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受益于科技股的高成长性,长期以来纳斯达克的回报率远高于道琼斯指数。2023年表现尤为明显,纳指上涨43%,而道指涨幅接近14%。

太长不看: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两次“软着陆”周期中,周期性行业和成长型行业在首次降息后表现更好。
然而,本轮降息前,科技成长股的估值已经处于高位,降息可能不会进一步提升其估值水平。相比之下,能源、金融和公用事业的估值仍然合理。
2023年一季度以来,七巨头的盈利增速大幅领先于标普500指数,但今年以来,七巨头和其他股票的盈利差距开始收窄。高基数和不断增加的资本开支可能使得大型科技股与其他股票的盈利增速差距加速收敛,从而成为美股涨势扩散的催化剂。

道指创历史新高

周一,美股三大指数中只有道指继续上涨,道指上涨0.16%或65.44点,收于41,240.52点,创历史新高;而纳指距离7月10日的高点还有近5%的差距。

道指全称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30只成分股组成,行业结构更偏向传统金融业和制造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以来道指跑赢纳指,反映了当前美股从科技股向周期性价值股轮动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普500指数包含了美国市场上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据BMO的数据,自第三季度以来,科技股的领头羊“七巨头”一直跑输标普500指数中的其他493只成分股。

这与2023年截然不同,七巨头“Magnificent 7”给标普500带来了71%的回报,而其余493只股票带来了剩余的29%,使七巨头总市值在标普500指数的权重接近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降息周期将近,科技成长股本应受益于贴现率下行的推动,但为何市场对科技股的热情似乎消退了。

这次降息周期更利好周期股?

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基准预期是软着陆,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两次“软着陆”周期中,周期型行业和成长型行业在首次降息后表现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长股的逻辑在于其现金流分布在远期,是长期资产,降息周期下贴现率下行会推动估值上升。对周期性行业而言,利率下行会对房地产、公用事业、材料、工业和金融等利率敏感型行业产生正面影响,同时对重资产行业也有利于投资周期的开启。

然而,本轮降息周期的特殊之处在于,降息前科技成长股的估值已经较高。尽管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堪称近30年来美国最陡峭也是最激进的一次加息,但由于人工智能的热潮,纳指不断创新高,市场对AI变革的期待带动大量资金流入科技股,抵消了流动性冲击。

目前,纳指的市盈率高达43,高于加息前的32,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如英伟达的市盈率为73,更是显著高于纳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而言,道指的市盈率仅为28,与2022年3月美联储加息前的22差距不大。由于科技股的估值已经很高,利率下降不一定会进一步提升其估值水平,相比之下,能源、金融、公用事业的估值仍算合理,因此市场更看好这些更便宜的周期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盈利差距收窄

从基本面来看,大科技公司的盈利增长开始放缓。

2023年一季度以来,七巨头的盈利增速大幅领先于标普500指数,但今年以来,七巨头和其他股票的盈利差距开始收窄。

七巨头中,目前仅剩英伟达尚未公布自然年第二季度财报。《对于巴菲特而言,苹果可能真的太贵了》中提到,Meta、谷歌、微软、亚马逊本季度的收入增长均较上个季度有所放缓今年二季度七巨头的利润增速(不包括尚未披露财报的英伟达)降至30%,为2023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