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

才将这份博士毕业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这是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黄国平博士,

在2017年撰写的毕业论文致谢,

在这篇致谢里,

他回顾了自己前半生与命运抗争的经历。

作为大山坳出生的农村孩子,

黄国平的整个童年都被蒙上了贫穷的阴影。

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

高中时为了能坐在心爱的教室上课,

他在夜里抓过黄鳝、在周末养过小鱼、

被狗追过,被蛇咬过,

方圆十里不到的田间土陇,

他用双脚丈量过无数遍,

交不上电费,也吃不起鱼和肉。

可是他通过坚韧不拔的毅力,

持之以恒的决心,一步步完成了博士学位,

最终投身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

实现了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前半生。

黄国平博士的事迹让人们心生感慨,

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穷人走科研之路,

是否可以跨越阶级,

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谈论。

有的网友认为搞科研是一种平常的工作,

只能维持基本体面的生活,

却并不能发财和躺平。

尤其是在非升即走的体制下,

如果家境条件不好,

想要留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

几乎是很那安定下来的。

还有人说,贫穷的家庭试错成本太低,

他们更多会选择高薪的业界,

去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奋斗拼搏,

而很少会再去选择钱少事多压力大的科研之路。

更有网友认为,

过度教育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有任何红利,

如果仅凭正常的高校教师工资,
是很难在阶级慢慢固化的一线城市,

过上不卷且安稳的生活。

前两天,和一些正在读博的朋友聊了聊,

他们认为单凭小镇做题家的努力,

和闪闪发亮的文凭已经很难顺利进入高校。

基金、高质量文章、是否有海外经历、

第一学历、竞赛大奖、智商和天赋等,

可能都会是进入科研界的必备品。

小康家庭的学子在经济相对宽松,

没有过多家庭烦恼的情况下,

可能会更加心无旁骛的进行科研工作,

更快、更好的做出科研成果。

但试问贫穷家庭的博士生,

又有多少经济抵抗能力和精力,

去平衡生活、现实和学业呢?

当然了,有不看好的看法,

自然就有赞同和支持的观点。

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才是真理,

努力进入高校做科研,机会更多,平台更高,

还会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虽然最初进入高校的工资不会太高,

但随着年龄和资历的增长,

一切待遇和奖励也会水涨船高。

所以只要坚持过了非升即走的五年,

以后一定会是康庄大道。

最后,还有不少网友持中立态度,

认为抛开天赋、年龄、时代因素谈这个问题,

是不全面的。

对于有天赋的高精尖人才来说,

贫穷永远都不会成为限制他们发展的绊脚石,

对于家境状况较差,但年龄尚小的博士生而言,

也可以放手一搏,毕竟年轻就是资本。

对于可以讨到时代红利的博士生而言,

家境也只会困住他们一段时间,

只要坚持到最后,迎着改革的春风,

也一定能乘风而起。

但若是在就业形式惨淡的时代,

选择科研这条相对较为低薪的工作,

那就一定要做好面临高风险的准备。

免得考核指标不及格,

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活。

最后,如果国内的就业赛道实在太内卷,

那也不妨看看国外,

或者在读博前就提前规划考虑出国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