次推向新高。一位ICU医生曾收到过药企的“好处费”,只要向危重病人多开药就能拿到提成。

还有医生表示,医院要求ICU优先用某品牌的耗材,而这些耗材的价格往往比同类产品高出数倍,难道医院没有拿“回扣”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医院滥用ICU资源,把健康的“金口袋”变成了“唐僧肉”,分割患者的钱包。

一位ICU护士透露,她所在的医院经常给一些“小病”的病人安排ICU,因为ICU的收费是普通病房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还有医生坦言,不少医院为了创收,会对ICU病人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而这些费用最终都转嫁到了患者头上。

ICU异化为“敛财工具”,直接伤害了患者利益。一位患者家属说,医生让他母亲住ICU,他本以为是病得严重了,后来发现,不过是医院在人为地制造需求,推高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患者因承担不起高额费用,被迫放弃ICU治疗。在一些医院,ICU早已沦为少数人的“专属病房”,普通百姓望“床”兴叹。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盛吕明看来,ICU成了一些医院牟利的工具,根源在于医疗体制的扭曲。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公立医院变成了“准盈利性”机构,不得不想方设法创收,ICU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同时,在“以药养医”“以耗材养医”的畸形机制下,ICU变成了部分医院和商家勾结牟利的“暗道”,百姓苦不堪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患者家属无奈地说,“把'救命钱'当成'唐僧肉'来分,这种医德败坏、殃及百姓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

三、ICU乱象的病灶,医疗体制的顽疾

ICU治疗费用之所以成了一些医院的“摇钱树”,并非偶然。追根溯源,这与我国医疗体制的顽疾密不可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大多实行“以药养医”“以耗材养医”的运行机制,药品和耗材的加成成了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这种体制下,开大处方、多用药、滥用高值耗材,几乎成了部分医院的“生存法则”。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朱继红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这种畸形机制不破除,ICU就难以摆脱成为创收工具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我国医保对ICU等高值医疗服务的管控力度明显不够。以北京为例,医保对普通病房的床位费有严格限价,但对ICU床位费却并无硬性规定,给了医院放飞自我、任性收费的空间。

一位医院管理专家坦言,医保部门本应在ICU收费上亮剑,但监管的缺位,反倒成了医院攫取高额利润的“助推器”。

滥用ICU谋利,是医德沦丧的表现。一些医院把经济利益置于患者生命之上,背离了医疗的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保定一家医院,该院规定医生若将病人转入ICU,可获得提成,而这些医生也因此对病人过度医疗、过度收费。董淑芬痛心地说,“医者仁心何在?ICU岂能成为伤害患者的地方! ”

值得警惕的是,频发的ICU乱象,正加剧医患矛盾,撕裂医患关系。不少患者反映,动不动数十万的ICU费用如同一把“杀猪刀”,让他们倾家荡产、苦不堪言,对医院和医生也因此心存芥蒂。

还有患者家属在得知要住ICU时,第一反应竟是“又要开始宰人了”,可见ICU已成了压垮医患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叶青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ICU乱象频发,暴露了医疗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他建议,破除以药养医等不合理机制,加快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合理补偿机制。

还要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加大对ICU等领域的费用管控力度,为儆效尤,严惩违规收费行为。只有体制机制革故鼎新,正本清源,ICU乱象才有望得到遏制。

一位患者家属无奈地说,“ICU简直就是个无底洞,把我们三代人的积蓄都吞噬殆尽了。再这样下去,谁还敢生病啊? ”面对民怨沸腾的ICU乱象,医疗体制变革刻不容缓。ICU,应回归本真,成为“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伤害百姓的“唐僧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多方联动,ICU正本清源任重道远

要从根本上遏制ICU乱象,还需各方共同发力。要加强医保控费,完善ICU收费监管机制。要尽快制定ICU收费指导价格,为ICU治疗划定“红线“。

同时,还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ICU治疗开展专项审计,严查过度医疗、过度收费等违规行为。“只有让违规收费无利可图,医院才不敢在ICU上动歪脑筋。“

ICU乱象的重灾区往往是公立医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势在必行。他呼吁加快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数量为导向的科学补偿机制,让医院回归公益性,破除逐利诱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已全面铺开,将逐步打破“药品耗材”和医务人员收入的利益链条,用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合理“替代”。

要正向激励,对ICU违规收费行为,更要亮出“惩戒利剑“。近年来,对ICU乱收费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并将其纳入了医院绩效考核。

下一步,还将制定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对伤医德、害患者利益的,将从重处罚,直至吊销执业资格证。“对违规收费'零容忍',才能让ICU回归'救死扶伤'的本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靠“堵”还不够,“疏”的工作也要跟上。要从根本上破解ICU乱象,还要注重培育健康的医患关系。

张罗以该院ICU为例,通过提升服务、加强沟通等举措,该院ICU近年来投诉量大幅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张罗感慨地说,“患者选择了信任,放下了戒备,医生才能全身心投入救治。这种良性互动,是遏制ICU乱象的'答案'”。

以ICU改革激活优质服务供给 《快公司》创始人兼CEO杨宝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远来看,化解ICU乱象,供给侧改革不可或缺。他呼吁政府加大投入,完善急救体系,提升ICU服务能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要鼓励社会办医,引导优质资源流向急救领域,让患者在ICU有更多获得感。只有供需两端一起发力,构筑起“信任”而非“造血”的就医环境,ICU正本清源才有希望。

ICU,应成为守护每个人生命的'诺亚方舟',而不是伤害患者的'敛财高地'。正本清源,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这样,ICU才能不负重托,真正成为患者“最后的希望“。

结语

10天花费116万,这笔“天价”ICU费用,揭开了医疗领域的一道“伤疤”。它是畸形医疗体制下的痼疾,更是悲凉医患关系的缩影。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医院和医生竟将ICU当成了“印钞机”,肆意敛财,而患者,却沦为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乱象,伤害了患者利益,也将医者仁心抛诸脑后,将神圣的医患关系异化成了冰冷的利益交易。面对医疗体制的顽疾,面对信任危机的困局,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正本清源、对症下药。

对ICU违规收费“零容忍”,标本兼治,才能铲除医疗领域的利益“毒瘤”,而培育“亲情式“医患关系,构筑“平等、互信、共情“的就医环境,才是化解医患矛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