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侠的世界里,有两个门派曾经风光无限,号称武林中的大佬——全真派和少林派。
这两家门派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创始人都是超级牛人,一个叫重阳真人,另一个是达摩祖师。他们创立的门派都曾经是武林中的霸主,就像现在那些市值高、用户多的大公司一样,一跺脚整个武林都要抖三抖。
但有趣的是,这两个门派后来的发展却大相径庭。
少林派一直稳坐武林的头把交椅,人才辈出,哪怕偶尔被其他门派抢了风头,也能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全真派就像是坐了过山车,一落千丈。第一代祖师是高富帅,到了第二代就变成了中产阶级,再往后,第三代、第四代的弟子们就变得默默无闻,被人欺负。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同样是武林中的大佬,为什么全真派的后劲就这么不足?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叫做藏经阁的地方,也就是门派里的图书馆。
少林派和全真派都有自己的藏经阁,而且全真派的藏经阁还挺讲究,依山而建,用的材料都是高档货。《神雕侠侣》里提到,藏书的箱子都是用樟木做的,结实得很。
但是,全真派的图书馆虽然建得好,维护得也不错,但真正用起来怎么样呢?
少林派的藏经阁就不同了,他们的管理方法很开放——“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少林派的弟子们,不论年龄大小、辈分高低,只要符合学武的条件,都可以去藏经阁看书,自学成才。
而全真派的藏经阁,我猜可能只是个摆设,自学起来难度很大。比如杨过加入全真教后,能学到什么武功,完全看他师父赵志敬的心情。赵志敬不想教他真功夫,只让他背口诀,杨过就束手无策。
再来看看管理细节,全真派的藏书箱都是上铜锁的,普通弟子能不能看都是个问题。就算能看,可能还得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
这样的管理方式,怎么能激发年轻弟子的学习热情和讨论氛围呢?
少林派还有一个机构叫做般若堂,相当于武学创新研究中心。少林弟子行走江湖后,回寺第一件事就是到般若堂分享自己的见闻,记录下别派的武功,不断积累创新。
而全真派,似乎并没有这样的研发和创新机构。全真七子中,也没有谁专门主持武术创新工作。
再来看一个关键问题:重不重视外脑。
少林派的七十二绝技,并不全是少林弟子自己创的,很多都是吸收了外来的智慧。而全真派,似乎很少吸收外人的武功。
最后,几十年后,在襄阳城下的一场大战中,全真派的表现让人尴尬。门派后继无人,只能靠周伯通这样的老骨头撑场面。
这让人想起孔子的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