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处隐秘的楼房里,蒋介石父子正从室内缓慢的走出,与此同时,父子二人还唱着民国时期的国歌——《三民主义歌》,歌声中充满了凄凉与伤感,引得随行的人也流下了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的他们正准备离开大陆前往台湾。此时的蒋介石面目憔悴,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与数天前的他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与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他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父子二人又为何要哭唱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还要从解放前夕说起。

一、死守重庆

1949年,经历了3年多的解放战争,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得到了解放,只剩下西南地区仍处于国民党的管辖之中,随着刘邓大军秋风扫落叶般的向西南推进,国民党在大陆的大部分主力已经被连根拔除,留下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的部队。尽管形势十分严峻,蒋介石却没有放弃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身在重庆的蒋介石还是底气十足,在他看来,只要西南基地尚存,就有卷土重来的希望,于是他还在西南精心布置了川东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那么多的军事防线都被解放军攻破了,主力部队几乎被消灭殆尽,仅凭剩下的这些兵力,想要挡得住解放军吹枯拉朽般的进攻,简直痴人说梦,更别说力挽狂澜了,然而蒋介石却胸有成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蒋介石的自信并非全无来由的。

11月20日,蒋介石面见了一个人——诺兰,他是美国共和党议员,诺兰一见面就向蒋介石表示:如果国民党能在大陆支撑半年的时间,那么美国将会出兵支援,因为美国出兵需要半年的准备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苏联敢出兵支援中国,进而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美国有决心和力量打这一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为国民党的大老板,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而走投无路的国民党也只能寄希望于美国政府。诺兰一番鼓舞人心的话,给蒋介石带来了很大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问题是国民党能够在西南地区坚持半年的时间么?

如今守在西南前线的军官是宋希濂,诺兰走后,蒋介石随即叫来秘书致电宋希濂,希望他能在前线顶住压力,坚持几个月。可不巧的是宋希濂早已不知所踪,音讯全无,更别说防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负责重庆守卫工作的是以杨森为首的“反共保民军”,这支部队大概有几个师的兵力,但蒋介石很清楚,这支部队不过是七拼八凑起来的杂牌军,而且还是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残军败将。依靠这样的兵力,重庆是很难守得住的,只有调集正规主力部队第一军,重庆才有可能守得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焦急万分,于是把总参谋长顾祝同叫来,让他通知嫡系爱将胡宗南调第一军来重庆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蒋介石大失所望的是,胡宗南不想调兵过来,因为胡宗南驻守的广元一带战事吃紧,一时间分身乏术。

蒋介石顿时气急败坏,亲自通电胡宗南,严厉斥责胡宗南一番,并要求他立即调兵过来,可胡宗南那边也确实难以抽出多余的部队,竟和蒋介石争执起来。

胡宗南毕竟是蒋介石的学生,再加上蒋介石下达了死命令,不得已才派了两个团的兵力。说好的第一军,结果只来了两个团,蒋介石更是气得直哆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蒋介石之所以迫切希望胡宗南调第一军过来死守重庆,是有自己打算的。

抗日战争时,蒋介石就把重庆作为“陪都”,重庆一直未被日军攻破。而此次解放军进军西南,他希望重庆再次成为“陪都”为日后作为“反共复国”的基地。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1949年11月17日,解放军兵临城下,由于没能等来胡宗南调来第一军,靠这点兵力,再怎么死守也是守不住的。不得已,蒋介石只能做其他打算,重庆是守不住了,与其拼个鱼死网破,不如保存实力为日后做打算。

但蒋介石接下来做的这件事,却震惊了中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回想到,之前撤退时,由于没有对当地的物资进行破坏,致使大批的物资落入解放军之手。从宁波撤退时,由于宁波是蒋介石的老家,他怕惹怒乡亲,不敢破坏;从上海撤退时,由于情况紧急,没来得及破坏;从广州撤退时,由于时间仓促,以致破坏得不彻底。

每每想起此事,他便痛心疾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从重庆撤离,他绝对不想再留物资给共军。于是他叫来毛人凤,命他将这里所有的物资、建筑、工厂及机场进行彻底的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撤离当日,剧烈的爆炸声响彻云霄,整个山城重庆都为之颤动,所有人都在惊慌失措,目瞪口呆。城市陷入在一片火海之中,重庆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破坏。

但这还不是最绝的。

他还命令毛人凤,将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所有革命者和爱国人士斩尽杀绝。当时,关押的人中还有周均时,他原是同济大学校长,国内著名教授。蒋介石手下朱家骅替周均时说情,结果也遭到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便是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一一·二七”大血案,当时这件事震惊了中外。

山城重庆在一片废墟中迎来了黎明的曙光,蒋介石的退路似乎已经不多了,离开了重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11月30日,蒋介石乘坐“中美”号专机,在所有人的注视中,离开了重庆,本以为他会飞往海峡对岸的台湾,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专机并没有飞往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失陷了,令蒋介石五味杂陈,但他仍没有忘记诺兰的空口许诺,他选择飞往四川,试图在这里与解放军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在蒋介石看来,四川四面环山,背靠国外,地势险要,加上驻守在这里的胡宗南有40万人马,利用这一优势,如果能在里坚守几个月,等到美国的支援,那么光复民国就有望了。这个想法看似很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胡宗南却不这么认为,胡宗南觉得四川并非坐守之地,应该放弃成都,撤退到西康、云南一带才是上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胡宗南之所以这么想,还有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

当时驻守四川的川军将领刘文辉、邓锡候等人拥兵自重,与蒋介石离心离德,胡宗南想将自己的四十万兵力调到康藏保存实力,而将川军调到成都前线来当替死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蒋介石也有此想法,毕竟胡宗南的四十万大军是自己最后的底牌了,他本想保留实力,为日后东山再起留下根基。

