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78年,我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养猪连。乡亲们的嘲笑声不绝于耳,可谁能想到,正是这份"不起眼"的工作,让我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叫李志强,1956年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小村子里。那会儿,我爹李大山刚从部队退伍回来,在村里当了会计。我娘是村里有名的能人,织布、缝补、喂猪样样在行。我从小就爱跟在娘屁股后头学这学那,倒是把我弄得不男不女的,常被村里的熊孩子笑话。

我们村不大,也就百来户人家。村东头有条小河,春天来了,河边的杨柳抽出嫩芽,煞是好看。村西头是一片果园,秋天的时候,满园子的果子挂得枝头直往下坠。我跟邻家的孙巧玲从小一块儿长大,没少偷摘果子吃。巧玲比我小两岁,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村里的青年民兵队长。

1978年春天,我22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那会儿,国家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村里人心思活络了起来,都琢磨着怎么才能发家致富。我呢,却一心想着参军入伍。我爹当过兵,常跟我讲他在部队的事,说当兵能锻炼人,能学到本事。我心里头总觉得,当兵不光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自己能出人头地。

我跟巧玲说了我要去当兵的想法,她直愣愣地看了我半天,然后说:"志强,你是真想好了?当兵可不是过家家,苦着呢!"我嘿嘿一笑,说:"我爹不是常说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再说了,咱们村多少人想当兵还当不上呢!"

巧玲听我这么说,也不再劝我,只是叮嘱我:"那你可得好好表现,可别给咱们村丢人。"我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李志强要是在部队混不出个名堂来,我就不姓李!"

可村里其他人听说我要去当兵,反应可就不像巧玲这么平静了。有人说我是想逃避农村的苦日子,有人说我是好高骛远,不务正业。我爹倒是支持我,只是提醒我:"当兵不是请客吃饭,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我娘虽然舍不得我,但也没有反对,只是天天给我做好吃的,说是要把我养得壮壮的,到了部队才能吃得消。

就这样,在村里人各种复杂的目光中,我背上了简单的行囊,登上了去县城报到的拖拉机。那天,我远远地看见巧玲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朝我挥手。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很快就被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兴奋冲淡了。

到了县城,我和其他几个村子来的小伙子一起被拉到了火车站。那是我头一回坐火车,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火车哐当哐当地向前开,我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飞速后退的景色,心想:我的人生,也要像这火车一样,往前奔跑,永不回头。

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江苏省的一个小镇。在那里,我们接受了体检和政审。我身体倍儿棒,一下就过关了。可审的时候,我心里还是直打鼓。好在我爹是退伍军人,我自己也没啥劣迹,总算是顺利通过了。

就这样,我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我满以为从此就要开始操枪啊,打靶啊,练格斗啊,没成想,我却被分到了后勤部门——养猪连。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养猪连。当我听到这个分配结果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我李志强千里迢迢从河南老家来当兵,结果是来养猪的?这不是笑话吗?

可是,我转念一想,既然当兵就是要服从命令听指挥,那管它是上战场还是养猪,只要是为国家做贡献,那就都是光荣的。想到这里,我咬了咬牙,暗暗下定决心:既然分配到了养猪连,那我就要当个养猪专家,决不给家乡和家人丢脸!

就这样,我李志强,一个满怀报国热情的大小伙子,开始了我的"养猪生涯"。说实在的,刚开始那段日子真不好过。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打扫猪圈,添草加料,忙得连轴转。那猪粪的味道,哎呦喂,我觉得我这辈子都闻够了。

最难熬的是,每次给家里写信,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养猪。我怕他们失望,更怕村里人笑话。我记得有一次,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在信里提了一嘴,结果我爹回信说:"儿啊,啥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干出个样子来。你爷爷常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你既然分在养猪连,就要争取当个养猪状元!"看到这话,我心里一暖,觉得有了力量。

我们连长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同志,姓张,我们都叫他张连长。他看我干活儿勤快,就经常指点我。有一次,他对我说:"小李啊,你知道为啥咱们要养猪吗?"我一愣,心想这还用问吗,不就是为了给战士们提供肉食嘛。

张连长笑了笑,说:"你说得对,但不全对。咱们养的猪,不光是为了当前,更是为了储备。国家虽然太平了,但我们也得未雨绸缪啊!"

听了这话,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变得神圣起来。我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猪倌,而是在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从那以后,我干起活来更加起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春节前,我终于回了趟家。一进村,就听见有人嘀咕:"哟,这不是李大山家的娃吗?听说去当兵了,咋这么快就回来了?莫不是被退回来了吧?"我心里一阵难受,但还是强装笑脸,跟大伙儿打招呼。

到家后,我爹问我在部队咋样,我支支吾吾地说还行。我娘看出我的不自在,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有啥说啥,别憋在心里。"我一听这话,眼泪差点掉下来。我把在部队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还特意强调了张连长说的话。

我爹听完,哈哈大笑:"好!好!我儿子没给咱李家丢脸!"我娘也笑了,说:"我就说嘛,我们志强干啥都行。"听了爹娘的话,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可第二天一大早,我刚出门,就听见邻居王婶子跟人嚼舌根:"哎呦,你们听说了吗?李大山家的娃,当了个养猪的兵!啧啧,这让人家咋好意思说呀?"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巧玲从旁边跑了过来。她瞪了王婶子一眼,大声说:"王婶子,你这话说得不对。志强在部队养猪,那是为国家做贡献!再说了,现在国家不是提倡'全民皆兵'吗?志强在后方保障,跟在前线打仗一样重要!"

巧玲这番话,既让我感动,又让我有些难为情。我偷偷看了她一眼,发现她的脸也红扑扑的,不知是因为跑得急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回到部队后,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干。我开始研究养猪的技术,向老兵学习,翻阅相关的书籍。慢慢地,我发现养猪其实是门学问。猪的品种、饲料配方、防疫措施,每一样都大有讲究。

1980年,我们连里引进了一批新品种的猪。这些猪生长快,肉质好,但对环境的要求也高。我主动请缨,负责照看这批猪。那段时间,我简直是吃住在猪圈里,连做梦都是猪在哼哼。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这批猪不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反而比预期长得更好。张连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李啊,你小子有前途!"

就这样,我在养猪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自信。1981年,我被评为养猪标兵,还在全师的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当我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主席台上发言时,我想起了村里人的嘲笑,心里不禁有些得意。

我给家里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爹娘。我爹回信说:"好样的!我就知道,我儿子不会让我失望!"我娘则在信里絮絮叨叨地问我累不累,有没有好好吃饭,还说村里的巧玲总是打听我的消息。看到这里,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