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飞
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数字,香港未来人口将于2046年达到819万,当中65岁以上长者比例高达36%,劳动人口参与率亦会下滑至51.6%,跌幅约3.6%,情况令人担忧。笔者认为,数字背后反映,香港人口出现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需要特区政府大刀阔斧改革,扭转局势。
回望特区政府统计数字,人口将于2046年增加至819万,预计未来25年有152万人净移入,其中包括89万名单程证持有人和24万名外籍家庭佣工。统计处推算,受惠于近年推出的招揽人才和输入劳工计划,劳动人口将于2038年达到峰值的366万,随后逐渐下降至2046年的358万。与此同时,65岁以上长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会由2023年的22.7%上升至2046年的36%,大幅增加抚养比例,意味着香港人口结构将会演会成安老压力巨大的“倒金字塔”模型。
若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报告很可能高估初生婴儿数量的升幅,例如,每一千名适龄女性生育于去年回升至751名,特区政府估算2046年将恢复至938名。然而,上升趋势仍有待观察,尤其是相关数字刚于疫情结束前的2022年跌至历史低位的701名婴儿。另一方面,施政报告提及的鼓励生育政策需要时间验证和检视,早前更有声音指出,香港抚育孩童成本依然偏高,辅助生育措施也有限,担心相关政策无法扭转生育率下跌的趋势。
要知道,改变年轻家庭的婚育观念,是非常困难。以韩国为例,有评论估算该国过去18年投资约380万亿韩元,折合约2.15万亿港元到生育政策,惟成效不彰,影响施政,就连韩国总统尹锡悦都被迫承认,通过花钱解决问题是“没有奏效”。考虑到韩国的失败经验,若然特区政府仅凭一至两年的数据回升,就判断初生婴儿数未来20年呈现升幅,显然是过于乐观。
遗憾的是,生育率偏低、劳动人口减少,是不少发达国家或地区必然面对的问题。特区政府需要尽早做好人口政策的整体规划,除了鼓励生育之外,还要多管齐下,以高才优才计划、输入外地劳工等不同形式,适当地增加劳动人口。
事实上,从内地或海外吸纳人力资源,绝非洪水猛兽。以现代史的角度来看,香港素来是移民城市。有分析估计,自1961年到2016年的50年间,有超过200万名内地同胞移居香港,意味着目前约八成半的香港人口来自内地移民或其后裔。有见及此,特区政府要完善人口政策,制定蓝图,做好解说和倡议,特别是制定预案,针对性地解决住屋、医疗和本地工人就业等难题,以纾缓人口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过往的人口政策流于零碎,而最新的统计处数字正好反映,特区政府不得不正视相关问题的严重性,所幸香港是个包容开放的全球化城市,而且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有能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笔者相信,只要特区政府推动鼓励生育的社会氛围,并且适当地引进人才和外来移民,合理地应对安老问题,必定能缓解即将到来的人口结构性危机。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