此外,刘文辉与邓锡候一向不服从管理,此时若调二人去往前线是最妥当的做法。

为了打探这些人的想法,蒋介石召集胡宗南、王陵基、刘文辉、邓锡候等人,在军校的小会议室里召开了会议。

会上,蒋介石全副戎装,穿戴整齐,强打起精神以掩饰近期的疲惫不堪,开始谈到川东作战的经过和撤退的部署,然后蒋介石试探性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陵基觉得应和共军在川西展开决战,一旁的刘文辉、邓锡候默不作声,蒋介石看他们不发表意见,便点名询问刘文辉的意见,刘文辉内心很紧张。

但还是客套地说:“委座总览全局,我们没有您的远见,您看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一番交谈,蒋介石看得出刘、邓二人只不过是貌合神离罢了。

若非手中实在无兵可用,蒋介石或许早就当场发火了。虽则如此,他还是强压怒气,委曲求全地拜访了位于玉沙街的刘文辉公馆,试图拉拢刘文辉。然而,一切努力最终不过是徒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面看,蒋介石对刘文辉还是挺客气的,实际上刘文辉内心很清楚,蒋介石不过是假仁假义,而如今的局势,即使和解放军殊死一战,也很难扭转败局,蒋介石不过是将自己往火海里推。

这让刘文辉更加坚定了起义的决心。

此时,身处虎穴的刘文辉,不得不在蒋介石面前表现得小心谨慎,要么含糊其辞,要么东扯西扯,和蒋介石打起了太极。这让蒋介石很是无奈,心情一度沮丧。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这件怪事,让蒋介石的心情更是低落到了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突然提出要检阅黄埔军校全体师生,时间到了九点半,蒋介石下令检阅开始,随着《三民主义歌》缓缓奏响,接下来的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国旗伴随着歌声不断升起,当国旗升到一半的时候,升国旗的绳子只听“嘣”的一声断了,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这诡异的一幕,不知如何是好,片刻后,升旗人员不得不换绳子重新升起那面晦气的旗子。

在场的人议论纷纷,莫非国民党的气数已尽?

此时的蒋介石脑门直冒冷汗,本打算在会上发言的他,仅说了“同学们”三个字,便眼含泪水离开了会场。

接连发生的这些事,对蒋介石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虽则如此,蒋介石还是对美国抱有一丝希望,而让蒋介石陷入了绝望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国民党委员李宗仁以治病为由,从香港乘坐飞机飞往美国,临走前,大肆批判蒋介石的不是。

蒋介石得知后,恼羞成怒,对周围的人破口大骂,连儿子蒋经国也没能幸免。

随后,12月9日,刘文辉、邓锡候等在彭县正式宣布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中原大战时,川军将领刘文辉便和蒋介石结下了梁子,蒋介石也一直将刘文辉视为眼中钉,不断打压,但由于当时蒋介石势大,刘文辉不得不委曲求全,而如今,蒋介石精锐尽丧,大势已去,晃晃如丧家之犬,此时正是投共反蒋的好机会。

刘文辉本人还率兵在西康狙击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蒋介石对刘文辉恨得咬牙切齿,命人将刘文辉公馆洗劫一空,并埋下炸药将公馆炸得粉碎。

12月9日夜,卢汉率云南省军政人员,通电全国,宣布起义。

随着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进攻,胡宗南眼看抵挡不住,撤离了驻军,留下四川驻军罗广文和蒋介石的嫡系陈克非。后来,在刘文辉的说服下,罗广文和陈克非也加入了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几天里,一则则噩耗不断地向蒋介石传来,简直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如今的成都就像一座活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再呆在这里,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蒋介石悲伤欲绝,他本想在川西建立反共复国的计划再一次泡汤了。

如今,留给蒋介石的唯一去处只剩下了台湾,殊不知,一场密谋已久的捉蒋计划正在暗中进行。

在刘文辉宣布起义时,就秘密伙同部下商议,决定活捉蒋介石。

听到这个计划后,第95军副军长杨晒轩自告奋勇,决定组织200人的敢死队抓捕蒋介石,蒋介石要是离开成都,必定会前往城北凤凰山机场,杨晒轩计划将敢死队埋伏在前往的途中,只要蒋介石一来,就随即将他抓捕。

此时为了保险起见,负责抓捕工作的,还有另外两支被策反的国民党军队,和敢死队形成策应。与此同时,还在蒋介石的住处布下暗哨,秘密监视蒋介石的一举一动。

可以说整个计划天衣无缝,即使是只鸟,也插翅难逃,然而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严密的逮捕行动中,蒋介石却不翼而飞了。

12月10日,一则消息登上《成都晚报》,消息称蒋介石昨天已经离开成都,飞往台湾。

此消息一出,逮捕计划顿时陷入僵滞,蒋介石是如何离开的?众人一时不解,只能取消逮捕行动。

可这边敢死队刚刚撤下,《成都晚报》又登出消息,蒋介石下午巡视市区。众人更是费解,经过分析后,一致认为,这不过是蒋介石放的烟雾弹,为了掩人耳目,蒋介石很可能早就离开了成都,这件事还被川军将领王陵基称为历史的遗憾。

事实上,此时的蒋介石还没有离开,而是在黄埔军校的一栋楼房里,正如我们开始看到的那样,蒋氏父子在众人的拥护下,从室内走出,准备飞往台湾。

临行前,父子高唱国歌,悲恸的歌声感染了随行的众人,竟引得众人潸然泪下。

几年前的他,拥有雄狮百万,船坚炮利,而此刻,一切都化为了泡影,难道这就是天意么?

蒋介石不明白为什么会失败,在他看来,拥有这一切就一定能战无不胜,然而,他却丢了最重要的一种东西——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