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
复盘近70年来美股的牛市,背后的驱动主要分为三类:政府军备支出增加、美联储货币宽松和关键制度变革。
不论哪一类牛市,都是以提升市场潜在经济增长预期作为结果,只是“中间角色”不同——有时是靠政府部门扩张推动,有时则是私人部门。
如今美股之所以“自我驱动”,本质在于市场坚信未来经济潜在增长依托于科技与AI,叠加强美元客观存在,所以科技巨头们持续受益。

引子

隔夜,美股又创下了新高。不难发现今年以来的很多时候,在消息面并无重大利好出现的情况下,美股仍能“自顾自”地走出不小涨幅。

美股持续上涨背后直接驱动是强大的买盘,但能持续给买盘注入信心的又是一股什么力量?可以尝试从美股几十年的长牛趋势中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股总共经历了14轮牛熊周期。从持续时间看各有不一,长牛有的甚至长达12年,短牛也基本持续了1年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大致复盘一下几类有代表性的美股牛市背后的核心动因:

第一类——政府军备支出增加

例如1950-1953年的牛市,主要是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积极购买军事设备等生产资料,客观上对美国经济形成一定拉动。而当1953年7月朝韩停战协议签署后,政府支出开始放缓,美股也出现回调。这一轮牛市期间,能源、耐用品、制造业等板块领涨,之后回调较多的也是这些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1957-1962年的两轮牛市,其中两波上涨的诱因分别是1958年初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国会申请资金用于导弹和防空项目,以及1961年初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在柏林墙危机中对苏强硬,同时增加国防预算。叠加期间美联储降息的利好,美股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类——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

例如1982-1987年的长期牛市,背后的驱动在于美国经济从前期的大通胀转向衰退,通胀自1982年8月起步入快速下行通道,之后数年里通胀水平均相对可控,美联储也不断降低利率中枢,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美股走强。直至广场协议签订后,美国开始面临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和加息压力,才终结了本轮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2009-2018年及2020-2022年的牛市,这两者背后都既有货币政策大放水的利好,也有财政政策超常规刺激的作用。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的前四轮QE一直持续到2014年,零利率则维持到2016年;疫情后更是开启零利率+无上限QE,同时推出了巨额的财政救助法案。这两轮牛市中,增量资金流入和潜在消费增加是美股最主要的利好,因此零售、软件、汽车等板块涨幅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疫情期间更大手笔的货币和财政刺激,美国经济修复斜率好于欧洲、日本等地区,吸引了更多资金的流入,这也是如今美股依旧维持强势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类——关键制度改革提升增长预期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90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2-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

90年代的互联网牛市,起因是时任总统克林顿制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使科技产业加速发展。这一时期,PC硬件技术不断突破,社会互联网普及度也不断抬升。科技主题热潮下,企业股权融资非常便利,大批科技公司集体上市,最终股指的涨幅远超EPS的涨幅,形成了大量泡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